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喷涂系统,包括粉房本体和喷枪组件,所述粉房本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第一端相互靠近,第二端相互远离,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形成有喷粉腔;所述喷枪组件包括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所述第一喷枪组和所述第二喷枪组位于所述喷粉腔内,所述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的第一端相互靠近,第二端相互远离;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一喷枪组之间形成第一喷粉区域,第二喷枪组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喷粉区域;该喷涂系统工件在粉房本体内的受粉距离变长,喷涂效率更高。
A spra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涂系统
本技术涉及喷涂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涂系统。
技术介绍
静电喷涂,是利用高压静电电场使带负电的涂料微粒沿着电场相反的方向定向运动,并将涂料微粒吸附在工件表面的一种喷涂方法。一次涂装可以得到较厚的涂层,所以静电喷涂技术使用范围较广。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喷涂生产线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现市场上的喷涂设备按照自动化程度可分为:手动喷涂设备、半自动喷涂设备和全自动喷涂设备三种。现有的自动化喷涂系统的工作流程一般是,将工件输送至喷涂工位,利用喷涂设备向工件喷涂料粉,再进入固化室通过光照的方式固化,最终得到成品。在给如窗帘杆等较长的工件喷涂物料时,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挂具将工件挂起,工件在传输轨道的带动下,依次进入喷粉房内,通过喷枪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喷涂。现有的喷粉结构参考图1-图3,传输轨道100穿过粉房本体,喷枪组件200位于粉房本体内,抽风装置300位于粉房本体外,图1中,抽风装置300的最大抽风角度为90°;图2中,抽风装置300的最大抽风角度也为90°,图3中,抽风装置300的最大抽风角度为74°,且图1-图3中的喷枪组件200聚集在粉房本体的中部,受粉长度小。由此可见,现有的喷涂系统喷粉房和喷枪组件的结构配合不合理,工件受粉距离短,喷涂效率低,容易逸粉。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布局合理的自动化喷涂系统工件受粉距离长、喷涂效率高的喷涂系统。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喷涂系统,包括粉房本体和喷枪组件,所述粉房本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第一端相互靠近,第二端相互远离,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有喷粉腔;所述喷枪组件包括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所述第一喷枪组和所述第二喷枪组位于所述喷粉腔内,且所述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的第一端相互靠近,第二端相互远离;所述第一喷枪组和所述第二喷枪组分别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一喷枪组之间形成第一喷粉区域,第二喷枪组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喷粉区域,所述传输轨道穿过所述第一喷粉区域和所述第二喷粉区域。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最大夹角为50-70°;和/或,包括传输轨道,所述第一喷枪组的喷射方向与所述第一喷粉区域内的传输轨道之间的夹角为80-90°;和/或,包括传输轨道,所述第二喷枪组的喷射方向与所述第二喷粉区域内的传输轨道之间的夹角为80-90°。优选地,所述喷枪组件还包括动力装置、导向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皆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沿所述导向装置的导向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转轴、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传动带环绕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传动带与所述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粉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风阀,多个所述风阀设置在不同的高度,所述喷枪组件上下滑动时,与其相应的风阀打开,其他风阀关闭;和/或,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喷枪组件位于待喷涂的工件的上端和下端时的喷粉速度是位于中间位置时的喷粉速度的50%-70%。优选地,所述喷枪组件还包括滑动座、直线动力装置和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设置有两个,所述滑动座同时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导向装置;所述直线动力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直线动力装置固定在所述滑动座上,且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沿所述滑动座在水平方向上滑动。优选地,所述第一喷枪组包括第一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上固定有多个喷枪,所述第二喷枪组包括第二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上也固定有多个喷枪,所述第一固定件与位于所述第一喷粉区域中的传输导轨平行,所述第二固定件与位于所述第二喷粉区域中的传输导轨平行;和/或,所述粉房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清粉组件,所述清粉组件上设置有多个喷气孔,所述喷气孔向所述粉房本体的内壁上喷带正电荷的气体;和/或,所述粉房本体的底壁为内侧低、外侧高的倾斜面,且其外侧设置有多个风刀,所述多个风刀的吹风方向与所述底壁的夹角为0-30°;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上还固定有挂具清粉组件,所述挂具清粉组件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抽风口。优选地,所述粉房本体还包括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包括抽风机和风道,所述抽风机与所述风道连接,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多个风阀,多个风阀由上到下依次排列,且每个风阀都与所述风道相连通。优选地,所述风阀包括导风板和旋转动力装置,所述旋转动力装置带动所述导风板转动,所述导风板的最大转动的角度为20°-40°;或者,所述风阀包括导风板和旋转动力装置,所述旋转动力装置带动所述导风板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转动,且所述导风板的上端向远离所述喷粉腔的方向倾斜,所述导风板的最大转动的角度为20°-40°。优选地,还包括传输轨道,所述粉房本体和喷枪组件皆设置有多个,所述传输轨道的两侧皆设置有粉房本体和喷枪组件,且多个所述粉房本体错位设置。本技术通过改变粉房本体和喷枪组件的结构,在粉房本体内设置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使工件在粉房本体内有两段受粉距离,在粉房本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工件在粉房本体内的受粉距离变长,喷涂效率更高。附图说明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技术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的主旨。图1-图3为现有技术的喷涂系统的粉房本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喷涂系统的粉房本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喷涂系统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粉房本体和喷枪组件的爆炸图;图7为图6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粉房本体的另一爆炸图;图9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风阀的整体结构图;图10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粉房本体的正视图;图1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粉房本体的爆炸图;图1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清粉组件的整体结构图;图1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粉房本体的整体结构图;图1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挂具清粉组件的整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房本体和喷枪组件,所述粉房本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第一端相互靠近,第二端相互远离,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有喷粉腔;所述喷枪组件包括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所述第一喷枪组和所述第二喷枪组位于所述喷粉腔内,且所述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的第一端相互靠近,第二端相互远离;所述第一喷枪组和所述第二喷枪组分别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一喷枪组之间形成第一喷粉区域,第二喷枪组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喷粉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房本体和喷枪组件,所述粉房本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第一端相互靠近,第二端相互远离,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有喷粉腔;所述喷枪组件包括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所述第一喷枪组和所述第二喷枪组位于所述喷粉腔内,且所述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的第一端相互靠近,第二端相互远离;所述第一喷枪组和所述第二喷枪组分别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一喷枪组之间形成第一喷粉区域,第二喷枪组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喷粉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最大夹角为50-70°;和/或,
还包括传输轨道,所述第一喷枪组的喷射方向与所述第一喷粉区域内的传输轨道之间的夹角为80-90°;和/或,
还包括传输轨道,所述第二喷枪组的喷射方向与所述第二喷粉区域内的传输轨道之间的夹角为80-9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枪组件还包括动力装置、导向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皆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沿所述导向装置的导向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转轴、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传动带环绕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传动带与所述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粉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风阀,多个所述风阀设置在不同的高度,所述喷枪组件上下滑动时,与其相应的风阀打开,其他风阀关闭;和/或,
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喷枪组件位于待喷涂的工件的上端和下端时的喷粉速度是位于中间位置时的喷粉速度的50%-70%。
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泽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