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红外扫描的缸盖气门高度检测控制系统,涉及发动机缸盖检测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对气门的高度测量不准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它包括辊道带、提升机构和横梁,所述提升机构安装在横梁上,所述辊道带位于提升机构的下方,还包括检测装置和监控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位于提升机构的一侧,所述检测装置与检测装置电气连接;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多个红外扫描器,所述红外扫描器贯穿横梁,且安装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红外扫描器与监控装置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对气门的高度的测量精度,且测量误差小,同时还大大的减轻了装配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安全运行系数。
A valve height detection and control system of cylinder head with infrared scan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红外扫描的缸盖气门高度检测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缸盖检测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红外扫描的缸盖气门高度检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大型发动机的缸盖装配是在生产线上流转完成的,在安装缸盖的气门时,常规的做法是采用吊装装置钩起缸盖上下翻转,然后通过人工安装气门。气门在安装完毕后,需对其高度进行测量,目前对于气门高度的测量也是靠人工进行测量。人工测量难以测得准确的数据,并且测量出来的数据之间的误差较大;且在对气门高度测量时,如操作不当,容易使气门落入到缸盖体内,这样更进一步的导致了测量数据不准确、前后误差大的问题。另外,在测量过程中,对于气门安装位置不准确的情况不容易及时发现,甚至是漏装错装的现象依然存在,而这些现象使得产品质量隐患大,如不及时发现并处理,则会引发一系列的质量事故,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红外扫描的缸盖气门高度检测控制系统,对气门高度的测量准确、误差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红外扫描的缸盖气门高度检测控制系统,包括辊道带、提升机构和横梁,所述提升机构安装在横梁上,所述辊道带位于提升机构的下方,还包括检测装置和监控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位于提升机构的一侧,所述检测装置与检测装置电气连接;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多个红外扫描器,所述红外扫描器贯穿横梁,且安装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红外扫描器与监控装置电气连接。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三个红外扫描器,所述红外扫描器等距的安装在横梁上。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扫描器通过安装框架安装在横梁上,所述安装框架上还设有贯穿横梁的防护箱体,所述红外扫描器的扫描端位于防护箱体内。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架与防护箱体为一体式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监控装置包括PLC控制器和HMI面板,所述PLC控制器与红外扫描器电气连接,所述PLC控制器还与HMI面板电气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缸盖与辊道带之间设有承载装置。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提升机构将安装有气门的缸盖提升至检测区域,并由检测装置自动的对气门的高度进行检测,通过监控装置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处理,实现了对气门的自动检测。而且本技术对气门高度的测量精度高,误差小,有效的解决了气门高度通过靠手工测量,使测量数据不准确、前后误差大的问题,同时还大大的减轻了装配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安全运行系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操作流程的方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框架结构示意图。其中:1-缸盖、2-气门、3-红外扫描器、4-辊道带、5-提升机构、6-承载托盘、7-横梁、8-安装框架、9-防护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任何人在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参阅图2,一种带红外扫描的缸盖气门高度检测控制系统,包括辊道带4、提升机构5和横梁7。提升机构5安装在横梁7上,辊道带4位于提升机构5的下方。其中,辊道带4用于输送缸盖1。本实施例中,缸盖1与辊道带4之间设有承载装置。承载装置为承载托盘6,用于对缸盖1进行支撑,同时也可避免缸盖1与辊道带4直接接触使缸盖1或辊道带4造成损伤。另外,本控制系统通过对承载托盘6的定位,从而使缸盖1位于预定工位。提升机构5用于对缸盖1进行提升或翻转,使缸盖1进入至装配区域或检测区域。具体的,辊道带4将缸盖1输送到预定工位,提升机构5钩住缸盖1,并提升至装配区域,同时将缸盖1翻转一角度,装配工人即可对气门2进行装配。本控制系统还包括检测装置和监控装置,检测装置位于提升机构5的一侧,检测装置与检测装置电气连接。其中,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气门2的高度,监控装置用于接收由检测装置发送来的检测结果,并将检测结果与设定参数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并在对比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及时报告显示。具体的,检测装置包括多个红外扫描器3,红外扫描器3贯穿横梁7,且安装在横梁7上,红外扫描器3与监控装置电气连接。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包括三个红外扫描器3,且红外扫描器3等距的安装在横梁7上。通过三个等距安装的红外扫描器3对气门2的高度进行检测,避免了在扫描检测时出现检测盲区的情况,使对气门2的高度检测更加有效可靠。参阅图3,作进一步的改进,红外扫描器3通过安装框架8安装在横梁7上,安装框架8上还设有贯穿横梁7的防护箱体9,红外扫描器3的扫描端位于防护箱体9内。具体的,横梁7上设有一通槽,在安装红外扫描器3时,先将红外扫描器3安装在安装框架8上,并使红外扫描器3的扫描端位于安装框架8下方的防护箱体9内,然后将位于安装框架8下方的防护箱体插在通槽内,并将安装框架8固定在横梁7上即可。因用于装配气门2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复杂,如将红外扫描器3逐个安装在横梁7上,这样在维修维护时,难以对其进行拆装,使得效率低下。通过安装框架8对所有的红外扫描器3进行整合安装,避免了在控制系统上逐个安装或拆卸红外扫描器3带来的麻烦,使得对其的维修维护更加方可快捷。其中,防护箱体9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为直通结构,使红外扫描器3有效的对气门2的高度进行检查,同时还可对红外扫描器3进行保护。安装框架8与防护箱体9为一体式结构,使防护箱体9更加稳固耐用。监控装置包括PLC控制器和HMI面板。PLC控制器与红外扫描器3电气连接,PLC控制器还与HMI面板电气连接。PLC控制器用于接收由红外扫描器3发送来的检测结果,并将检测结果与设定参数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HMI面板用于显示对比结果,并在对比结果不符合要求时,显示对比结果中错误的数据,同时发出警报信号,以提醒装配人员。另外,还可以通过本实施例的HMI面板,选择本控制系统的工作方式为手动或调试模式,以更好的对缸盖1进行控制操作。参阅图1,本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启动本控制系统,辊道带4将缸盖1输送至预定工位。提升机构5动作,并钩住缸盖1,将缸盖1提升至装配区域;提升机构5对缸盖1进行顺时针翻转,以使缸盖1的位置便于对气门2的装配。装配人员对气门2进行装配,确认完成后,提升机构5再对缸盖1顺时针进行翻转;提升机构5将缸盖1提升至检测区域。启动红外扫描器3对气门2的高度进行测量,并将扫描得到的检测结果发送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将检测结果与设定参数进行对比,得出对比结果。当对比结果符合要求时,提升机构5对缸盖1进行逆时针翻转,使缸盖1翻转至初始角度,然后使缸盖1下降至承载托盘6,将缸盖1置于承载托盘6上,提升机构5与缸盖1脱离,控制系统的提升机构5、PLC控制器以及HMI面板均自动复位,检测结束。当对比结果不符合要求时,HMI面板显示对比结果中错误的数据,同时发出报错信号,并且通过HMI面板上的手动或调试模式,将缸盖1移动至装配区域,装配员工根据显示出来错误的数据对气门2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再重复检测、检测结果对比等步骤,直至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红外扫描的缸盖气门高度检测控制系统,包括辊道带(4)、提升机构(5)和横梁(7),所述提升机构(5)安装在横梁(7)上,所述辊道带(4)位于提升机构(5)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装置和监控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位于提升机构(5)的一侧,所述检测装置与检测装置电气连接;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多个红外扫描器(3),所述红外扫描器(3)贯穿横梁(7),且安装在所述横梁(7)上,所述红外扫描器(3)与监控装置电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红外扫描的缸盖气门高度检测控制系统,包括辊道带(4)、提升机构(5)和横梁(7),所述提升机构(5)安装在横梁(7)上,所述辊道带(4)位于提升机构(5)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装置和监控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位于提升机构(5)的一侧,所述检测装置与检测装置电气连接;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多个红外扫描器(3),所述红外扫描器(3)贯穿横梁(7),且安装在所述横梁(7)上,所述红外扫描器(3)与监控装置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红外扫描的缸盖气门高度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三个红外扫描器(3),所述红外扫描器(3)等距的安装在横梁(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红外扫描的缸盖气门高度检测控制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