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锭熔化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353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锭熔化搅拌装置,包括熔化炉,熔化炉由隔板将其分为上下的熔化室I和熔化室II,隔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贯通的流液通道;熔化室I外设有两组对称的侧置式的永磁搅拌机;熔化室II内设置多组旋转的机械搅拌器,熔化室II内壁上安装环形的电磁铁,机械搅拌器置于电磁铁环形区域内,机械搅拌器包括永磁铁环、若干组搅拌杆、轴承以及转轴,搅拌杆环向均匀固定安装在转轴外壁上,转轴置于轴承内,永磁铁环将若干组搅拌杆末端依次相接围成一圈,轴承通过连接杆与熔化室II内壁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永磁式非接触和机械接触式两种结构组合式的搅拌装置,搅拌效果佳,使得铝原料熔化充分、分布均匀。

A melting and stirring device for aluminum ing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锭熔化搅拌装置
本技术属于铝合金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铝锭熔化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在铝合金铸造过程中,铝锭熔化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将固体的原材料高温加热熔化后形成液态的铝水,再经过后续的浇铸、成型、脱模等工序形成对应的铝合金产品,所以可以看出,铝锭熔化是影响后续铝合金成品质量的关键单元,故而要确保原料全部熔化和铝液的均匀性,现有方法一般是采用搅拌装置,常规的搅拌装置效果欠佳,使得铝原料熔化不充分、分布不均匀,进而影响铝合金铸造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难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铝锭熔化搅拌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铝锭熔化搅拌装置,包括熔化炉,熔化炉由隔板将其分为上下的熔化室I和熔化室II,隔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贯通的流液通道;熔化室I外设有两组对称的侧置式的永磁搅拌机;熔化室II内设置多组旋转的机械搅拌器,熔化室II内壁上安装环形的电磁铁,机械搅拌器置于电磁铁环形区域内,机械搅拌器包括永磁铁环、若干组搅拌杆、轴承以及转轴,搅拌杆环向均匀固定安装在转轴外壁上,转轴置于轴承内,永磁铁环将若干组搅拌杆末端依次相接围成一圈,轴承通过连接杆与熔化室II内壁固定相连。进一步地,若干组搅拌杆与转轴组成涡轮形状。进一步地,搅拌杆为圆滑的弧形杆。进一步地,两组永磁搅拌机搅动方向相反,其中一组朝上、另一组朝下。进一步地,流液通道为从上至下由窄逐渐变宽的喇叭形状,且流液通道的底端从隔板板底延伸出去。进一步地,熔化室II的末端中间连通出液管,出液管上安装控制阀,出液管内还设置温度探头。进一步地,熔化室II的末端为半椭球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采用双室熔化,且采用永磁式非接触搅拌和机械接触式搅拌两种结构组合式的搅拌装置,搅拌效果佳,使得铝原料熔化充分、分布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熔化室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隔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熔化室I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1-熔化室I,2-熔化室II,3-隔板,301-流液通道,4-永磁搅拌机,5-电磁铁,6-机械搅拌器,601-永磁铁环,602-搅拌杆,604-轴承,603-转轴,7-温度探头,8-连接杆,9-出液管,10-控制阀。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铝锭熔化搅拌装置,包括熔化炉,熔化炉由隔板3将其分为上下的熔化室I1和熔化室II2,隔板3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贯通的流液通道301,熔化室I1为铝原料初步熔化的区域,将块状的铝原料熔炼成流体状的铝液,熔化室II2为铝材料完全熔化的区域,将流体状的铝材料熔化成完成、均匀的液态铝水。为了实现熔化炉内的高效搅拌,如图1和图2所示,熔化室I1外设有两组对称的侧置式的永磁搅拌机4,且两组永磁搅拌机4搅动方向相反,通过控制永磁搅拌机4电磁力,进而控制铝液流动方向,其中一组朝上、另一组朝下。如图1和图4所示,熔化室II2内设置多组旋转的机械搅拌器6,常规的机械搅拌装置旋转的驱动为电机,由于熔化室II2内温度较高,常规的电动驱动装置容易损坏,故而本技术采用磁力驱动,熔化室II2内壁上安装环形的电磁铁5,机械搅拌器6置于电磁铁5环形区域内,机械搅拌器6包括永磁铁环601、若干组搅拌杆602、轴承604以及转轴603,搅拌杆602数量为4-8组并环向均匀固定安装在转轴603外壁上,搅拌杆602与转轴603形成涡轮形状,转轴603置于轴承604内,轴承604支撑转轴603旋转,永磁铁环601将若干组搅拌杆602末端依次相接围成一圈,轴承604通过连接杆8与熔化室II2内壁固定相连。具体实施中,电磁铁5通电后产生磁性,与永磁铁环601同极相斥,在磁力作用下永磁铁环601驱动搅拌杆602绕转轴603转动,进而实现旋转搅拌。为了有利于流体铝液从熔化室I1进入熔化室II2,同时防止未熔化的铝料流动,如图1所示,流液通道301为从上至下由窄逐渐变宽的喇叭形状,且流液通道301的底端从隔板3板底延伸出一部分。由于熔化炉为双室设置,熔炼后的铝液从末端排出,而非通过炉体倾倒流出,如图1所示,熔化室II2的末端中间连通出液管9,出液管9上安装控制阀10,出液管9内还设置温度探头7,控制阀10的开启与温度探头7监测数据联动,温度探头7监测到出液管9内铝液接近或大于铝合金熔点时方启动,进而防止未完全充分熔化的铝液流出。为了便于铝液排出时更加顺畅,不存死角,如图1所示,熔化室II2的末端为半椭球形。为了使得搅拌效率更高,搅拌杆602为圆滑的弧形杆,相比较直形杆而言,弧形杆的接触面积更大,旋转过程中搅动的液体更多,且液体流动轨迹更大。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锭熔化搅拌装置,包括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炉由隔板将其分为上下的熔化室I和熔化室II,所述隔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贯通的流液通道;所述熔化室I外设有两组对称的侧置式的永磁搅拌机;所述熔化室II内设置多组旋转的机械搅拌器,所述熔化室II内壁上安装环形的电磁铁,所述机械搅拌器置于所述电磁铁环形区域内,所述机械搅拌器包括永磁铁环、若干组搅拌杆、轴承以及转轴,所述搅拌杆环向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外壁上,所述转轴置于轴承内,所述永磁铁环将若干组所述搅拌杆末端依次相接围成一圈,所述轴承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熔化室II内壁固定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锭熔化搅拌装置,包括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炉由隔板将其分为上下的熔化室I和熔化室II,所述隔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贯通的流液通道;所述熔化室I外设有两组对称的侧置式的永磁搅拌机;所述熔化室II内设置多组旋转的机械搅拌器,所述熔化室II内壁上安装环形的电磁铁,所述机械搅拌器置于所述电磁铁环形区域内,所述机械搅拌器包括永磁铁环、若干组搅拌杆、轴承以及转轴,所述搅拌杆环向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外壁上,所述转轴置于轴承内,所述永磁铁环将若干组所述搅拌杆末端依次相接围成一圈,所述轴承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熔化室II内壁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锭熔化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搅拌杆与所述转轴组成涡轮形状。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万泰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