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32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固液滚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配装置,包括混配罐、搅拌装置和升降架,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电机、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底刮片、角杆和侧刮片,所述电机为空心轴电机,电机通过电机座连接在所述升降架的横梁上,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中的外齿圈相连接,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中的太阳轮的轮轴穿过电机的中心后固定连接在横梁上,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中的行星锥齿轮的轮轴向混配罐内伸入并且端部与底刮片中部连接,所述角杆的上部铰接在外齿圈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搅拌装置在混配过程中起到搅拌的作用,在混配完毕后,能够起到刮除残留的作用,使混配罐清理残留的过程实现机械化,提高了清残留效率和清理效果。

A mix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配装置
本技术属于固液滚配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混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石油行业在配制钻(修)井泥浆、水泥浆、压裂液时需要固体粉状物质和水按比例混配。为了使混配更加均匀,大多混配装置内都有搅拌桨。众所周知,混配的均匀度与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水的温度有直接关系,所以现有的固液混配装置都具有搅拌速度可控,搅拌时间可测,水温可控的特点,但现有的固液混配装置存在的不足在于:当混配后的液体具有一定的粘度时,混配完毕后,少部分混配液在混配罐内壁和底部附着,普通的冲刷难以洗净,导致下一次混配其他种类的固体时,出现混入上一种固体的情况。现有的混配装置大多为人工清洗,清洗效率低、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混配完毕后,人工清洗混配罐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混配装置,本技术具备清残留效率高,效果好的特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配装置,包括混配罐和搅拌装置,所述混配罐为敞口结构,所述搅拌装置位于混配罐内用以搅拌,混配罐侧壁旁通有取样管,取样管上连接有温度表,混配罐底部中心处开有排液口,还包括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包括横梁和连接在横梁两侧的蜗轮蜗杆升降机,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电机、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底刮片、角杆和侧刮片,所述电机为空心轴电机,电机通过电机座连接在所述升降架的横梁上,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中的外齿圈相连接,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中的太阳轮的轮轴穿过电机的中心后固定连接在横梁上,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中的行星锥齿轮的轮轴向混配罐内伸入并且端部与底刮片中部连接,所述角杆的上部铰接在外齿圈的外部,角杆可相对外齿圈径向摆动,角杆的下端与侧刮片中部连接,角杆上方的外齿圈上铰接有限位卡板,所述限位卡板下侧开有用于对角杆进行卡接的豁口,限位卡板自由端的上方与外齿圈之间安装有弹簧,限位卡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具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所述的混配罐的罐壁为具有空气环腔的双层管壁,在空气环腔内装有盘管,盘管以外的环腔用融化的铝水填充满;所述的混配罐底部为锥形封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搅拌装置在混配过程中起到搅拌的作用,在混配完毕后,能够起到刮除残留的作用,使混配罐清理残留的过程实现机械化,提高了清残留效率和清理效果。2.本技术在搅拌过程中可通过蜗轮蜗杆升降机的升降,带动搅拌装置升降,使搅拌桨能够游走在各个高度的混合液中,与搅拌桨高度位置固定相比较,本技术的混配效果更加均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部分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部分结构的侧视图。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中混配罐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配罐,2-搅拌装置,201-电机,202-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2021-外齿圈,2022-太阳轮,2023-行星锥齿轮,203-底刮片,204-角杆,205-侧刮片,3-取样管,4-温度表,5-排液口,6-升降架,7-电机座,8-限位卡板,801-豁口,9-弹簧,10-盘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结合附图,本实施例包括混配罐1和搅拌装置2,所述混配罐1为敞口结构,所述搅拌装置2位于混配罐1内用以搅拌,混配罐1侧壁旁通有取样管3,取样管3上连接有温度表4,混配罐1底部中心处开有排液口5。以上为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本技术还包括升降架6,所述升降架6包括横梁601和连接在横梁601两侧的蜗轮蜗杆升降机602,通过驱动将蜗轮蜗杆升降机602进行升降,进而实现横梁601的升降。所述的搅拌装置2包括电机201、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202、底刮片203、角杆204和侧刮片205,所述电机201为空心轴电机,电机201通过电机座7连接在所述升降架6的横梁601上,电机201跟随横梁601同步升降,电机201的输出端与所述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202中的外齿圈2021相连接,电机201将动力从外齿圈2021输入,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202中的太阳轮2022的轮轴穿过电机201的中心后固定连接在横梁601上,使太阳轮2022保持不动,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202中的行星锥齿轮2023的轮轴向混配罐1内伸入并且端部与底刮片203中部连接,动力从行星锥齿轮2023的轮轴输出,行星锥齿轮2023在绕着太阳轮2022公转的同时发生自转,进而可知其下端的底刮片203跟随其同步转动,所述角杆204的上部铰接在外齿圈2021的外部,角杆204可相对外齿圈2021径向摆动,角杆204向内摆动时,搅拌半径变小,角杆204向外摆动时,搅拌半径增大,角杆204的下端与侧刮片205中部连接,角杆204摆动过程中,侧刮片205能够抵在混配罐1侧壁,进而在角杆204跟随外齿圈2021旋转过程中,将混配罐1侧壁残留刮除,角杆204上方的外齿圈2021上铰接有限位卡板8,所述限位卡板8下侧开有用于对角杆204进行卡接的豁口801,限位卡板8自由端的上方与外齿圈2021之间安装有弹簧9,限位卡板8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具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本实施例中所述豁口801有两个,角杆204卡接在外侧的豁口801时,角杆204下端内收,便于搅拌,角杆204卡接在内侧的豁口801时,角杆204下端的侧刮片205正好抵在混配罐1侧壁上,此时便于混配后刮除残留。所述的混配罐1的罐壁为具有空气环腔的双层管壁,在空气环腔内装有盘管10,盘管10内通有高温蒸汽、或高温液体介质,通过热传递的作用对罐内液体进行加热,盘管10以外的环腔用铝浇铸,因为铝是热的良导体,故能够提升加热速度,使罐壁对混配液的加热更加均匀。所述的混配罐1底部为锥形封头,锥形封头能够够方便混配液的排出。本技术的使用过程是:1.混配过程:将待混配的固体原料和水装入混配罐1内,将角杆204卡接在外侧的豁口801内,驱动蜗轮蜗杆升降机602下降,搅拌装置2没入混配液体中,开启空心轴电机201开始搅拌,此过程中也可以驱动蜗轮蜗杆升降机602做上下往复运动;过程中可通过手表计时,通过温度计4查看温度,通过取样管3取样,直至混配液达标。2.混配完毕(清洗过程):驱动蜗轮蜗杆升降机602上升,使搅拌装置2升至混配罐1口以上,将角杆204卡接在内侧的豁口801内,此时侧刮板205抵在罐壁上,开启空心轴电机201搅拌装置2旋转,开始刮除罐壁上的残留,同时驱动蜗轮蜗杆升降机602下降,此时罐壁由上到下被刮出干净,搅拌装置2下降一段时间后底刮板203触到罐底板,底刮板203对底板残留进行刮除,使残留流进排液口5,进而排出罐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配装置,包括混配罐(1)和搅拌装置(2),所述混配罐(1)为敞口结构,所述搅拌装置(2)位于混配罐(1)内用以搅拌,混配罐(1)侧壁旁通有取样管(3),取样管(3)上连接有温度表(4),混配罐(1)底部中心处开有排液口(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架(6),所述升降架(6)包括横梁(601)和连接在横梁(601)两侧的蜗轮蜗杆升降机(602),所述的搅拌装置(2)包括电机(201)、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202)、底刮片(203)、角杆(204)和侧刮片(205),所述电机(201)为空心轴电机,电机(201)通过电机座(7)连接在所述升降架(6)的横梁(601)上,电机(201)的输出端与所述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202)中的外齿圈(2021)相连接,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202)中的太阳轮(2022)的轮轴穿过电机(201)的中心后固定连接在横梁(601)上,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202)中的行星锥齿轮(2023)的轮轴向混配罐(1)内伸入并且端部与所述底刮片(203)中部连接,所述角杆(204)的上部铰接在外齿圈(2021)的外部,角杆(204)可相对外齿圈(2021)径向摆动,角杆(204)的下端与侧刮片(205)中部连接,角杆(204)上方的外齿圈(2021)上铰接有限位卡板(8),所述限位卡板(8)下侧开有用于对角杆(204)进行卡接的豁口(801),限位卡板(8)自由端的上方与外齿圈(2021)之间安装有弹簧(9),限位卡板(8)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具有向下的运动趋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配装置,包括混配罐(1)和搅拌装置(2),所述混配罐(1)为敞口结构,所述搅拌装置(2)位于混配罐(1)内用以搅拌,混配罐(1)侧壁旁通有取样管(3),取样管(3)上连接有温度表(4),混配罐(1)底部中心处开有排液口(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架(6),所述升降架(6)包括横梁(601)和连接在横梁(601)两侧的蜗轮蜗杆升降机(602),所述的搅拌装置(2)包括电机(201)、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202)、底刮片(203)、角杆(204)和侧刮片(205),所述电机(201)为空心轴电机,电机(201)通过电机座(7)连接在所述升降架(6)的横梁(601)上,电机(201)的输出端与所述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202)中的外齿圈(2021)相连接,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202)中的太阳轮(2022)的轮轴穿过电机(201)的中心后固定连接在横梁(601)上,行星锥齿轮传动机构(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铎李政义张春南吴景春沈江川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亿莱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