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2435138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面板,该阵列基板包括:基板、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控制信号线及开关管;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控制信号线及开关管设置于基板上;第一导线的第一端用于连接驱动电路,第一导线的第二端与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导线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导线的第二端延伸至基板的切割线处,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控制信号线连接,当需要对阵列基板进行切割或不使用阵列基板时,将阵列基板处于失电状态,以使开关管不工作,从而可以避免静电通过第二导线传输至驱动电路以干扰面板的显示功能或损坏驱动电路,更好地保护驱动电路。

Arr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行业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显示面板薄形化,异形化,窄边化等外观设计要求越来越高。显示面板一般采用COG(ChiponGlass,芯片被直接绑定在玻璃上)或者COF(ChiponFilm,覆晶薄膜)连接方式与驱动IC连接。其中,采用COF连接方式可以大大减小面板与驱动芯片连接空间,达到明显的窄边化效果;其次,也有人采用COG方式情况下,通过调整输入和输出管脚摆放位置,开发出节省连接区域空间的驱动芯片来达到窄边化。现有液晶显示面板制造,会在阵列基板制造过程中或者在大基板完成后将单个面板切出来后通过给扫描线和数据线的测试衬垫(Testpad)通电进行简单电测,以检出面板的一些不良问题。但是,由于窄边化,加上显示分辨率越来越高,走线密集,不可避免地需要考虑将做快检衬垫放在面板之外,并完成电测完成后增加一道切割工艺将阵列基板中的快检衬垫等辅助电路切除,这会导致在面板的切割边缘截面有金属走线的线头残留并暴露,以使外部静电容易经过侧边暴露走线的线头引入,干扰面板显示功能,甚至损伤或者破坏面板内部电路或者与面板连接的驱动芯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面板。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基板、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控制信号线及开关管;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导线、所述控制信号线及所述开关管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用于连接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基板的切割线处,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信号线连接。上述阵列基板,通过第二导线延伸至阵列基板的切割线处,即将阵列基板的测试衬垫设置在阵列基板外,以减小阵列基板的面积,使显示面板窄边化,并且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之间设置开关管。当需要对阵列基板进行测试时,通过控制信号线向开关管的控制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使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导通,即使得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连接,以使阵列基板能够正常测试;当需要对阵列基板进行切割时,或者当不使用阵列基板时,通过将阵列基板失电,以使开关管不工作,或者通过控制信号线向开关管的控制端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使开关管截止,从而可以避免静电通过第二导线传输至驱动电路以干扰面板的显示功能,更好地保护驱动电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数量有多个,所述第二导线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开关管的数量有多个,每一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与一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每一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与一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基板的切割线处,每一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信号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管为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信号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用于传输数据信号;或所述第一导线用于传输扫描信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基板上设置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控制信号线及开关管,其中,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用于连接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基板的切割线处,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信号线连接;将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端用于与测试设备连接,通过所述控制信号线向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开关管导通,以对所述基板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将阵列基板处于失电状态,以使所述开关管不工作;将所述基板沿所述切割线进行切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数量有多个,所述第二导线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开关管的数量有多个,每一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与一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每一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与一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基板的切割线处,每一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信号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管为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信号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阵列基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绑定于所述基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电路及软性基板,所述驱动电路绑定于所述软性基板上,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沿切割线进行切割后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沿切割线切割后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例如,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基板、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控制信号线及开关管;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导线、所述控制信号线及所述开关管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用于连接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基板的切割线处,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信号线连接。上述阵列基板,通过第二导线延伸至阵列基板的切割线处,即将阵列基板的测试衬垫设置在阵列基板外,以减小阵列基板的面积,使显示面板窄边化,并且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控制信号线及开关管;/n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导线、所述控制信号线及所述开关管设置于所述基板上;/n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用于连接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基板的切割线处,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信号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控制信号线及开关管;
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导线、所述控制信号线及所述开关管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用于连接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基板的切割线处,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信号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数量有多个,所述第二导线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开关管的数量有多个,每一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与一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每一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与一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基板的切割线处,每一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信号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为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信号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用于传输数据信号;或所述第一导线用于传输扫描信号。


5.一种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基板上设置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控制信号线及开关管,其中,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用于连接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木容叶穗丰王明朗罗锦钊朱汉平胡君文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