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像素单元、数据线、共通线、扇出走线及对向基板。阵列基板包括基板。基板包括第一、二显示区及非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包括第一侧及与第一侧连接的第二侧,非显示区及第一显示区分别邻接第一、二侧,第一显示区具有与第二侧相对且实质上切齐基板边缘的第三侧。像素单元配置于第一显示区上。数据线配置于第一显示区上并电性连接像素单元。共通线配置于第一、二显示区上且相交及电性连接数据线。扇出走线配置于非显示区上并连接数据线。扇出走线具有与基板的边缘实质上切齐的一端。对向基板与阵列基板相对设置。
Display panel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就显示器而言,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特性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TFT-LCD)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配置有以阵列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多条扫描线(scanline)与数据线(dataline),其中每一个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由对应的扫描线与数据线所控制。数据线及扫描线分别通过扇出走线连接源极驱动电路以及栅极驱动电路。一般而言,制作不同尺寸的薄膜晶体管阵列液晶显示器的方法例如为通过裁切大尺寸显示器或是通过设计光罩,然而,设计光罩的成本高昂,裁切大尺寸显示器可能导致扇出走线被截断而使得像素单元无法被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及对向基板,阵列基板包括第一数据线及与第一数据线连接的第一像素单元,通过使阵列基板的第一数据线电性连接共通线,使得第一数据线可以接收共通电位,通过控制对向基板的共通电位与阵列基板的共通电位等电位,可使第一像素单元呈现暗态,如此一来,第一像素单元所构成的第一显示区因此可呈现黑色画面,可避免显示面板的裁切处的显示品质降低的问题。于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第一像素单元、第一数据线、共通线以及第一扇出走线。阵列基板包括基板。基板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及非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包括第一侧及与第一侧连接的第二侧,非显示区邻接第一侧,第二显示区邻接第二侧,第二显示区具有与第二侧相对的第三侧,第三侧实质上切齐基板的边缘。第一像素单元配置于第二显示区上。第一数据线配置于第二显示区上,并电性连接第一像素单元。共通线配置于第一显示区及第二显示区上,并与第一数据线相交,其中共通线电性连接第一数据线。第一扇出走线配置于非显示区上,并连接第一数据线,第一扇出走线具有与基板的边缘实质上切齐的一端。对向基板与阵列基板相对设置。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母板及与母板相对设置的对向基板,母板包括基板,基板包括显示区及非显示区,母板包括配置于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共通线、第一像素单元及第二像素单元及配置于非显示区的驱动电路、第一扇出走线及第二扇出走线,共通线分别与第一数据线及第二数据线相交,第一数据线及第二数据线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像素单元及第二像素单元,第一数据线及第二数据线分别通过第一扇出走线及第二扇出走线与驱动电路电性连接。裁切母板,使第一扇出走线具有与基板实质上切齐的一端。使第一数据线与共通线电性连接。附图说明阅读以下详细叙述并搭配对应的附图,可了解本公开的多个样态。需留意的是,附图中的多个特征并未依照该业界领域的标准作法绘制实际比例。事实上,所述的特征的尺寸可以任意的增加或减少以利于讨论的清晰性。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2A为图1的母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B为阵列单元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B的区域R1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像素单元的示意图;图5为根据图4的剖线A-A’所绘的共通线及数据线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阵列基板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图6的区域R3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6的区域R4的放大示意图;以及图9为根据图8的剖线B-B’所绘的共通线及数据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显示面板100:母板100a:阵列基板101:阵列单元102:对向基板104:液晶层106:对向电极108:基板110:源极驱动电路112:栅极驱动阵列电路114:第一侧116:第二侧118:第三侧120:第一子像素122:第二子像素AA:显示区AA1:第一显示区AA2:第二显示区AA2a:主显示区AA2b:次显示区A-A’:剖线BA:接合区B-B’:剖线CH1、CH2:通道层CL:共通线CL01:第一部CL02:第二部CL02p:凸出部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DE1、DE2:漏极DL:数据线DL1:第一数据线DL2:第二数据线FL:扇出走线FL1:第一扇出走线FL2:第二扇出走线GE1、GE2:栅极GI:栅极绝缘层L1:第一切割线L2:第二切割线NA:非显示区T1:第一主动元件T2:第二主动元件SE1、SE2:源极SL:扫描线P:像素单元P1:第一像素单元P2:第二像素单元P2a:第一群P2b:第二群PE1:第一像素电极PE2:第二像素电极R1、R2、R3、R4、R5: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公开的精神,任何所属
中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公开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与范围。举例而言,叙述“第一特征形成于第二特征上方或上”,于实施例中将包含第一特征及第二特征具有直接接触;且也将包含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为非直接接触,具有额外的特征形成于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之间。此外,本公开在多个范例中将重复使用元件标号以和/或文字。重复的目的在于简化与厘清,而其本身并不会决定多个实施例以和/或所讨论的配置之间的关是。此外,方位相对词汇,如“在…之下”、“下面”、“下”、“上方”或“上”或类似词汇,在本文中为用来便于描述示出于附图中的一个元件或特征至另外的元件或特征的关系。方位相对词汇除了用来描述装置在附图中的方位外,其包含装置于使用或操作下的不同的方位。当装置被另外设置(旋转90度或者其他面向的方位),本文所用的方位相对词汇同样可以相应地进行解释。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10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显示面板10包括母板100、对向基板102及液晶层104。于本实施例中,对向基板102为包括对向电极106的基板。液晶层104配置于母板100及对向基板102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10可为任何种类的液晶显示面板,例如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但不限于此。对向基板102可包括彩色滤光片基板,但不限于此。图2A为图1的母板100的俯视示意图。母板100上形成有多个阵列单元101,图2B为阵列单元101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B的区域R1的放大示意图。请一并参照图2A、图2B及图3。虽然本实施例是在母板100上设置了四个阵列单元101,但本实施例不限制母板100上的阵列单元101的数目。一般而言,母板100上的阵列单元101的数目与母板100的尺寸以及阵列单元101的尺寸有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包含:/n一阵列基板,包含一基板,该基板包含一第一显示区、一第二显示区及一非显示区,其中该第二显示区包含一第一侧及与该第一侧连接的一第二侧,该非显示区邻接该第一侧,该第一显示区邻接该第二侧,该第一显示区具有与该第二侧相对的一第三侧,该第三侧实质上切齐该基板的边缘;/n一第一像素单元,配置于该第一显示区上;/n一第一数据线,配置于该第一显示区上,并电性连接该第一像素单元;/n一共通线,配置于该第一显示区及该第二显示区上,并与该第一数据线相交,其中该共通线电性连接该第一数据线;/n一第一扇出走线,配置于该非显示区上,并连接该第一数据线,其中该第一扇出走线具有与该基板的边缘实质上切齐的一端;以及/n一对向基板,与该阵列基板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15 TW 1081167841.一种显示面板,包含:
一阵列基板,包含一基板,该基板包含一第一显示区、一第二显示区及一非显示区,其中该第二显示区包含一第一侧及与该第一侧连接的一第二侧,该非显示区邻接该第一侧,该第一显示区邻接该第二侧,该第一显示区具有与该第二侧相对的一第三侧,该第三侧实质上切齐该基板的边缘;
一第一像素单元,配置于该第一显示区上;
一第一数据线,配置于该第一显示区上,并电性连接该第一像素单元;
一共通线,配置于该第一显示区及该第二显示区上,并与该第一数据线相交,其中该共通线电性连接该第一数据线;
一第一扇出走线,配置于该非显示区上,并连接该第一数据线,其中该第一扇出走线具有与该基板的边缘实质上切齐的一端;以及
一对向基板,与该阵列基板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共通线具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朝该第一数据线延伸并接触该第一数据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侧实质上垂直于该第二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二显示区的面积实质上大于该第一显示区的面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含:
一第二像素单元,配置于该第二显示区上;
一第二数据线,配置于该第二显示区上,并电性连接该第二像素单元;以及
一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秉弘,谢孟廷,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