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第一导体层,绝缘层以及第二导体层,第一导体层位于显示基板的背侧,绝缘层位于第一导体层远离显示基板的一侧,第二导体层位于绝缘层远离显示基板的一侧;第一导体层贴附在显示基板上,绝缘层贴附在第一导体层上,第二导体层贴附在绝缘层上。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在出厂前接受静电放电测试。静电放电测试使用静电放电设备。静电放电设备放出静电到显示面板上。在显示面板中,第二导体层、绝缘层以及第一导体层共同达到优良的静电屏蔽效果。静电放电测试中的静电不会损伤显示基板。这样的显示面板具有高可靠性。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在出厂前接受静电放电测试。静电放电测试使用静电放电设备以及抗静电测试设备。首先,静电放电设备放出静电到显示面板上。然后,抗静电测试设备检测显示面板的抗静电性能。显示面板通过静电放电测试才能出厂。但是,静电放电测试中的静电易于损伤显示面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第一导体层,绝缘层以及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一导体层位于所述显示基板的背侧,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导体层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体层位于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导体层贴附在所述显示基板上,所述绝缘层贴附在所述第一导体层上,所述第二导体层贴附在所述绝缘层上。第二方面,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显示面板。在本专利技术中,显示面板在出厂前接受静电放电测试。静电放电测试使用静电放电设备。静电放电设备放出静电到显示面板上。在显示面板中,第二导体层、绝缘层、第一导体层以及显示基板依次在第一方向上排列。首先,静电放电测试中的静电传导到第二导体层上。大部分静电可以从第二导体层上传导到大地上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分散。第二导体层贴附在绝缘层上少数静电会跨过绝缘层进而传导到第一导体层上。第一导体层贴附在显示基板上。第一导体层用作静电屏蔽层。于是,静电很难从第一导体层上传导到显示基板上。因而,第二导体层、绝缘层以及第一导体层共同达到优良的静电屏蔽效果。静电放电测试中的静电不会损伤显示基板。这样的显示面板具有高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中出光面的一侧的俯视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中显示基板的背侧的俯视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中柔性电路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中出光面的一侧的俯视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中柔性电路板的剖视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中显示基板的背侧的俯视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应当理解,尽管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装置,但这些装置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装置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装置也可以被称为第二装置,类似地,第二装置也可以被称为第一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包括:显示基板11,第一导体层12,绝缘层13以及第二导体层14,第一导体层12位于显示基板11的背侧,绝缘层13位于第一导体层12远离显示基板11的一侧,第二导体层14位于绝缘层13远离显示基板11的一侧;第一导体层12贴附在显示基板11上,绝缘层13贴附在第一导体层12上,第二导体层14贴附在绝缘层13上。这里的显示面板1在出厂前接受静电放电测试。静电放电测试使用静电放电设备以及抗静电测试设备。首先,静电放电设备放出静电到显示面板1上。然后,抗静电测试设备检测显示面板1的抗静电性能。显示面板1通过静电放电测试才能出厂。显示面板1包括显示基板11,第一导体层12,绝缘层13以及第二导体层14。显示基板11包括出光面以及背面。显示基板11的出光面用于显示图像。显示基板11的背面以及出光面在第一方向Y上相对设置。可选地,第一方向Y和显示基板11的出光面相互垂直。第一导体层12、绝缘层13以及第二导体层14可用于防止静电放电测试以及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静电传导到显示基板11上。第一导体层12位于显示基板11的背侧。显示基板11的背侧为背面一侧。绝缘层13位于第一导体层12远离显示基板11的一侧。第二导体层14位于绝缘层13远离显示基板11的一侧。第一导体层12、绝缘层13、第二导体层14位于显示基板11的背侧。第一导体层12、绝缘层13、第二导体层14不会遮挡显示基板11的出光面。第一导体层12贴附在显示基板11上。第一导体层12靠近显示基板11的表面和显示基板11的背面贴合。绝缘层13贴附在第一导体层12上。绝缘层13靠近显示基板11的表面和第一导体层12远离显示基板11的表面贴合。第二导体层14贴附在绝缘层13上。第二导体层14靠近显示基板11的表面和绝缘层13远离显示基板11的表面贴合。第二导体层14、绝缘层13、第一导体层12以及显示基板11固定。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在出厂前接受静电放电测试。静电放电测试使用静电放电设备。静电放电设备放出静电到显示面板1上。在显示面板1中,第二导体层14、绝缘层13、第一导体层12以及显示基板11依次在第一方向Y上排列。首先,静电放电测试中的静电传导到第二导体层14上。大部分静电可以从第二导体层14上传导到大地上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显示基板,第一导体层,绝缘层以及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一导体层位于所述显示基板的背侧,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导体层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体层位于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n所述第一导体层贴附在所述显示基板上,所述绝缘层贴附在所述第一导体层上,所述第二导体层贴附在所述绝缘层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基板,第一导体层,绝缘层以及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一导体层位于所述显示基板的背侧,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导体层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体层位于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导体层贴附在所述显示基板上,所述绝缘层贴附在所述第一导体层上,所述第二导体层贴附在所述绝缘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层的外侧边与所述第二导体层的外侧边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0.0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介电常数大于或者等于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层与固定电位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接地端;
开槽部,所述开槽部贯穿所述第二导体层和所述绝缘层,且暴露所述第一导体层;
所述接地端与所述第一导体层在所述开槽部电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天龙,余志华,李军,刘川,冯玉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