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铁路盐渍土填料路堤结构及构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4441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盐渍土填料路堤结构及构筑方法,路堤结构包括路堤下部结构、路堤上部结构、保温层、隔离装置和防渗膜,路堤下部结构包括盐渍土,路堤下部结构用于填筑在地基上,保温层设置在路堤下部结构顶部,隔离装置位于保温层上端,路堤上部结构填筑在隔离装置顶部,防渗膜铺设在路堤下部结构两侧边坡上。保温层、隔离装置和防渗膜能避免温度和水对路堤下部结构在竖直方向和边坡方向产生影响,采用盐渍土使其能不受温度和水影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当高速铁路经过盐渍土地区并缺乏合格填料时,能通过在采用盐渍土填料的路堤结构上设置保温层、隔离装置和防渗膜来实现修建的可行性,且有效的控制修建时的变形问题。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embankment filled with saline soil for high speed rail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铁路盐渍土填料路堤结构及构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工程,特别是一种高速铁路盐渍土填料路堤结构及构筑方法。
技术介绍
盐渍土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及滨海区在我国广泛分布,这种地形受水和温度影响较大,在水和温度作用下具有溶陷和盐胀的特点。现有技术中,盐渍土在公路填筑中有相关应用,特别是粗颗粒盐渍土的力学特性较好,可以作为填料直接用于高速公路堤填筑,但是由于高速公路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为200-300mm、高速铁路对变形要求十分严格,无砟轨道高速铁路路基要求工后沉降为毫米级,一般路基不超过15mm、过渡段不超过5mm、上拱变形不超过4mm,故目前未有直接应用盐渍土填筑高速铁路路基的先例。当高速铁路通过盐渍土地区,并缺乏合格的路基填料时,如何有效的实现高速铁路路基修建的经济性、变形控制的有效性,是必须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当高速铁路通过盐渍土地区,并缺乏合格的路基填料时,如何有效的实现高速铁路路基修建的经济性、变形控制的有效性的问题,提供一种高速铁路盐渍土填料路堤结构及构筑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速铁路盐渍土填料路堤结构,包括路堤下部结构、路堤上部结构、保温层、隔离装置和防渗膜,路堤下部结构包括盐渍土,路堤下部结构用于填筑在地基上;保温层设置在路堤下部结构的顶部,隔离装置位于保温层的顶部,路堤上部结构填筑在隔离装置的顶部;防渗膜铺设在路堤下部结构两侧的边坡上。<br>通过上述结构,保温层能够避免温度对路堤下部结构在竖直方向产生盐胀变形的影响,隔离装置能够隔断地表水渗入避免路堤下部结构产生溶陷变形影响且能够均匀路堤上部结构的受力,防渗膜能够隔断地表水渗入避免对路堤下部结构在边坡方向产生溶陷变形的影响,路堤下部结构采用盐渍土填料填筑压实在地基上,使其能够在不受温度和水影响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并大幅度节约工程投资。当高速铁路在经过盐渍土地区并缺乏合格的路基填料时,能够通过在采用盐渍土填料的路堤下部结构上设置保温层、隔离装置和防渗膜的方式实现修建铁路路基的可行性,并且能够有效的控制铁路路基修建时的溶陷和盐胀变形问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路堤结构还包括支撑件,保温层上设有通孔,支撑件的一端穿过通孔与隔离装置相连,支撑件的另一端与路堤下部结构相连。通过上述结构,支撑件能够增强保温层、隔离装置和路堤下部结构之间的水平摩擦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支撑件是土工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路堤上部结构包括非盐渍的石质土。通过上述结构,石质土可以满足高速铁路对动应力影响的要求,并无溶陷和盐胀变形问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路堤结构还包括护道结构,护道结构分层填筑在路堤下部结构的边坡两侧地基上。通过上述结构,护道结构可以保护防渗膜,并避免温度对路堤下部结构产生盐胀变形影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防渗膜包括复合土工膜。一种高速铁路盐渍土填料路堤构筑方法,用于构筑上述路堤结构,包括以下步骤:S1:在地基上分层填筑路堤下部结构,将防渗膜分层铺设在路堤下部结构两侧的边坡上;S2:在路堤下部结构的顶部铺设保温层;S3:在保温层的顶部浇筑隔离装置;S4:将路堤上部结构分层填筑在隔离装置的顶部。构筑方法保证了上述路堤结构功能的有效实现,施工简便,质量可控,利于推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路堤结构包括支撑件,完成S2步骤后,在保温层顶部钻孔,并将支撑件穿过通孔,支撑件的一端与下部路堤结构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路堤结构还包括路堤上部结构,完成S3步骤后,将路堤上部结构填筑在隔离装置顶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路堤结构还包括护道结构,完成S4步骤后,将护道结构分层填筑在路堤下部结构的两侧。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保温层能够避免温度对路堤下部结构在竖直方向产生盐胀变形的影响,隔离装置能够隔断地表水渗入避免路堤下部结构产生溶陷变形影响且能够均匀路堤上部结构的受力,防渗膜能够隔断地表水渗入避免对路堤下部结构在边坡方向产生溶陷变形的影响,路堤下部结构采用盐渍土填料填筑压实在地基上,使其能够在不受温度和水影响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并大幅度节约工程投资。当高速铁路在经过盐渍土地区并缺乏合格的路基填料时,能够通过在采用盐渍土填料的路堤下部结构上设置保温层、隔离装置和防渗膜的方式实现修建铁路路基的可行性,并且能够有效的控制铁路路基修建时的溶陷和盐胀变形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盐渍土填料路堤结构的断面示意图。图标:1-路堤下部结构;2-保温层;3-支撑件;4-隔离装置;5-路堤上部结构;6-防渗膜;7-护道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速铁路盐渍土填料路堤结构,包括路堤上部结构5、路堤下部结构1、保温层2、支撑件3、隔离装置4、防渗膜6和护道结构7。路堤下部结构1采用粗颗盐渍土填料,路堤下部结构1用于分层填筑在地基上。保温层2铺设在路堤下部结构1的顶部,保温层2上设有通孔,支撑件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支撑件3穿过通孔,具体地,支撑件3是土工棒。隔离装置4位于保温层2的顶部与支撑件3连接,隔离装置4采用抗侵蚀性钢筋混凝土结构,路堤上部结构5分层填筑在隔离装置4的顶部,路堤上部结构5采用非盐渍土合格填料,具体地,路堤上部结构5包括石质土。防渗膜6的一侧间隔设置在浅层路堤下部结构1的边坡体内,防渗膜6的另一侧向下覆盖在边坡坡面上,具体地,防渗膜6包括复合土工膜。护道结构7分层填筑在路堤下部结构1高度范围内的边坡两侧地基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高速铁路盐渍土填料路堤构筑方法,用于构筑上述路堤结构,包括以下步骤:S1:在地基上分层填筑路堤下部结构1,将防渗膜6分层铺设在路堤下部结构1两侧的边坡上,直到保温层2设置高程;S2:在路堤下部结构1的顶部铺设保温层2;S3:在保温层2顶部钻孔,穿过保温层2的通孔打入支撑件3,支撑件3的一端露出保温层2一定高度;S4:在保温层2的顶部浇筑隔离装置4;S5:在隔离装置4的顶部分层填筑路堤上部结构5;S6:分层填筑路堤下部结构1两侧的护道结构7。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速铁路盐渍土填料路堤结构及构筑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保温层2能够避免温度对路堤下部结构1在竖直方向产生盐胀变形的影响;隔离装置4能够隔断地表水渗入避免影响路堤下部结构1使其产生溶陷变形,且能够均匀路堤上部结构5的受力;防渗膜6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铁路盐渍土填料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堤下部结构(1)、路堤上部结构(5)、保温层(2)、隔离装置(4)和防渗膜(6),所述路堤下部结构(1)包括盐渍土,所述路堤下部结构(1)用于填筑在地基上;/n所述保温层(2)设置在所述路堤下部结构(1)的顶部,所述隔离装置(4)位于所述保温层(2)的顶部,所述路堤上部结构(5)填筑在所述隔离装置(4)的顶部;/n所述防渗膜(6)铺设在所述路堤下部结构(1)两侧的边坡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铁路盐渍土填料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堤下部结构(1)、路堤上部结构(5)、保温层(2)、隔离装置(4)和防渗膜(6),所述路堤下部结构(1)包括盐渍土,所述路堤下部结构(1)用于填筑在地基上;
所述保温层(2)设置在所述路堤下部结构(1)的顶部,所述隔离装置(4)位于所述保温层(2)的顶部,所述路堤上部结构(5)填筑在所述隔离装置(4)的顶部;
所述防渗膜(6)铺设在所述路堤下部结构(1)两侧的边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盐渍土填料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3),所述保温层(2)上设有通孔,所述支撑件(3)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隔离装置(4)相连,所述支撑件(3)的另一端与所述路堤下部结构(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盐渍土填料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是土工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盐渍土填料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堤上部结构(5)包括非盐渍的石质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盐渍土填料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道结构(7),所述护道结构(7)分层填筑在所述路堤下部结构(1)的边坡两侧地基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盐渍土填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裕春李安洪陈伟志张耀房立凤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