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除气的EGR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27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除气的EGR冷却器,包括冷却腔体,分别连接在冷却腔体的纵向两端的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设置在冷却腔体内部的散热芯片,散热芯片构造成内部中空的板状结构,分别连接在散热芯片的内腔纵向两端的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设置在冷却腔体顶部冷却液出口的除气口,散热芯片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90°,除气口设置在废气出口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EGR冷却器的除气不顺畅的问题,提高热交换性能,结构刚性好。

An EGR cooler for easy dega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除气的EGR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除气的EGR冷却器。
技术介绍
随着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废气再循环技术(EGR)作为降低发动机排放的重要技术路线,越来越多地应用的到应用,各种结构EGR冷却器相继产生。,EGR(废气再循环)系统能够通过将一些包含有害物质的废气回送至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并使它们在发动机中燃烧来减少有害物质。EGRX系统引入的这部分排气的温度对NOx的产生影响非常大,通常采用EGR冷却器冷却排气,高温排气在通过EGR冷却器时与低温冷却液发生热交换,从而使得温度被大大降低。如图1和图2所示,目前的EGR冷却器为了布置方便,通常冷却液进口1布置在侧面一端、冷却液出口2布置在侧面另一端,除气口5布置在靠近冷却液出口2端的顶部。为了配合冷却液侧面进出方式,冷却器散热芯片6需要采用水平布置方式,冷却液在散热芯片6之间的流动基本为水平方向的流动,这样从冷却液进口1进入的气泡和在EGR冷却器内部由于沸腾产生的气泡也受散热芯片6制约不能及时上浮到EGR冷却器的顶部,需要先水平移动到散热芯片6边缘,该段移动路程中,气泡容易在流速较低的位置滞留,粘附在散热芯片6表面导致热阻增加,散热性能下降;到达散热芯片6边缘后的气泡通过散热芯片6与EGR冷却器侧面壳体之间的间隙运动,而在该路线上部分区域有从上往下的冷却液流动,这样就导致有些气泡不能及时到达除气口5,随冷却液流动从冷却液出口2排出,到达水泵入口引起水泵流量下降,在冷却系统内部产生汽蚀故障以及由于冷却不足引起的高温故障。因此,目前上述的EGR冷却器主要问题:1、除气不畅:因为冷却器散热芯片6水平布置,冷却液侧进侧出,产生的气泡需要横向运动到散热芯片6边缘后才能在浮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到除气口5,气泡的该运动路径在有些部位与冷却液流动方向相反,从而导致部分气泡随冷却液的流动从冷却液出口2排出。2、性能较差:因为冷却器散热芯片6水平布置,芯片在受上下振动时的刚性较差,影响可靠性;另外产生气泡容易在板之间停留甚至粘附在热交换表面,降低热交换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除气的EGR冷却器,解决EGR冷却器的除气不顺畅的问题,提高热交换性能,结构刚性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除气的EGR冷却器,包括冷却腔体,分别连接在所述冷却腔体的纵向两端的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设置在所述冷却腔体内部的散热芯片,所述散热芯片构造成内部中空的板状结构,分别连接在散热芯片的内腔纵向两端的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所述废气进口设置在和冷却液进口同一端,所述废气出口设置在和冷却液出口同一端,设置在所述冷却腔体顶部冷却液出口的除气口,所述除气口用于排出冷却腔体内的气泡,所述散热芯片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90°,即取代了现有技术中水平布置的方法,所述除气口设置在所述废气出口一侧,在水流末端出气口,便于气泡排出。本技术所述散热芯片采用取消了传统的水平布置方式,采用倾斜布置形式,气泡不会粘滞停留在散热芯片表面,有利于气泡顺利向上移动,除气口布置在靠近废气出口一端的顶部,气泡能够顺利排出,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此外,散热芯片采用倾斜布置形式时抗上下振动刚性好,避免了散热芯片上下振动时容易损坏的问题,可靠性好。优选的,所述散热芯片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90°,机所述散热芯片竖直方向设置,从冷却液进口带进来的气泡以及在所述冷却腔体内由于沸腾产生的绝大部分气泡在散热芯片上的粘滞力最小,气泡排出的效率更高,热交换性能更好。优选的,所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均设置在所述冷却腔体底部,冷却液从EGR冷却器底部的一端进入、向上流过散热芯片的外围,再向下流动到EGR冷却器底部的另一端流出,,有效防止气泡进入水泵导致水泵流量下降,预防冷却系统内零部件的穴蚀故障以及由于冷却不足引起的高温故障。此外,该布置方式下,当在寒冷天气下发动机长期不用时,EGR冷却器内的冷却液可以放干净,这样不会出现冷却液结冰冻裂EGR冷却器的故障。所述除气口设置在所述冷却液出口的上方位置,有利于气泡的顺利排出。优选的,所述散热芯片为两个以上,采用多组散热芯片,加强热交换能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从冷却液进口带来的气泡以及由于高温沸腾产生的气泡能顺利到达EGR冷却器除气口,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气泡进入水泵导致水泵流量下降,预防冷却系统内零部件的穴蚀故障及由于冷却不足引起的高温故障。2、散热芯片倾斜布置,由于高温沸腾产生的气泡在气泡本身浮力及冷却液流动双重作用下迅速从换热表面脱离,防止在换热表面产生气膜降低散热性能。3、散热芯片倾斜布置,抗上下振动刚性好,可靠性改善。4、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均设置在冷却腔体底部的布置方式可使冷却液可以彻底放干净,这样不会出现冷却液结冰冻裂EGR冷却器的故障。附图说明图1和图2是现有的EGR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除气的EGR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图3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却液进口,2-冷却液进口,3-废气进口,4-废气出口,5-除气口,6-散热芯片,7-冷却腔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3和图4所述,一种便于除气的EGR冷却器,包括冷却腔体7,分别连接在所述冷却腔体7的纵向两端的冷却液出口2和冷却液进口1,设置在所述冷却腔体7内部的散热芯片6,所述散热芯片6构造成内部中空的板状结构,分别连接在散热芯片6的内腔纵向两端的废气进口3和废气出口4,设置在所述冷却腔体7顶部冷却液出口2的除气口5,所述散热芯片6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所述除气口5设置在所述废气出口4一侧。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冷却液从冷却液进口1进入、流过散热芯片6的外围,再流动冷却液出口2的另一端流出,所述EGR冷却器安装完成后,由于所述散热芯片6与水平面呈90°夹角,这样从冷却液进口1带进来的气泡以及在所述冷却腔体7内由于沸腾产生的绝大部分气泡都能在浮力作用下以及进口冷却液流动的带动下迅速上升到冷却腔体7顶部,最后通过除气口5排出。有效防止气泡进入水泵导致水泵流量下降,预防冷却系统内零部件的穴蚀故障以及由于冷却不足引起的高温故障。实施例2:如图3~图5所示,一种便于除气的EGR冷却器,包括冷却腔体7,分别连接在所述冷却腔体7的纵向两端的冷却液出口2和冷却液进口1,设置在所述冷却腔体7内部的散热芯片6,所述散热芯片6数量为三个个,所述散热芯片6构造成内部中空的板状结构,分别连接在散热芯片6的内腔纵向两端的废气进口3和废气出口4,所述废气进口3设置在和冷却液进口1同一端,所述废气出口4设置在和冷却液出口2同一端,所冷却液出口2和冷却液进口1均设置在所述冷却腔体7底部。设置在所述冷却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除气的EGR冷却器,包括冷却腔体(7),分别连接在所述冷却腔体(7)的纵向两端的冷却液出口(2)和冷却液进口(1),设置在所述冷却腔体(7)内部的散热芯片(6),所述散热芯片(6)构造成内部中空的板状结构,分别连接在散热芯片(6)的内腔纵向两端的废气进口(3)和废气出口(4),设置在所述冷却腔体(7)顶部冷却液出口(2)的除气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芯片(6)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90°,所述除气口(5)设置在所述废气出口(4)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除气的EGR冷却器,包括冷却腔体(7),分别连接在所述冷却腔体(7)的纵向两端的冷却液出口(2)和冷却液进口(1),设置在所述冷却腔体(7)内部的散热芯片(6),所述散热芯片(6)构造成内部中空的板状结构,分别连接在散热芯片(6)的内腔纵向两端的废气进口(3)和废气出口(4),设置在所述冷却腔体(7)顶部冷却液出口(2)的除气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芯片(6)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90°,所述除气口(5)设置在所述废气出口(4)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湘华王冲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