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发动机海水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的冷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发动机海水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船舶工作时,发动机等船舶上的机械设备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为保证发动机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工作,防止发动机过热烧毁,发动机上多余的热量主要由水冷却系统带走,从而对发动机进行保护。现有的船舶海水冷却系统如图1所示,海水冷却系统的海水总进水管A连通两条分进水管,其中一条分进水管上均设置有海水泵3,另一条分进水管上均设置有海水泵4,上述的两台海水泵(3,4)均由发动机1驱动,其中海水泵4输出的水流向发动机1的中冷器11及热交换器12,海水泵3输出的水流向冷却齿轮箱2的滑油冷却器。两台海水泵的流量与发动机的转速有关,发动机转速越高,两台海水泵的海水流量越大,并不会因发动机负荷、工况改变而改变,因此实际进入发动机和齿轮箱的海水流量并不是发动机和齿轮箱冷却时所需要的水流量。上述冷却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发动机和齿轮箱经常会出现冷却过剩或者冷却不足的现象。发动机冷却过剩时会造成发动机进气温度低,过低的进气温度会造成发动机工作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发动机海水冷却系统,包括:海水总进水管、海水总出水管、发动机和齿轮箱,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水泵、冷却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冷却管路、冷却所述齿轮箱的齿轮箱冷却管路和排出过量水的排余管路,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海水总进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发动机冷却管路、所述齿轮箱冷却管路和所述排余管路,所述发动机冷却管路上设置有控制流入所述发动机的水流量的第一电子节流阀,所述齿轮箱冷却管路上设置有控制流入所述齿轮箱的水流量的第二电子节流阀,所述排余管路上设置有控制进入所述排余管路的水流量的第三电子节流阀,所述发动机冷却管路、所述齿轮箱冷却管路和所述排余管路与所述海水总出水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发动机海水冷却系统,包括:海水总进水管、海水总出水管、发动机和齿轮箱,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水泵、冷却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冷却管路、冷却所述齿轮箱的齿轮箱冷却管路和排出过量水的排余管路,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海水总进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发动机冷却管路、所述齿轮箱冷却管路和所述排余管路,所述发动机冷却管路上设置有控制流入所述发动机的水流量的第一电子节流阀,所述齿轮箱冷却管路上设置有控制流入所述齿轮箱的水流量的第二电子节流阀,所述排余管路上设置有控制进入所述排余管路的水流量的第三电子节流阀,所述发动机冷却管路、所述齿轮箱冷却管路和所述排余管路与所述海水总出水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发动机海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管路包括发动机进水管和发动机出水管,所述发动机进水管连接所述水泵出水口和所述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出水管连接所述发动机和所述海水总出水管;所述齿轮箱冷却管路包括齿轮箱进水管和齿轮箱出水管;所述齿轮箱进水管连接所述水泵出水口和所述齿轮箱连接,所述齿轮箱出水管连接所述齿轮箱和所述海水总出水管;所述排余管路包括排余水管。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东,靳良真,李荣玖,赵永超,于洪涛,王沪东,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