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及其机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87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架总成,包括自前至后顺次连接的前机身机架组件、中机身机架组件和后机身机架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前机身机架组件、所述中机身机架组件和所述后机身机架组件的底部的底架组件,所述前机身机架组件、所述后机身机架组件以及所述底架组件均为由若干杆件组成的桁架组件。该机架总成的结构布局较为合理,自重较小且应力分布均匀,载重能力较好,能够使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整体性能得以相应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机架总成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

Cross twin rotor unmanned helicopter and its frame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及其机架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配套组件
,特别涉及一种机架总成。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应用该机架总成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
技术介绍
对于直升机结构而言,机架是整个直升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也是直升机上几乎所有装配部件的主要载体,一方面机架框架用于支持和固定发动机、主减速器、旋翼、尾桨和起落装置等部件;另一方面机架内部的空间可用于容纳飞行任务载荷以及携带供飞行使用的燃油和各种机载航电设备等。此外,在直升机运行过程中,其机架还受到多种复杂的力和力矩的作用。在各种工作状态下,机架除了承受自身的重量之外,还要承受由装载物和连接部件传来的静载荷,以及由动部件、武器发射或由外挂、货物吊装及投放产生的动载荷,亦需承受旋翼产生的气动载荷,这些载荷主要是通过连接接头以集中载荷的形式作用在机架上,并通过机架构件把这些力和力矩分散传递到各个部位,最终使机架各个部位上的力和力矩获得平衡。另外,机架的自身结构和重量直接影响了直升机的整体操控灵敏度、动力续航以及相应的空气动力学性能等,对于提高直升机的飞行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前至后顺次连接的前机身机架组件、中机身机架组件和后机身机架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前机身机架组件、所述中机身机架组件和所述后机身机架组件的底部的底架组件,所述前机身机架组件、所述后机身机架组件以及所述底架组件均为由若干杆件组成的桁架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前至后顺次连接的前机身机架组件、中机身机架组件和后机身机架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前机身机架组件、所述中机身机架组件和所述后机身机架组件的底部的底架组件,所述前机身机架组件、所述后机身机架组件以及所述底架组件均为由若干杆件组成的桁架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身机架组件与所述中机身机架组件之间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前加强架,所述前加强架由顶梁、底梁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梁和所述底梁两侧端部之间的侧梁围合而成,所述顶梁和所述底梁均沿机架总成的宽度方向延伸并相互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机身机架组件包括两根沿机架总成长度方向延伸并沿机架总成宽度方向平行布置的中顶梁,所述前机身机架组件包括两根自前至后并由低到高倾斜延伸的前斜梁,两所述前斜梁沿机架总成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中顶梁的前端以及所述前斜梁的后端均连接于所述顶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斜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京阳王贤宇印明威海日汗包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航紫荆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