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轮圈制法及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82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复合式轮圈制法及其结构,主要于一轮圈主体成型模具的模腔内成型一碳纤维的轮圈主体,由金属材料挤制成型一轮圈组件,并使该轮圈组件与该轮圈主体相结合,使一碳纤维的轮圈包覆层紧密包覆于相结合的轮圈主体及轮圈组件表面,借此,复合式轮圈制法及结构可提高轮圈的制作效率与良率,并达到使轮圈具轻量化目的,以及降低轮圈制造成本,利用金属材料的轮圈组件的上端的轮胎嵌肋与轮胎的胎唇的稳固嵌合,可防止轮胎漏气、脱落等情况,并通过金属材料的轮圈组件延展性及配合碳纤维的轮圈主体等所具刚性,以承受道路跳跃震动冲击,使轮圈不致发生断裂、破损情形,据此,以提高轮圈使用上安全性与耐久性。

Compound wheel system and its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式轮圈制法及其结构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复合式轮圈制法及其结构,尤指一种可提高轮圈制作效率、良率及降低其成本,并可增进轮圈使用上安全、耐久性,及达到轮圈具轻量化等效益的复合式轮圈制法及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碳纤维轮圈成型技术,主要使一环状气囊充气鼓起后,再于该气囊的外表面依序贴覆多层碳纤维布材,然由于气囊质软,故于气囊表面贴覆碳纤维布材的施工相当麻烦费时,尤其于软性气囊上,碳纤维布材难以平整贴覆,因此,造成现有碳纤维轮圈不良率提高等问题。再者,当将多层碳纤维布堆叠贴覆形成轮圈形状后,须经加热等程序使碳纤维硬化,然而,碳纤维硬化定型后缺乏延展性,当自行车行驶于道路颠簸处而受到跳跃震动等冲击时,该碳纤维轮圈不耐冲击力道,易发生断裂、破损等情形,另采多层碳纤维布材堆叠贴覆的碳纤维轮圈于两侧壁上端处无法成型可供与轮胎的胎唇嵌掣固定的凸肋,至多仅能利用使碳纤维布材堆叠加厚的手段,而形成略微弧突的凸缘,以致现有碳纤维轮圈与轮胎结合稳固定性不佳,除容易发生轮胎与轮圈脱落情况,当实施于无内胎轮圈时,更会因密合度不佳发生漏气等问题,而影响自行车骑乘安全性。于是,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现有碳纤维轮圈于制造及使用等仍有上述缺失,乃借其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研发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复合式轮圈制法及其结构,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提高轮圈制作效率、良率及降低其成本,并可增进轮圈使用上安全、耐久性,及达到轮圈具轻量化等效益的复合式轮圈制法及结构。为了达到上述实施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轮圈制法,其实施步骤包含:A.成型轮圈主体:备置一轮圈主体成型模具,该轮圈主体成型模具设有一模腔,该模腔内贴覆多层的第一碳纤维材料,使该第一碳纤维材料硬化定型,以形成一轮圈主体;B.成型轮圈组件:由金属材料挤制成型一轮圈组件,该轮圈组件的上端成型有两相对的轮胎嵌肋,使该轮圈组件与该轮圈主体相互结合;C.成型轮圈包覆层:使至少一第二碳纤维材料沿着相结合的该轮圈主体及该轮圈组件的轮廓表面紧密贴覆,以形成一将相结合的该轮圈主体及该轮圈组件紧密包覆于内的轮圈包覆层。如上所述的复合式轮圈制法,其中,该轮圈主体的断面形成有两相对的侧壁及一连接于两该侧壁的底端间的底壁,该轮圈主体的两侧壁及一底壁间界定出一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的开口形成于该轮圈主体的上端处,该轮圈组件的断面形成有两相对的抵掣段及一连接于两该抵掣段的底端间的基底段,两该抵掣段的上端各往内弯折成型有该轮胎嵌肋,该轮圈组件对应设置于该轮圈主体的容置空间,该轮圈组件的两抵掣段分别与该轮圈主体的两侧壁抵贴定位,且该轮圈组件的两轮胎嵌肋位于该容置空间的上端的开口处。如上所述的复合式轮圈制法,其中,该轮圈组件的两抵掣段、一基底段及两轮胎嵌肋间共同界定出一组立空间,该轮圈组件的基底段位于该组立空间的一面成型有两相对的卡抵凸缘,两该卡抵凸缘分别与该轮圈组件的两抵掣段相邻间隔设立。如上所述的复合式轮圈制法,其中,该轮圈组件的金属材料为铝合金、镁合金、铝镁合金或钛合金。如上所述的复合式轮圈制法,其中,该第一碳纤维材料和该第二碳纤维材料均为碳纤维布材。经由上述复合式轮圈制法,即可制得一复合式轮圈成品,该复合式轮圈结构包含:一轮圈主体,该轮圈主体由碳纤维材料制成,该轮圈主体的断面形成有两相对的侧壁及一连接于两该侧壁的底端间的底壁,该轮圈主体的两侧壁及一底壁间界定出一容置空间,且于该轮圈主体的上端形成该容置空间的开口;一轮圈组件,该轮圈组件为金属材料,该轮圈组件对应设置于该轮圈主体的容置空间中,该轮圈组件形成有两相对的抵掣段,且于两该抵掣段的底端间连接有一基底段,该轮圈组件的两抵掣段与该轮圈主体的两侧壁抵贴定位,该轮圈组件的两抵掣段的上端各往内弯折成型有一轮胎嵌肋,该轮圈组件的两轮胎嵌肋位于该轮圈主体的容置空间的上端的开口处;一轮圈包覆层,该轮圈包覆层由碳纤维材料制成,该轮圈包覆层紧密包覆于相结合的该轮圈主体及该轮圈组件的轮廓表面。如上所述复合式轮圈结构,其中,该轮圈组件的两抵掣段、一基底段及两轮胎嵌肋间共同界定出一组立空间,该轮圈组件的基底段位于该组立空间的一面成型有两相对的卡抵凸缘,两该卡抵凸缘分别与该轮圈组件的两抵掣段相邻间隔设立。如上所述复合式轮圈结构,其中,该轮圈组件的金属材料为铝合金、镁合金、铝镁合金或钛合金。如上所述复合式轮圈结构,其中,制成该轮圈主体的碳纤维材料和制成该轮圈包覆层的碳纤维材料均为碳纤维布材。借此,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式轮圈制法及结构可提高轮圈的制作效率与良率,并达到使轮圈具轻量化目的,同时也可降低轮圈制造成本,另外,利用金属材料的轮圈组件的上端的轮胎嵌肋与轮胎的胎唇的稳固嵌合,可防止轮胎漏气、脱落等情况,并通过金属材料的轮圈组件的延展性及配合碳纤维的轮圈主体等所具刚性,以承受道路跳跃震动冲击,使轮圈不致发生断裂、破损情形,据此,以提高轮圈使用上安全性与耐久性。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剖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状态图;图4:本专利技术的组装状态图(一);图5:本专利技术的组装状态图(二);图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组装状态图。附图标号说明:1轮圈主体11侧壁12底壁13容置空间131开口2轮圈组件21抵掣段22基底段23轮胎嵌肋24组立空间25卡抵凸缘3轮圈包覆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成的效果,能够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现详细说明如下,请一并参阅揭露的附图及图号:首先,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式轮圈制法,其主要实施步骤包含:A.成型轮圈主体:备置一轮圈主体成型模具,而于该轮圈主体成型模具设有一模腔,乃沿着该轮圈主体成型模具的模腔的腔壁依序贴覆多层的第一碳纤维材料,该第一碳纤维材料可为碳纤维布材,再使该第一碳纤维材料于该轮圈主体成型模具内加热硬化定型,以形成一呈环圈状的轮圈主体1,请一并参阅图3所示,该轮圈主体1的断面形成有两相对的侧壁11及一连接于两该侧壁11的底端间的底壁12,并使该轮圈主体1的两侧壁11及一底壁12间界定出一容置空间13,且使该容置空间13的开口131形成于该轮圈主体1的上端处;B.成型轮圈组件:由金属材料抽拉挤制成长条状,再以卷圆机弯卷成环圈状的轮圈组件2,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材料以铝合金、鎂合金、鋁鎂合金或鈦合金为主要实施例,而该由金属材料挤制成型的轮圈组件2的断面形成有两相对的抵掣段21及一连接于两该抵掣段21的底端间的基底段22,并于两该抵掣段21的上端各往内弯折成型有一轮胎嵌肋23,请一并参阅图4所示,又使该轮圈组件2对应设置于该轮圈主体1的容置空间13,并使该轮圈组件2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轮圈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轮圈制法的实施步骤包含:/nA.成型轮圈主体:备置一轮圈主体成型模具,该轮圈主体成型模具设有一模腔,该模腔内贴覆多层的第一碳纤维材料,使该第一碳纤维材料硬化定型,以形成一轮圈主体;/nB.成型轮圈组件:由金属材料挤制成型一轮圈组件,该轮圈组件的上端成型有两相对的轮胎嵌肋,使该轮圈组件与该轮圈主体相互结合;/nC.成型轮圈包覆层:使至少一第二碳纤维材料沿着相结合的该轮圈主体及该轮圈组件的轮廓表面紧密贴覆,以形成一将相结合的该轮圈主体及该轮圈组件紧密包覆于内的轮圈包覆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轮圈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轮圈制法的实施步骤包含:
A.成型轮圈主体:备置一轮圈主体成型模具,该轮圈主体成型模具设有一模腔,该模腔内贴覆多层的第一碳纤维材料,使该第一碳纤维材料硬化定型,以形成一轮圈主体;
B.成型轮圈组件:由金属材料挤制成型一轮圈组件,该轮圈组件的上端成型有两相对的轮胎嵌肋,使该轮圈组件与该轮圈主体相互结合;
C.成型轮圈包覆层:使至少一第二碳纤维材料沿着相结合的该轮圈主体及该轮圈组件的轮廓表面紧密贴覆,以形成一将相结合的该轮圈主体及该轮圈组件紧密包覆于内的轮圈包覆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轮圈制法,其特征在于,该轮圈主体的断面形成有两相对的侧壁及一连接于两该侧壁的底端间的底壁,该轮圈主体的两侧壁及一底壁间界定出一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的开口形成于该轮圈主体的上端处,该轮圈组件的断面形成有两相对的抵掣段及一连接于两该抵掣段的底端间的基底段,两该抵掣段的上端各往内弯折成型有该轮胎嵌肋,该轮圈组件对应设置于该轮圈主体的容置空间,该轮圈组件的两抵掣段分别与该轮圈主体的两侧壁抵贴定位,且该轮圈组件的两轮胎嵌肋位于该容置空间的上端的开口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轮圈制法,其特征在于,该轮圈组件的两抵掣段、一基底段及两轮胎嵌肋间共同界定出一组立空间,该轮圈组件的基底段位于该组立空间的一面成型有两相对的卡抵凸缘,两该卡抵凸缘分别与该轮圈组件的两抵掣段相邻间隔设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轮圈制法,其特征在于,该轮圈组件的金属材料为铝合金、镁合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威瑾
申请(专利权)人:亚猎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