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秀娟专利>正文

一种钢结构型钢焊接后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769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型钢焊接后处理工艺,包括工作台、固定装置与打磨装置,工作台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下端安装有打磨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螺杆、支撑板、定位板、连接板与转动杆,所述打磨装置包括直角架、打磨头一、固定块、螺纹杆、移动板与打磨头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固定装置对多个焊接后的角钢进行同时固定,且从而通过表面粗糙的橡胶板增大型钢与定位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对其进行定位,通过打磨装置对角钢焊接处进行完全打磨的同时,对打磨后的角钢表面进行清理,以达到防止碎屑堆积过多导致影响打磨质量的目的。

A post-treatment process of steel structural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型钢焊接后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钢结构型钢焊接后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在金属物在焊接过程中,通过电流造成金属焊点局部高温熔化,液体金属凝固时,极易在自重作用下金属流淌形成的像微小疙瘩,这种疙瘩被称为焊瘤,焊瘤不仅影响焊缝的外观,而且在焊瘤下面经常存在没有焊透等缺陷,容易引起应力集中,由于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表面容易受到腐蚀,因此需要对角钢焊接处进行表面处理。在对焊接后的型钢进行打磨的过程中,由于型钢的结构限制,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的型钢焊接后处理设备在对焊接后的型钢进行打磨时,由于型钢的结构,型钢焊接处表面很难被完全进行打磨,因此,设备的工作效率较低,且后期还需进行其他的加工,增加了加工成本。(2)传统的型钢焊接后处理设备在对焊接后的型钢进行打磨时,由于焊接的工作要求,型钢焊接处常常需要焊接一周,因此常采用分次进行打磨,且需要进行多次定位,容易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型钢焊接后处理工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结构型钢焊接后处理工艺,其使用了型钢焊接后处理设备,该型钢焊接后处理设备包括工作台、固定装置与打磨装置,采用上述型钢焊接后处理设备对焊接后的型钢进行加工时具体方法如下:S1、取出焊件:将经过焊接后的型钢取出;S2、固定焊件:通过固定装置将经过S1取出的焊件两端进行固定;S3、打磨焊件:将经过S2固定后的焊件通过打磨装置对其焊瘤部位进行打磨;S4、清理焊件表面:通过打磨装置对经过S3打磨后的焊件表面进行清理;S5、收集焊件:将经过S4清理后的焊件进行收集。工作台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下端安装有打磨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螺杆、支撑板、定位板、连接板与转动杆,工作台上端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左侧的固定板高于右侧的固定板,固定板上端前后两侧对称以螺纹连接方式与螺杆相连接,螺杆上端以螺纹连接方式均匀安装有支撑板,固定板与支撑板下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板,螺杆上端面通过销轴安装有连接板,螺杆上端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杆;由于角钢搭接的结构导致固定板的左侧高度大于右侧高度,通过螺杆控制固定板与支撑板以及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对型钢进行夹紧固定,通过定位板对型钢的运动路径进行限制,且进一步对型钢进行固定,通过连接板与转动杆使左右两端的支撑板同时运动,从而达到同时对型钢左右两端进行固定的目的。所述打磨装置包括直角架、打磨头一、固定块、螺纹杆、移动板与打磨头二,定位板下端固定安装有直角架,直角架末端固定安装有打磨头一,工作台上端面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上端以螺纹连接方式与螺纹杆相连接,螺纹杆上以螺纹连接方式前后对称与移动板相连接,移动板上端均匀安装有打磨头二;通过直角架与打磨头一对型钢左右两侧进行打磨,通过螺纹杆与移动板使打磨头二与型钢前后两侧相接触,以达到对型钢焊接处完全进行打磨的目的。所述打磨头一包括电机一、转动柱、齿轮、圆盘块、十字形刀与弧形磨块,直角架末端中部固定通过电机座安装有电机一,电机一末端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动柱,转动柱上端固定安装有齿轮,转动柱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圆盘块,直角架末端前后两侧均匀以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转动柱相连接,转动柱上端固定安装有齿轮,相邻的齿轮相啮合,转动柱末端固定安装有圆盘块,圆盘块表面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十字形刀与弧形磨块;通过电机一与齿轮相配合,使直角架上的圆盘块同时进行运动,通过十字形刀与弧形磨块对型钢焊接处进行打磨。所述打磨头二包括滑动块、电机二、圆环板、连接长板与螺旋刀,移动板上端均匀以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滑动块相连接,移动板中部固定通过电机座安装有电机二,电机二末端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圆环板,圆环板外侧开设有齿轮槽,相邻的圆环板相啮合,圆环板上端通过销轴与连接长板另一端相连接,连接长板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滑动块中部相连接,滑动块上以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螺旋刀相连接,螺旋刀内部固定通过电机座设置有小电机,小电机末端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螺旋刀相连接;通过电机与圆环板相配合,以达到控制滑动块在移动板上进行左右方向上的往复运动,通过螺旋刀对型钢前后方向的焊接处进行打磨,以达到完全对型钢表面进行打磨的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中部开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下端卡接有收集盒;通过收集盒对打磨后的碎屑进行收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杆上端由下向上均匀开设有螺纹距逐渐增大一倍的螺纹槽,左侧的螺纹槽高于右侧的螺纹槽;通过螺纹距逐渐增大一倍的螺纹槽,以达到仅通过转动螺杆,即可使固定板与支撑板之间以及支撑板之间的距离相同,由于角钢搭接的结构导致左侧高于右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直角凹槽,左侧的支撑板上端左端设置有硬质橡胶挡块;通过直角凹槽对型钢上下前后进行限位,通过左端设置有硬质橡胶挡块的支撑板对型钢左端进行定位,使打磨装置与型钢焊接处完全接触,以达到对型钢完全进行打磨的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板包括直角形板、弧形长板、橡胶板、弹簧与小圆球,固定板与支撑板下端固定安装有直角形板,直角形板前后两侧设置有弧形长板,直角形板上端设置有表面粗糙的橡胶板,橡胶板上端均匀开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内设置有弹簧,弹簧上端设置有小圆球;通过小圆球使型钢与定位板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在支撑板对型钢进行夹紧固定时,小圆球受到压力向下运动,从而通过表面粗糙的橡胶板增大型钢与定位板之间的摩擦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十字形刀表面均匀设置有倾斜的弧形刀片;通过倾斜的刀片降低刀面在对型钢进行切割打磨时受到的挤压力,增加十字形刀的使用寿命,通过弧形刀片降低在对型钢进行切割时,由于棱角受力过大,从而产生断裂的现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形磨块表面均匀设置有表面粗糙的圆球,且弧形磨块表面均匀设置有毛刷;通过表面粗糙的圆球对型钢表面进行打磨,通过毛刷对打磨过程中的焊接表面进行清理,以防止碎屑堆积过多导致影响打磨质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旋刀上端均匀开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内设置有塔形弹簧,塔形弹簧末端设置有磨砂球,螺旋刀上均匀设置有毛刷;通过塔形弹簧与磨砂球相配合,使螺旋刀在对型钢进行切割的同时,对型钢表面进行打磨,通过毛刷对打磨过程中的焊接表面进行清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型钢焊接后处理设备,通过固定装置对多个焊接后的角钢进行同时固定,且通过定位板进一步对其进行定位,通过打磨装置对角钢焊接处进行完全打磨的同时,对打磨后的角钢表面进行清理,以防止碎屑堆积过多导致影响打磨质量。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固定装置,通过小圆球使型钢与定位板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在支撑板对型钢进行夹紧固定时,小圆球受到压力向下运动,从而通过表面粗糙的橡胶板增大型钢与定位板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型钢焊接后处理工艺,其使用了型钢焊接后处理设备,该型钢焊接后处理设备包括工作台(1)、固定装置(2)与打磨装置(3),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型钢焊接后处理设备对焊接后的型钢进行加工时具体方法如下:/nS1、取出焊件:将经过焊接后的型钢取出;/nS2、固定焊件:通过固定装置(2)将经过S1取出的焊件两端进行固定;/nS3、打磨焊件:将经过S2固定后的焊件通过打磨装置(3)对其焊瘤部位进行打磨;/nS4、清理焊件表面:通过打磨装置(3)对经过S3打磨后的焊件表面进行清理;/nS5、收集焊件:将经过S4清理后的焊件进行收集。/n工作台(1)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装置(2),固定装置(2)下端安装有打磨装置(3);/n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固定板(21)、螺杆(22)、支撑板(23)、定位板(24)、连接板(25)与转动杆(26),工作台(1)上端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1),左侧的固定板(21)高于右侧的固定板(21),固定板(21)上端前后两侧对称以螺纹连接方式与螺杆(22)相连接,螺杆(22)上端以螺纹连接方式均匀安装有支撑板(23),固定板(21)与支撑板(23)下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板(24),螺杆(22)上端面通过销轴安装有连接板(25),螺杆(22)上端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杆(26);/n所述打磨装置(3)包括直角架(31)、打磨头一(32)、固定块(33)、螺纹杆(34)、移动板(35)与打磨头二(36),定位板(24)下端固定安装有直角架(31),直角架(31)末端固定安装有打磨头一(32),工作台(1)上端面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3),固定块(33)上端以螺纹连接方式与螺纹杆(34)相连接,螺纹杆(34)上以螺纹连接方式前后对称与移动板(35)相连接,移动板(35)上端均匀安装有打磨头二(36);/n所述打磨头一(32)包括电机一(321)、转动柱(322)、齿轮(323)、圆盘块(324)、十字形刀(325)与弧形磨块(326),直角架(31)末端中部固定通过电机座安装有电机一(321),电机一(321)末端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动柱(322),转动柱(322)上端固定安装有齿轮(323),转动柱(322)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圆盘块(324),直角架(31)末端前后两侧均匀以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转动柱(322)相连接,转动柱(322)上端固定安装有齿轮(323),相邻的齿轮(323)相啮合,转动柱(322)末端固定安装有圆盘块(324),圆盘块(324)表面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十字形刀(325)与弧形磨块(326);/n所述打磨头二(36)包括滑动块(361)、电机二(362)、圆环板(363)、连接长板(364)与螺旋刀(365),移动板(35)上端均匀以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滑动块(361)相连接,移动板(35)中部固定通过电机座安装有电机二(362),电机二(362)末端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圆环板(363),圆环板(363)外侧开设有齿轮槽,相邻的圆环板(363)相啮合,圆环板(363)上端通过销轴与连接长板(364)另一端相连接,连接长板(364)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滑动块(361)中部相连接,滑动块(361)上以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螺旋刀(365)相连接,螺旋刀(365)内部固定通过电机座设置有小电机,小电机末端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螺旋刀(365)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型钢焊接后处理工艺,其使用了型钢焊接后处理设备,该型钢焊接后处理设备包括工作台(1)、固定装置(2)与打磨装置(3),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型钢焊接后处理设备对焊接后的型钢进行加工时具体方法如下:
S1、取出焊件:将经过焊接后的型钢取出;
S2、固定焊件:通过固定装置(2)将经过S1取出的焊件两端进行固定;
S3、打磨焊件:将经过S2固定后的焊件通过打磨装置(3)对其焊瘤部位进行打磨;
S4、清理焊件表面:通过打磨装置(3)对经过S3打磨后的焊件表面进行清理;
S5、收集焊件:将经过S4清理后的焊件进行收集。
工作台(1)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装置(2),固定装置(2)下端安装有打磨装置(3);
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固定板(21)、螺杆(22)、支撑板(23)、定位板(24)、连接板(25)与转动杆(26),工作台(1)上端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1),左侧的固定板(21)高于右侧的固定板(21),固定板(21)上端前后两侧对称以螺纹连接方式与螺杆(22)相连接,螺杆(22)上端以螺纹连接方式均匀安装有支撑板(23),固定板(21)与支撑板(23)下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板(24),螺杆(22)上端面通过销轴安装有连接板(25),螺杆(22)上端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杆(26);
所述打磨装置(3)包括直角架(31)、打磨头一(32)、固定块(33)、螺纹杆(34)、移动板(35)与打磨头二(36),定位板(24)下端固定安装有直角架(31),直角架(31)末端固定安装有打磨头一(32),工作台(1)上端面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3),固定块(33)上端以螺纹连接方式与螺纹杆(34)相连接,螺纹杆(34)上以螺纹连接方式前后对称与移动板(35)相连接,移动板(35)上端均匀安装有打磨头二(36);
所述打磨头一(32)包括电机一(321)、转动柱(322)、齿轮(323)、圆盘块(324)、十字形刀(325)与弧形磨块(326),直角架(31)末端中部固定通过电机座安装有电机一(321),电机一(321)末端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动柱(322),转动柱(322)上端固定安装有齿轮(323),转动柱(322)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圆盘块(324),直角架(31)末端前后两侧均匀以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转动柱(322)相连接,转动柱(322)上端固定安装有齿轮(323),相邻的齿轮(323)相啮合,转动柱(322)末端固定安装有圆盘块(324),圆盘块(324)表面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十字形刀(325)与弧形磨块(3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刘秀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