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料型湿法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695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填料型湿法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计,填料型湿法脱硝催化剂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蜂窝陶瓷载体98~99%,氯化钯0.5~2%。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钯为活性成分,制备了一种在湿法脱硝中可连续使用的填料型催化剂,具体是:称取氯化钯和聚乙二醇加后加入蒸馏水再置于水浴锅进行混合;氯化钯溶解后加入铝溶胶,滴加氨水制成胶体;把酸蚀后的载体加入烧杯中进行浸渍,然后放进烘箱,干燥后放微波马弗炉中于500℃下焙烧3h;把半成品催化剂置于烧杯中,加入乙醇和水混合液至没过固体,称取相应量的硼氢化钠加入其中进行充分还原;经洗涤、干燥后得到目标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SCR工艺中氨逃逸的问题,实现了吸收与催化还原的一体化。

Packing type wet denitration catalys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填料型湿法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制作一种湿法脱硝中填料型湿法脱硝催化剂和设计其使用的填料吸收柱的方法。催化剂在低温下即可获得较高脱硝率,且工作稳定,制备周期短,无氨逃逸。既可用于船舶、汽车尾气的脱硝处理,也可用于工业废气的脱硝处理。
技术介绍
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成分是NO)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由于化石燃料使用量的剧烈提升,使全球每年排放NOx的总量超过3000万t,而且还在持续增长,NOx成为仅次于可吸入颗粒物的空气污染物,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减少NOx的排放,降低空气中NOx的浓度,已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众多脱硝技术中,现今使用最多和最为成熟的是SCR技术,但随着对其缺点的不断改进已经到达了最优状态,但仍存在氨逃逸和催化剂反应窗口温度过高、催化剂易中毒等的问题,要是想达到更好的脱硝效果必须开发其他新工艺。湿法脱硝中的络合脱硝整体设备投资、操作温度、运行费用都比较低,但是目前络合液再生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阻碍了该技术的工业化运行。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填料型湿法脱硝催化剂,其特征是按重量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蜂窝陶瓷载体98~99%,氯化钯0.5~2%。/n

【技术特征摘要】
1.填料型湿法脱硝催化剂,其特征是按重量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蜂窝陶瓷载体98~99%,氯化钯0.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料型湿法脱硝催化剂,其特征是以蜂窝陶瓷为载体,在填料上负载钯单质,制成填料型催化剂,实现了对尾气中NO的络合吸收和络合液的耦合再生,提高了络合脱硝的效率及络合液催化再生的能力。


3.填料型湿法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把整块的蜂窝陶瓷切割为适当方块,对陶瓷表面进行适当腐蚀,烘干后备用;称取氯化钯固体1~3g,乙二醇2mL入蒸馏水再置于水浴锅进行混合;氯化钯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铝溶胶5~8g制成胶体;然后把处理后的蜂窝陶瓷载体加入烧杯中进行浸渍,再放进烘箱进行干燥,得到半成品催化剂;将半成品催化剂放入微波马弗炉中于焙烧,自然冷却至室温;把半成品催化剂置于烧杯中,称取相应量的硼氢化钠3~5g进行充分还原;洗涤后进行干燥,得到目标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填料型湿法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
步骤1.将载体浸没在装有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再置于超声清洗机内进行洗涤;
步骤2.把氯化钯和聚乙二醇分散剂加入烧杯中后加入蒸馏水再置于水浴锅下进行混合;氯化钯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铝溶胶,滴加氨水制成胶体;
步骤3.把胶体加入烧杯中用氯化钯胶体进行浸渍3h,将其移置坩埚中再放进烘箱进行干燥;
步骤4.干燥完成后放入微波马弗炉中于焙烧,自然冷却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旭刘士豪郭雪花许超汪义超王浩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