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局域共振原理的低频减振降噪结构及减振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407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局域共振原理的低频减振降噪结构及减振幕墙,其减振幕墙包括玻璃主体,还包括框架部件,包括套设在玻璃主体上的连接框架以及设置于连接框架上的安装框架;减振部件,包括设置于安装框架上的承载组件以及设置于承载组件上的消能组件;其中,消能组件包括设置于承载组件上的主消能件以及设置于承载组件上的辅消能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框架与安装框架,玻璃主体通过连接框架安装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框架内设置有消能组件,当发生振动时,各个消能组件能够吸收振动产生的能量,不易损坏玻璃,安全性更高,各个玻璃幕墙单元之间通过安装框架上的安装件进行互相连接,方便安装玻璃幕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幕墙,特别是一种基于局域共振原理的低频减振降噪结构及减振幕墙


技术介绍

1、玻璃幕墙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也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的发展,高铁站、机场、高架车站等日益增多的城市交通建筑为了追求通透、美观的视觉效果也通常采用玻璃幕墙作为主要的外围护结构。然而,这样的设计一般对振动和噪声问题考虑不足,而地铁、高铁、飞机等营运容易诱发强烈的振动和噪声,从而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室内舒适性。

2、现有技术的玻璃幕墙设计主要关注提高空气声隔声效果,却较少考虑对低频噪声的隔声效果。由于低频噪声波长较长,更容易通过相对较薄的玻璃介质传播,并且也容易造成人体健康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技术手段被尝试应用于现有玻璃幕墙中,例如增加玻璃的厚度、使用多层玻璃或添加隔音材料。然而,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增加成本、隔声效果不佳、影响视觉通透性等。

3、现有技术的玻璃幕墙安装在墙体时,玻璃与墙体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局域共振原理的低频减振降噪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局域共振原理的低频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主体(100)还包括设置于外层钢化玻璃(101)上的自清洁涂料(102),设置于所述减振板(104)两侧的真空层(105),设置于所述真空层(105)与外层钢化玻璃(101)之间的隔热涂料(103),设置于所述真空层(105)和内层钢化玻璃(107)之间的PVB复合膜(106)以及设置于所述内层钢化玻璃(107)上的防火涂料(10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局域共振原理的低频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质量(104d)为金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局域共振原理的低频减振降噪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局域共振原理的低频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主体(100)还包括设置于外层钢化玻璃(101)上的自清洁涂料(102),设置于所述减振板(104)两侧的真空层(105),设置于所述真空层(105)与外层钢化玻璃(101)之间的隔热涂料(103),设置于所述真空层(105)和内层钢化玻璃(107)之间的pvb复合膜(106)以及设置于所述内层钢化玻璃(107)上的防火涂料(10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局域共振原理的低频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质量(104d)为金属材质片状结构,所述薄膜(104c)为高分子柔性材料,所述基板(104a)为玻璃板。

4.一种减振幕墙,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基于局域共振原理的低频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201)包括设置于所述玻璃主体(100)上的框架主体(201a)以及开设于所述框架主体(201a)上的滑动槽(201b)。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202)包括设置于框架主体(201a)外的框架杆(202a),设置于所述框架杆(202a)两端的连接件(202b)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杆(202a)上的安装件(202c)。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2b)包括设置于框架杆(202a)上的交叉板(202b-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亮明刘欣瑜白瑞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