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262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解决了现有显示面板扇出区控制信号线因采用异层布线导致写入到数据线上的电压存在差异,进而产生的隔列亮问题。该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芯片,包括输出第一信号的两个第一引脚和输出第二信号的两个第二引脚;第一金属走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上方的第二金属走线,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引脚电连接;以及第三金属走线和设置在所述第三金属走线上方的第四金属走线,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引脚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和所述第三金属走线设置在同一层,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和所述第四金属走线设置在同一层。通过将连接同一信号的两条金属走线设置在不同层,减小了两个信号间的负载差异,进而减小了显示面板隔列亮风险。

A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已成为显示装置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显示面板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体积小、重量轻、全面屏的要求。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大更好的显示面板,同时保证面板体积不会太大,窄边框显示面板成为了最好的选择。边框变窄对显示面板下边框布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同层布线受间距的限制,采用异层布线可比同层布线更节省空间。但显示面板扇出区控制信号线采用异层布线时会使写入到数据线上的电压存在差异,从而使显示面板出现隔列亮现象,进而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旨在保证显示面板窄边框设计的前提下,以解决现有显示面板扇出区控制信号线因采用异层布线导致写入到数据线上的电压存在差异,进而产生的隔列亮问题。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芯片,包括输出第一信号的两个第一引脚和输出第二信号的两个第二引脚;第一金属走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上方的第二金属走线,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引脚电连接;以及第三金属走线和设置在所述第三金属走线上方的第四金属走线,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引脚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和所述第三金属走线设置在同一层,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和所述第四金属走线设置在同一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控制奇数列数据线显示数据的写入,所述第二信号控制偶数列数据线显示数据的写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和所述第四金属走线设置在所述驱动芯片纵向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和所述第三金属走线设置在所述驱动芯片纵向轴线的另一侧。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和所述第四金属走线上方的第三金属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第一控制信号线和第二控制信号线,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和所述第二金属走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金属走线和所述第四金属走线电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连接多个控制显示数据写入的开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金属层还包括与像素驱动电源连接的电源信号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走线通过第一接触孔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走线通过第二接触孔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金属走线通过第三接触孔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金属走线通过第四接触孔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信号区下方的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与所述第四金属走线在衬底层上的投影平行;所述电源信号区下方的所述第二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三金属走线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投影平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走线、所述第二金属走线、所述第三金属走线和所述第四金属走线的长度相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将连接驱动芯片第一信号的第一金属走线和连接驱动芯片第二信号的第三金属走线设置在同一层,以及连接驱动芯片第一信号的第二金属走线和连接驱动芯片第二信号的第四金属走线设置在同一层,使第一信号的金属走线和第二信号的金属走线与上方金属层形成的电容相等。在窄边框设计的前提下,减小了两个信号间的负载差异,保证了写入到数据线上的电压相等,进而减小了显示面板隔列亮风险。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控制信号线的异层布线剖面图。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控制信号的变化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控制信号线的异层布线剖面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控制信号的变化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控制信号线的异层布线剖面图。图9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第一控制信号线的异层布线剖面图。图10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第二控制信号线的异层布线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芯片1,包括输出第一信号的两个第一引脚11和11',和输出第二信号的两个第二引脚12和12';第一金属走线2和设置在第一金属走线2上方的第二金属走线3,分别与两个第一引脚11和11'电连接;以及第三金属走线4和设置在第三金属走线4上方的第四金属走线5,分别与两个第二引脚12和12'电连接;其中,第一金属走线2和第三金属走线4设置在同一层,第二金属走线3和第四金属走线5设置在同一层。具体地,驱动芯片1通过第一金属走线2、第二金属走线3、第三金属走线4和第四金属走线5向对应的控制信号线提供信号。如图1所示,第一金属走线2与输出第一信号的第一引脚11电连接,第二金属走线3与输出第一信号的第一引脚11'电连接,第三金属走线4与输出第二信号的第二引脚12'电连接,第四金属走线5与输出第二信号的第二引脚12电连接。然而应当理解,金属走线与驱动芯片1间可采用热压键合,可采用超声键合,也可采用热超声波键或其他连接技术,本专利技术不限定金属走线与驱动芯片1引脚间的具体连接方式。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研发过程中发现,现有显示面板容易产生隔列亮显示不良现象的一大主要原因是控制信号线(demux1和demux2多路复用器)采用如图2示出的异层布线时,连接第一信号的第一金属走线2'和第二金属走线3'设置在同一层,连接第二信号的第三金属走线4'和第四金属走线5'设置在同一层,第一信号的金属走线和第二信号的金属走线与上方金属层形成的电容不同。以上设计会导致不同控制信号线的负载有差异,即,如图3所示,第一信号(demux1)的延迟Delay1和第二信号(demux2)的延迟Delay2不同,使写入到数据线上的电压存在差异,显示面板会产生隔列亮现象。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连接同一信号的两条金属走线设置在不同层。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控制信号线的异层布线剖面图。如图4所示,连接第一信号的第一金属走线2位于第一金属层,连接第一信号的另一条走线第二金属走线3位于第二金属层;连接第二信号的第三金属走线4位于第一金属层,连接第二信号的另一条走线第四金属走线5位于第二金属层。其中,第一金属走线2和第三金属走线4铺设在衬底层A上,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间填充介质层B,第二金属层和上方的金属层间填充介质层C。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控制信号的变化示意图如图5所示,由于第一金属走线2和第三金属走线4与上方的金属层形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芯片,包括输出第一信号的两个第一引脚和输出第二信号的两个第二引脚;/n第一金属走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上方的第二金属走线,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引脚电连接;以及/n第三金属走线和设置在所述第三金属走线上方的第四金属走线,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引脚电连接;/n其中,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和所述第三金属走线设置在同一层,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和所述第四金属走线设置在同一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芯片,包括输出第一信号的两个第一引脚和输出第二信号的两个第二引脚;
第一金属走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上方的第二金属走线,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引脚电连接;以及
第三金属走线和设置在所述第三金属走线上方的第四金属走线,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引脚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和所述第三金属走线设置在同一层,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和所述第四金属走线设置在同一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控制奇数列数据线显示数据的写入,所述第二信号控制偶数列数据线显示数据的写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和所述第四金属走线设置在所述驱动芯片纵向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和所述第三金属走线设置在所述驱动芯片纵向轴线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和所述第四金属走线上方的第三金属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第一控制信号线和第二控制信号线,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的两端分别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慧玲朱杰胡思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