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中框组件以及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326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中框组件以及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以及盖板层,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和非显示面,盖板层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侧,盖板层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并凸出于显示面板的轮廓;中框组件,包括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连接的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靠近显示面板一侧的夹持结构,夹持结构围绕盖板层的至少部分边缘设置,其中,夹持结构包括在盖板层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盖板层的至少部分边缘夹设在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能够防止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显示面板与中框之间产生偏移,提高显示装置的稳定性。

Display device, middle frame assembly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中框组件以及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中框组件以及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splay,OLED)显示面板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应用的主流。目前显示面板与中框进行连接以制备显示装置,在显示装置制作成型时,需要进行跌落测试。如果中框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显示装置在进行跌落测试时,显示面板与中框之间产生偏移,影响显示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中框组件以及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显示装置能够防止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显示面板与中框之间产生偏移,提高显示装置的稳定性。一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以及盖板层,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和非显示面,盖板层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侧,盖板层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并凸出于显示面板的轮廓;中框组件,包括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连接的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靠近显示面板一侧的夹持结构,夹持结构围绕盖板层的至少部分边缘设置,其中,夹持结构包括在盖板层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盖板层的至少部分边缘夹设在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框组件设有用于容纳显示面板的凹入部,凹入部包括与非显示面连接的承载面以及立设于承载面且围绕显示面板边缘设置的第一限位面,第一限位面与显示面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层。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框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中框组件分别与显示面板的不同部分连接;显示装置还包括:转轴组件,转轴组件将两个中框组件转动连接,以带动显示模组弯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夹持结构包括与底板固定的第一夹持件和与底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夹持件,第一连接面设置在第一夹持件上,第二连接面设置在第二夹持件上;可选的,第一夹持件相对底板向靠近显示模组的方向凸出设置;可选的,夹持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夹持结构沿底板的周向间隔设置;可选的,夹持结构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将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层,设置于第一连接面与盖板层之间以及第二连接面与盖板层之间,连接层的组成材料包括滑移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夹持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之间且围绕盖板层的至少部分边缘的第二限位面,第二限位面与盖板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层。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线路板,柔性线路板连接在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侧,且柔性线路板弯折至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侧,底板还设有与凹入部连通且用于容纳柔性线路板的凹槽。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中框组件,用于固定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以及盖板层,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和非显示面,盖板层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侧,中框组件包括:底板,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连接;夹持结构,设置在底板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夹持结构围绕盖板层的至少部分边缘设置,其中,夹持结构包括在盖板层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盖板层的至少部分边缘夹设在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之间。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中框组件,中框组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夹持结构;提供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以及盖板层;将显示模组的显示面板与中框组件的底板连接;通过夹持结构夹持盖板层的至少部分边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夹持结构包括与底板固定的第一夹持件和与底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夹持件,通过夹持结构夹持盖板层的至少部分边缘包括;将盖板层与第一夹持件之间设置滑移胶;在滑移胶固化后将第二夹持件与盖板层连接;将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框组件以及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以及中框组件,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以及盖板层,盖板层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并凸出于显示面板的轮廓,使得盖板层与显示面板之间形成阶梯结构,显示面板能够通过盖板层与中框组件连接,防止中框组件对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进行遮挡。进一步的,中框组件包括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连接的底板以及与底板连接的夹持结构,夹持结构围绕盖板层的至少部分边缘设置,使得夹持结构能够对盖板层的至少部分边缘进行进一步夹持,提高显示模组与中框组件连接的稳定性。具体的,夹持结构包括沿盖板层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盖板层的至少部分边缘夹设在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之间,相较于传统的盖板层只有其中一面与中框组件连接而言,有效的增加了盖板层与中框组件的连接面积,从而使得显示模组与中框组件连接更加稳定,防止在显示装置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显示模组与中框之间产生偏移,提高显示装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一种示例提供的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一种示例提供的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中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一种示例提供的图4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一种示例提供的图6中步骤S140的流程示意图。图中:100-显示装置;101-折叠区域;10-显示模组;11-显示面板;111-显示面;112-非显示面;113-柔性线路板;114-集成电路芯片;12-盖板层;20-中框组件;21-底板;210-凹入部;211-承载面;212-第一限位面;22-夹持结构;220-第一夹持件;221-第一连接面;230-第二夹持件;231-第二连接面;232-第二限位面;240-连接件;31-第一缓冲层;32-第二缓冲层;33-连接层;40-转轴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好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显示模组(10),包括显示面板(11)以及盖板层(12),所述显示面板(11)包括显示面(111)和非显示面(112),所述盖板层(12)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1)的所述显示面(111)侧,所述盖板层(12)在所述显示面板(11)上的正投影覆盖并凸出于所述显示面板(11)的轮廓;/n中框组件(20),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11)的所述非显示面(112)连接的底板(2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21)靠近所述显示面板(11)一侧的夹持结构(22),所述夹持结构(22)围绕所述盖板层(12)的至少部分边缘设置,其中,所述夹持结构(22)包括在所述盖板层(12)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面(221)和第二连接面(231),所述盖板层(12)的至少部分边缘夹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面(221)与所述第二连接面(23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组(10),包括显示面板(11)以及盖板层(12),所述显示面板(11)包括显示面(111)和非显示面(112),所述盖板层(12)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1)的所述显示面(111)侧,所述盖板层(12)在所述显示面板(11)上的正投影覆盖并凸出于所述显示面板(11)的轮廓;
中框组件(20),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11)的所述非显示面(112)连接的底板(2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21)靠近所述显示面板(11)一侧的夹持结构(22),所述夹持结构(22)围绕所述盖板层(12)的至少部分边缘设置,其中,所述夹持结构(22)包括在所述盖板层(12)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面(221)和第二连接面(231),所述盖板层(12)的至少部分边缘夹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面(221)与所述第二连接面(23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组件(20)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显示面板(11)的凹入部(210),所述凹入部(210)包括与所述非显示面(112)连接的承载面(211)以及立设于所述承载面(211)且围绕所述显示面板(11)边缘设置的第一限位面(212),所述第一限位面(212)与所述显示面板(11)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层(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组件(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中框组件(20)分别与所述显示面板(11)的不同部分连接;所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
转轴组件(40),所述转轴组件(40)将两个所述中框组件(20)转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显示模组(10)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22)包括与所述底板(21)固定的第一夹持件(220)和与所述底板(2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夹持件(230),所述第一连接面(221)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件(220)上,所述第二连接面(231)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件(230)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件(220)相对所述底板(21)向靠近所述显示模组(10)的方向凸出设置;
优选的,所述夹持结构(2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夹持结构(22)沿所述底板(21)的周向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夹持结构(22)还包括连接件240,所述连接件240将所述第一夹持件(220)与所述第二夹持件(23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层(33),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面(221)与所述盖板层(12)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面(231)与所述盖板层(12)之间,所述连接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