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压能力强的升降柱
本技术涉及升降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压能力强的升降柱。
技术介绍
液压升降柱是一种以液压电机为动力单元的自动升降路桩,其可分为液压一体式升降柱,液压分体式升降柱。它们的动力单元均为液压电机。液压油作为驱动介质。有两种控制方式,即通过外置液压动力单元(驱动部分与柱体分离)或是内置液压动力单元(驱动部分放置在柱体内)驱动柱体上升下降。由于电机尺寸限制以及电机功率限制,升降内柱高度一般设置为刚好匹配规定升起的高度,从而使得在升降内柱完全降低之后处于悬空状态,完全靠电机支撑,然而电机承重能力有限,在车辆碾压升降内柱时容易导致电机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承压能力强的升降柱,通过设置加长的限位棱条,在不会过多增加重量的情况下,升降内柱在底端时,加长的限位棱条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升降内柱可以更好的承压,同时避免电机损坏。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承压能力强的升降柱,包括升降内柱、预埋桶以及液压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压能力强的升降柱,包括升降内柱(4)、预埋桶(1)以及液压电机(2),所述液压电机(2)固定于所述预埋桶(1)内部底端,所述液压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升降内柱(4)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内柱(4)沿所述预埋桶(1)轴向移动,其特征在于:/n所述预埋桶(1)下端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棱条(41),若干个所述限位棱条(41)均延长出所述预埋桶(1)的下端面,所述升降内柱(4)降至最低时,若干个所述限位棱条(41)的底端均与所述预埋桶(1)内部底端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压能力强的升降柱,包括升降内柱(4)、预埋桶(1)以及液压电机(2),所述液压电机(2)固定于所述预埋桶(1)内部底端,所述液压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升降内柱(4)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内柱(4)沿所述预埋桶(1)轴向移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埋桶(1)下端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棱条(41),若干个所述限位棱条(41)均延长出所述预埋桶(1)的下端面,所述升降内柱(4)降至最低时,若干个所述限位棱条(41)的底端均与所述预埋桶(1)内部底端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能力强的升降柱,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所述限位棱条(41)之间设置有间隔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压能力强的升降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埋桶(1)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的导轨(11),至少两个的所述间隔缺口间距与所述导轨(11)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能力强的升降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埋桶(1)顶端设置有限位盘(3),所述升降内柱(4)降至最低时,所述升降内柱(4)顶端面低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木钦,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鑫永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