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撞坏的升降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1197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易撞坏的升降柱,属于升降柱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不易撞坏的升降柱,包括预埋桶、升降内柱,预埋桶固定于地面下,升降内柱位于预埋桶中,且升降内柱沿预埋桶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升降内柱底端外侧设置有若干限位棱条,相邻两个限位棱条之间均设置有间隔缺口。限位棱条之间的间隔缺口便于砂石掉落,使得升降内柱不容易卡死。在升降内柱从一侧被撞击时,位于被撞侧的若干限位棱条下端外侧与预埋桶内侧壁相抵,位于另一侧的若干限位棱条上端外侧与预埋桶内侧壁相抵,被撞击时一侧的限位棱条上端受力,另一侧的限位棱条下端受力,错位的受力点设置使得增加力矩更好保持平衡,使得升降内柱不容易被撞倒。

A kind of lifting column that is not easy to be dama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易撞坏的升降柱
本技术涉及升降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易撞坏的升降柱。
技术介绍
液压升降柱又称升降地柱,升降路桩,防冲撞路桩,液压升降柱,隔离桩等。英文名称Bollard。Bollard一词最初形容一种短小垂直的柱子,港口大型船只停泊时就经常用到它们。如今其含义已经扩大,用来形容各种管理行人交通,保护关键基础设施,设定周界,区分道路的设施机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6298847U公开的一种气动快速升降柱,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柱柱体、导向环、升降柱上端盖;导向环至少有两道,上下部各至少有一道,平行焊接在升降柱柱体的外表面;在升降柱柱体上下移动过程中,导向环沿升降柱导向筒上下滑动。现有的升降柱一般都采用导向环来进行导向和伸缩限位,导向环厚度有限,从而使得在升降柱被撞击时,导向环承力能力不足,从而使得升降柱抗冲撞能力不足,同时采用导向环使得砂石容易掉落在导向平面从而卡入导向环周围的间隙中,从而容易导致升降柱卡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不易撞坏的升降柱,被撞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易撞坏的升降柱,包括预埋桶(2)、升降内柱(3),所述预埋桶(2)固定于地面下,所述升降内柱(3)位于所述预埋桶(2)中,且所述升降内柱(3)沿所述预埋桶(2)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其特征在于:/n所述升降内柱(3)底端外侧设置有若干限位棱条(31),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棱条(31)之间均设置有间隔缺口(32);/n在升降内柱(3)从一侧被撞击时,位于被撞侧的若干所述限位棱条(31)底端外侧与所述预埋桶(2)内侧壁相抵,位于另一侧的若干所述限位棱条(31)顶端外侧与所述预埋桶(2)内侧壁相抵,所述限位棱条(31)与所述升降内柱(3)的传力位置为整个限位棱条(31)的固定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易撞坏的升降柱,包括预埋桶(2)、升降内柱(3),所述预埋桶(2)固定于地面下,所述升降内柱(3)位于所述预埋桶(2)中,且所述升降内柱(3)沿所述预埋桶(2)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内柱(3)底端外侧设置有若干限位棱条(31),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棱条(31)之间均设置有间隔缺口(32);
在升降内柱(3)从一侧被撞击时,位于被撞侧的若干所述限位棱条(31)底端外侧与所述预埋桶(2)内侧壁相抵,位于另一侧的若干所述限位棱条(31)顶端外侧与所述预埋桶(2)内侧壁相抵,所述限位棱条(31)与所述升降内柱(3)的传力位置为整个限位棱条(31)的固定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撞坏的升降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埋桶(2)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的导轨(22),至少两个的所述间隔缺口(32)的宽度与所述导轨(22)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撞坏的升降柱,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间隔缺口(32)中设置有加强支撑块(33),所述加强支撑块(33)与所述升降内柱(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易撞坏的升降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支撑块(33)材质为尼龙、橡胶、硅胶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易撞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木钦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鑫永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