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梯
,特别是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适应或减少电梯井道的顶层高度,又要符合电梯关于顶层高度的标准验收要求,电梯会选用底托式设计,在底托式设计中,会在轿厢底部安装轿底轮,通过轿底轮实现轿厢运动。现有的轿底轮普遍功能简单,能实现轿厢的运动,但减震效果差且工作噪音大,由于轿底轮设置在轿厢的底部,滑轮的震动容易传至轿厢,乘客搭载电梯时,震感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有效地减少电梯的噪音和震动的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包括轿底盘、连接垫板和滑轮组件,还包括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所述连接垫板与所述轿底盘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垫设置在所述轿底盘和所述连接垫板之间,所述第一减震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轿底盘的端面,所述连接垫板的顶面相抵于所述第一减震垫;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架、滑轮和紧固件;所述滑轮架具有连接端部和滑轮固定端部,所述连接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垫板的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包括轿底盘、连接垫板和滑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n所述连接垫板与所述轿底盘活动连接;/n所述第一减震垫设置在所述轿底盘和所述连接垫板之间,所述第一减震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轿底盘的端面,所述连接垫板的顶面相抵于所述第一减震垫;/n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架、滑轮和紧固件;/n所述滑轮架具有连接端部和滑轮固定端部,所述连接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垫板的底端面;/n所述滑轮具有轮轴,所述轮轴的两端均通过所述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滑轮固定端部;/n所述第二减震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滑轮固定端部与所述轮轴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包括轿底盘、连接垫板和滑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
所述连接垫板与所述轿底盘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减震垫设置在所述轿底盘和所述连接垫板之间,所述第一减震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轿底盘的端面,所述连接垫板的顶面相抵于所述第一减震垫;
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架、滑轮和紧固件;
所述滑轮架具有连接端部和滑轮固定端部,所述连接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垫板的底端面;
所述滑轮具有轮轴,所述轮轴的两端均通过所述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滑轮固定端部;
所述第二减震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滑轮固定端部与所述轮轴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的两端均为扁平轴端,所述轮轴的两端均具有的扁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于其所述扁平面处设有固定垫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U型螺栓,所述紧固件具有弧形承托部,所述轮轴的端部安装在所述弧形承托部,所述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自立,陈俊武,温奕忠,李浩翔,
申请(专利权)人: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