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103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包括轿底盘、连接垫板和滑轮组件,还包括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连接垫板与轿底盘活动连接;第一减震垫设置在轿底盘和连接垫板之间,第一减震垫可拆卸地固定在轿底盘的端面,连接垫板的顶面相抵于第一减震垫;滑轮组件包括滑轮架、滑轮和紧固件;滑轮架具有连接端部和滑轮固定端部,连接端部固定连接在连接垫板的底端面;滑轮具有轮轴,轮轴的两端均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在滑轮固定端部;第二减震垫可拆卸地固定在滑轮固定端部与轮轴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轿底轮和轿厢之间采用双减震结构,有效地减少电梯的噪音和震动。

A double damping structure of elevator bottom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梯
,特别是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适应或减少电梯井道的顶层高度,又要符合电梯关于顶层高度的标准验收要求,电梯会选用底托式设计,在底托式设计中,会在轿厢底部安装轿底轮,通过轿底轮实现轿厢运动。现有的轿底轮普遍功能简单,能实现轿厢的运动,但减震效果差且工作噪音大,由于轿底轮设置在轿厢的底部,滑轮的震动容易传至轿厢,乘客搭载电梯时,震感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有效地减少电梯的噪音和震动的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包括轿底盘、连接垫板和滑轮组件,还包括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所述连接垫板与所述轿底盘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垫设置在所述轿底盘和所述连接垫板之间,所述第一减震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轿底盘的端面,所述连接垫板的顶面相抵于所述第一减震垫;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架、滑轮和紧固件;所述滑轮架具有连接端部和滑轮固定端部,所述连接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垫板的底端面;所述滑轮具有轮轴,所述轮轴的两端均通过所述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滑轮固定端部;所述第二减震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滑轮固定端部与所述轮轴之间。其中,所述轮轴的两端均为扁平轴端,所述轮轴的两端均具有的扁平面。其中,所述轮轴于其所述扁平面处设有固定垫板。其中,所述紧固件为U型螺栓,所述紧固件具有弧形承托部,所述轮轴的端部安装在所述弧形承托部,所述紧固件的端部贯穿所述固定垫板、所述第二减震垫和所述滑轮固定端部后与螺母固定件螺纹配合。其中,所述连接垫板与所述轿底盘之间具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由下往上贯穿所述连接垫板与所述轿底盘后与所述第一螺母螺纹配合;所述连接垫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柱间隙配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开口销。其中,所述连接垫板于所述通孔内设有橡胶凸型垫圈,所述橡胶凸型垫圈与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柱间隙配合。其中,所述第一减震垫与所述轿底盘之间具有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栓由下往上贯穿所述第一减震垫与所述轿底盘后与所述第二螺母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减震垫设有沉孔,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完全嵌入至所述沉孔内。在本技术中,轿底轮和轿厢之间采用双减震结构,有效地减少电梯的噪音和震动。在所述轿底盘和所述连接垫板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减震垫,通过所述第一减震垫吸收滑轮组件的震动,减少所述滑轮组件的震动传至轿厢;在所述滑轮组件中,在所述滑轮固定端部与所述轮轴之间设置所述第二减震垫,通过所述第二减震垫吸收滑轮的震动,减少震动传至所述滑动架,从而进一步地减少震动传至轿厢。此外,通过所述第一减震垫和所述第二减震垫作为的减震结构的重要构件,仅小幅度地增加了轿厢底部结构的厚度,不仅实现了有效减震,还利于电梯适应或减少电梯井道的顶层高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轿底盘;2、连接垫板;21、通孔;22、橡胶凸型垫圈;3、滑轮组件;31、滑轮架;311、连接端部;312、滑轮固定端部;32、滑轮;321、轮轴;3211、扁平面;33、紧固件;331、弧形承托部;34、固定垫板;4、第一减震垫;41、沉孔;5、第二减震垫;6、第一连接组件;61、第一螺栓;62、第一螺母;63、开口销;7、第二连接组件;71、第二螺栓;72、第二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参照图1-2,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包括轿底盘1、连接垫板2和滑轮组件3、第一减震垫4和第二减震垫5。所述连接垫板2与所述轿底盘1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垫板2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所述轿底盘1的下方。其中,所述连接垫板2为钢质垫板。所述第一减震垫4设置在所述轿底盘1和所述连接垫板2之间,所述第一减震垫4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轿底盘1的端面,所述连接垫板2的顶面相抵于所述第一减震垫4。所述滑轮组件3包括滑轮架31、滑轮32和紧固件33。所述滑轮架31具有连接端部311和滑轮固定端部312,所述连接端部311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垫板2的底端面。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滑轮架31的顶部为连接端部311,所述滑轮架31的底部为滑轮固定端部312;所述滑轮架31的所述连接端部311焊接在所述连接垫板2的底端面。所述滑轮32具有轮轴321,所述轮轴321的两端均通过所述紧固件33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滑轮固定端部312。所述第二减震垫5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滑轮固定端部312与所述轮轴321之间。由于轿底轮的震动是从所述滑轮32传至所述滑轮架31,所述滑轮架31再传至轿厢。因此,在本技术中,轿底轮和轿厢之间采用双减震结构,有效地减少电梯的噪音和震动。在所述轿底盘1和所述连接垫板2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减震垫4,通过所述第一减震垫4吸收滑轮组件3的震动,减少所述滑轮组件3的震动传至轿厢。在所述滑轮组件3中,在所述滑轮固定端部312与所述轮轴321之间设置所述第二减震垫5,通过所述第二减震垫5吸收滑轮的震动,减少震动传至所述滑动架31,从而进一步地减少震动传至轿厢。此外,在本技术中,通过所述第一减震垫4和所述第二减震垫5作为的减震结构的重要构件,仅小幅度地增加了轿厢底部结构的厚度,不仅实现了有效减震,还利于电梯适应或减少电梯井道的顶层高度。进一步,所述轮轴321的两端均为扁平轴端,所述轮轴321的两端均具有的扁平面3211。如图2所示,所述轮轴321的两端均具有扁平面3211,通过所述扁平面3211代替圆弧面,增大所述轮轴321与平面接触的面积,有效避免所述轮轴321转动,且方便所述轮轴321的固定安装。进一步,所述轮轴321于其所述扁平面3211处设有固定垫板34。如图2所示,通过在所述扁平面3211设有所述固定垫板34,所述第二减震垫5设置在所述固定垫板34与所述滑轮固定端部312之间,所述第二减震垫5的顶面相抵于所述滑轮固定端部312,所述第二减震垫5的底面相抵于所述固定垫板34,使所述第二减震垫5保持挤压状态,避免所述第二减震垫5脱落。进一步,所述紧固件33为U型螺栓,所述紧固件33具有弧形承托部331,所述轮轴321的端部安装在所述弧形承托部331,所述紧固件33的端部贯穿所述固定垫板34、所述第二减震垫5和所述滑轮固定端部312后与螺母固定件螺纹配合。如图2所述,采用具备所述弧形承托部331的U型螺栓作为所述紧固件33,使所述固定垫板34、所述第二减震垫5和所述轮轴321实现可拆卸地与所述滑轮架31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所述紧固件33的所述弧形承托部331贴合所述轮轴321的圆弧面,避免应力集中于一点,保护所述轮轴321。进一步,所述连接垫板2与所述轿底盘1之间具有第一连接组件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包括轿底盘、连接垫板和滑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n所述连接垫板与所述轿底盘活动连接;/n所述第一减震垫设置在所述轿底盘和所述连接垫板之间,所述第一减震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轿底盘的端面,所述连接垫板的顶面相抵于所述第一减震垫;/n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架、滑轮和紧固件;/n所述滑轮架具有连接端部和滑轮固定端部,所述连接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垫板的底端面;/n所述滑轮具有轮轴,所述轮轴的两端均通过所述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滑轮固定端部;/n所述第二减震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滑轮固定端部与所述轮轴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包括轿底盘、连接垫板和滑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
所述连接垫板与所述轿底盘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减震垫设置在所述轿底盘和所述连接垫板之间,所述第一减震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轿底盘的端面,所述连接垫板的顶面相抵于所述第一减震垫;
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架、滑轮和紧固件;
所述滑轮架具有连接端部和滑轮固定端部,所述连接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垫板的底端面;
所述滑轮具有轮轴,所述轮轴的两端均通过所述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滑轮固定端部;
所述第二减震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滑轮固定端部与所述轮轴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的两端均为扁平轴端,所述轮轴的两端均具有的扁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于其所述扁平面处设有固定垫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U型螺栓,所述紧固件具有弧形承托部,所述轮轴的端部安装在所述弧形承托部,所述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自立陈俊武温奕忠李浩翔
申请(专利权)人: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