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车身角度的转运小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086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车身角度的转运小车装置,包括车体、连接板、车斗和挡板,所述车体的下方设置有行走轮,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的右侧顶端连接有齿条,且齿条的后侧设置有转盘,所述连接板设置在车体的上方,且连接板的底端与转盘连接,所述转盘的底端通过连接柱与车体连接,所述车斗安装在连接板的上方,所述挡板设置在车斗的左侧,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接杆的右端与传动杆的顶端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右侧顶端设置有第二液压伸缩杆。该便于调节车身角度的转运小车装置,便于带动车斗旋转,调整车斗的水平角度,便于复杂地形的使用,且在卸料时,能够自动将挡板打开,便于自动卸料。

A transfer car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angle of ca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车身角度的转运小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转运小车
,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车身角度的转运小车装置。
技术介绍
小车是生活中常用到的运输器械,是一种能够借助机械动能移动的运输器械,在快速运输货物的同时节省人力,主要应用于货物搬运领域,如运输、建筑和工业等行业均有运用。目前的转运小车,没有水平调整车斗角度的功能,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场地的限制,不便对车斗内部的货物进行卸料,且在卸料的过程中,往往通过人工打开车斗门,在车斗内装满货物时,易造成意外,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调节车身角度的转运小车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车身角度的转运小车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的转运小车,没有水平调整车斗角度的功能,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场地的限制,不便对车斗内部的货物进行卸料,且在卸料的过程中,往往通过人工打开车斗门,在车斗内装满货物时,易造成意外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车身角度的转运小车装置,包括车体、连接板、车斗和挡板,所述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车身角度的转运小车装置,包括车体(1)、连接板(3)、车斗(8)和挡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下方设置有行走轮(2),且车体(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液压伸缩杆(4),并且车体(1)的上方开设有导向槽(19),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4)的右侧顶端连接有齿条(5),且齿条(5)的后侧设置有转盘(6),所述连接板(3)设置在车体(1)的上方,且连接板(3)的底端与转盘(6)连接,所述转盘(6)的底端通过连接柱(7)与车体(1)连接,且转盘(6)的外部设置有滑轮(18),所述车斗(8)安装在连接板(3)的上方,且车斗(8)的左侧底端通过连接轴(9)与连接板(3)的左端连接,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车身角度的转运小车装置,包括车体(1)、连接板(3)、车斗(8)和挡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下方设置有行走轮(2),且车体(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液压伸缩杆(4),并且车体(1)的上方开设有导向槽(19),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4)的右侧顶端连接有齿条(5),且齿条(5)的后侧设置有转盘(6),所述连接板(3)设置在车体(1)的上方,且连接板(3)的底端与转盘(6)连接,所述转盘(6)的底端通过连接柱(7)与车体(1)连接,且转盘(6)的外部设置有滑轮(18),所述车斗(8)安装在连接板(3)的上方,且车斗(8)的左侧底端通过连接轴(9)与连接板(3)的左端连接,并且车斗(8)的左端上方设置有凸出块(10),所述挡板(12)设置在车斗(8)的左侧,且挡板(12)的顶端右侧连接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左端开设有卡槽(11),且连接杆(13)通过卡槽(11)与凸出块(10)连接,所述连接杆(13)的右端与传动杆(14)的顶端连接,且传动杆(14)的底端通过固定柱(15)与连接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的右侧顶端设置有第二液压伸缩杆(17),且第二液压伸缩杆(17)的底端通过旋转套(16)与连接板(3)连接,并且第二液压伸缩杆(17)的顶端与传动杆(14)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旭易文武李金河程柏龙张志坚章涛龚巧伟陈兴华章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宜春客车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