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座、定位柱、定位孔;所述动模座设置在垫块的上部,且动模座与垫块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导柱设置在动模座的上部,且导柱与动模座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定位柱设置在动模座两侧的中间位置,且定位柱与动模座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定位孔位于静模座两侧的中间位置,且定位孔与静模座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开合模动作时定位精度高,提高注塑质量,并且冷却速度快,提高注塑效率以及顶出退料机构设计结构简单,减少造价成本,大大提高实用价值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A high precision injection mold for plug-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塑料插件多为电器用插件,其主要用途是保护电子元件和支撑电子元件,为了能够使塑料插件符合其工作要求的精准度,从而对其注塑时的注塑模具的精度要求极为严格。但是目前的塑料插件注塑模具还存在仅仅依靠导柱开合模容易在长期使用后出现磨损造成模仁之间开合偏移,影响注塑精度,并且产品冷却速度较慢,影响注塑效率,以及顶出退料机构往往设计过于复杂,导致维修及更换时操作起来较为麻烦,且造价成本过高等问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塑料插件注塑模具还存在仅仅依靠导柱开合模容易在长期使用后出现磨损造成模仁之间开合偏移,影响注塑精度,并且产品冷却速度较慢,影响注塑效率,以及顶出退料机构往往设计过于复杂,导致维修及更换时操作起来较为麻烦,且造价成本过高等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包括:动模板、限位柱、退料板、复位弹簧、顶料杆、推杆、垫块、动模座、导柱、定位柱、公模仁、静模板、静模座、导套、定位孔、冷道、母模仁;所述动模板中间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柱,且动模板与限位柱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退料板设置在限位柱的上部,且退料板与限位柱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限位柱的外部,且复位弹簧与限位柱套接;所述顶料杆设置在退料板中间的两侧,且顶料杆与退料板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推杆设置在退料板底部的中间位置,且推杆与退料板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垫块设置在动模板上部的两侧,且垫块与动模板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动模座设置在垫块的上部,且动模座与垫块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导柱设置在动模座的上部,且导柱与动模座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定位柱设置在动模座两侧的中间位置,且定位柱与动模座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公模仁设置在动模座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公模仁与动模座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静模板设置在导柱的上部,且静模板与导柱通过导套滑动连接;所述静模座设置在静模板的上部,且静模座与静模板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导套设置在静模板与静模座的内部,且导套与静模板及静模座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定位孔位于静模座两侧的中间位置,且定位孔与静模座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冷道分别位于静模座与母模仁的内部,且冷道与静模座及母模仁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母模仁设置在静模座内部的中间位置,且母模仁与静模座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所述定位柱为上部呈圆台状设置的柱状结构,且定位柱与定位孔之间通过间隙配合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所述冷道的剖切面呈矩形环状,且冷道的注射嘴位于静模座一侧外壁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所述顶料杆的直径为3mm,且顶料杆通过退料板与公模仁上的模腔通过间隙配合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所述复位弹簧通过限位柱套接在退料板与动模座之间。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所述推杆通过退料板固定在动模板的中间,且推杆与动模板之间穿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通过在动模座上设置定位柱,在静模座上设置定位孔,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滑动连接从而可以对动模座与静模座之间起到较为准确的定位作用,有效防止动静模之间开合时公模仁与母模仁之间出现偏差,继而大大提高了其注塑精度。2、本技术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通过将定位柱上的上部呈圆台状设置,可以使定位柱在进入定位孔内时避免与定位因间隙松动产生干涉,同时在进入定位孔内后通过下部圆柱状与定位孔配合后起到间隙偏移纠正的作用,从而使该装置大大提高其实用价值。3、本技术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通过在母模仁内设置冷道,从而可以利用向冷道内注射冷却介质,提高产品的冷却速度,从而大大提高该装置的注塑效率。4、本技术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通过利用开模时推杆带动退料板上顶料杆将公模仁上的插件产品顶出,并利用合模时通过复位弹簧将退料板复位的设计方式,从而使该装置的顶出退料机构的设计方式较为简单,避免过于复杂造成维修及更换较为麻烦以及造价较高的问题。5、本技术通过对上述装置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开合模动作时定位精度高,提高注塑质量,并且冷却速度快,提高注塑效率以及顶出退料机构设计结构简单,减少造价成本,大大提高实用价值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静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顶出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冷道剖切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动模板1、限位柱2、退料板3、复位弹簧4、顶料杆5、推杆6、垫块7、动模座8、导柱9、定位柱10、公模仁11、静模板12、静模座13、导套14、定位孔15、冷道16、母模仁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包括:动模板1、限位柱2、退料板3、复位弹簧4、顶料杆5、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包括:动模板(1)、限位柱(2)、退料板(3)、复位弹簧(4)、顶料杆(5)、推杆(6)、垫块(7)、动模座(8)、导柱(9)、定位柱(10)、公模仁(11)、静模板(12)、静模座(13)、导套(14)、定位孔(15)、冷道(16)、母模仁(17);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1)中间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柱(2),且动模板(1)与限位柱(2)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退料板(3)设置在限位柱(2)的上部,且退料板(3)与限位柱(2)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4)设置在限位柱(2)的外部,且复位弹簧(4)与限位柱(2)套接;所述顶料杆(5)设置在退料板(3)中间的两侧,且顶料杆(5)与退料板(3)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推杆(6)设置在退料板(3)底部的中间位置,且推杆(6)与退料板(3)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垫块(7)设置在动模板(1)上部的两侧,且垫块(7)与动模板(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动模座(8)设置在垫块(7)的上部,且动模座(8)与垫块(7)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导柱(9)设置在动模座(8)的上部,且导柱(9)与动模座(8)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定位柱(10)设置在动模座(8)两侧的中间位置,且定位柱(10)与动模座(8)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公模仁(11)设置在动模座(8)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公模仁(11)与动模座(8)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静模板(12)设置在导柱(9)的上部,且静模板(12)与导柱(9)通过导套(14)滑动连接;所述静模座(13)设置在静模板(12)的上部,且静模座(13)与静模板(12)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导套(14)设置在静模板(12)与静模座(13)的内部,且导套(14)与静模板(12)及静模座(13)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定位孔(15)位于静模座(13)两侧的中间位置,且定位孔(15)与静模座(1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冷道(16)分别位于静模座(13)与母模仁(17)的内部,且冷道(16)与静模座(13)及母模仁(17)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母模仁(17)设置在静模座(13)内部的中间位置,且母模仁(17)与静模座(13)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包括:动模板(1)、限位柱(2)、退料板(3)、复位弹簧(4)、顶料杆(5)、推杆(6)、垫块(7)、动模座(8)、导柱(9)、定位柱(10)、公模仁(11)、静模板(12)、静模座(13)、导套(14)、定位孔(15)、冷道(16)、母模仁(17);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1)中间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柱(2),且动模板(1)与限位柱(2)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退料板(3)设置在限位柱(2)的上部,且退料板(3)与限位柱(2)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4)设置在限位柱(2)的外部,且复位弹簧(4)与限位柱(2)套接;所述顶料杆(5)设置在退料板(3)中间的两侧,且顶料杆(5)与退料板(3)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推杆(6)设置在退料板(3)底部的中间位置,且推杆(6)与退料板(3)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垫块(7)设置在动模板(1)上部的两侧,且垫块(7)与动模板(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动模座(8)设置在垫块(7)的上部,且动模座(8)与垫块(7)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导柱(9)设置在动模座(8)的上部,且导柱(9)与动模座(8)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定位柱(10)设置在动模座(8)两侧的中间位置,且定位柱(10)与动模座(8)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公模仁(11)设置在动模座(8)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公模仁(11)与动模座(8)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静模板(12)设置在导柱(9)的上部,且静模板(12)与导柱(9)通过导套(14)滑动连接;所述静模座(13)设置在静模板(12)的上部,且静模座(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黄骅市驰鹏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