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模具瓶底模加工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555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11
一种玻璃模具瓶底模加工用夹具,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包括置模平台底板,固定在机床移动工作平台上;置模平台,与置模平台底板朝向上的一侧表面固定;一组瓶底模定位机构,设置在置模平台上,特点:所述的一组瓶底模定位机构各包括一电磁铁和一置模定位柱,电磁铁嵌置在置模平台朝向置模平台底板的一侧,且由线路与外部的电气控制器电气连接,置模定位柱在对应于电磁铁的中央位置设在置模平台上并且该置模定位柱的底部支承在所述的置模平台底板上,而上部探出置模平台的上表面。降低制造成本;降低故障几率,保障加工进度;减小对置模平台的面积的占用且在相同的面积下可增加设置瓶底模的数量;提高置模效率,保障置模的准确性。

Fixture for glass mould bottle bottom mould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模具瓶底模加工用夹具
本技术属于工装夹具
,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模具瓶底模加工用夹具。
技术介绍
在玻璃模具及其制造
,通常将玻璃模具分为初模和成模,与成模配套的有口模以及底模等,底模普遍由可磁化的模具钢制作。对底模即对前述玻璃模具瓶底模的加工项目主要包括:粗加工外圆(也称“粗车外圆”)、精加工外圆(也称“精车外圆”)、底部钻孔、铰孔、模底上端表面雕刻防爆纹和钻设用于与成模配合的冷却孔,等等。用于雕刻防爆纹的机床通常为精雕类机床,此类机床具有主轴转速高及加工精度好的特点,并且依据此类机床工作台面的尺寸而通常在工作台面上设置用于夹住玻璃模具瓶底模的底部外圆的一个三爪自定心卡盘或一个四爪自定心卡盘,对此可参见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615317A推荐的“一种用于玻璃模具底模防爆纹加工的夹具”。上述CN102615317A提供的技术方案虽然能起到对玻璃模具瓶底模的夹装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在说明书第0008段中记载的技术效果,然而该专利推荐的夹具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会暴露出如下技术问题:由于相对于一个普通的玻璃模具瓶底模的防爆纹加工所花费的时间约为十五分钟,又由于操作者实施对刀及夹装所花费的时间为六分钟左右,于是一名操作人员可以对两台机床进行操作,从表面上看可以减少操作人员,但是由于一个夹具仅能夹装一个瓶底模,因而从提高加工效率以及节省宝贵的劳动力资源的角度考量远不能达到玻璃模具生产厂商之预期。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9605087A提供的“玻璃模具瓶底模加工用夹具”由于能够在一个夹模平台(专利称“夹模盘”)上一次夹装四个玻璃模具瓶底模,又由于机床对四个玻璃模具瓶底模的防爆纹加工的时间为六十分钟(每个所花时间为十五分钟),还由于值机工人对一台机器的一个置模平台(专利称“夹模盘”)上夹装四个玻璃模具瓶底模花费的时间为六分钟,即平均每个花费的时间为一分半钟,因而一名工人可以应对将近十台机床的操作,十分有利于节省宝贵的劳动力资源和显著降低劳动力成本。但是前述CN109605087A依然存在如下缺憾:其一,由于需要借助于双向作用缸同步带动左活动夹块和右活动夹块,因而必须为双向作用缸配备动力装置,例如当双向作用缸采用气缸时,那么需为其配套空气压缩机或类似的装置,而当双向作用缸为油缸时,则需为其配套液压工作站,因此结构相对复杂并且制造成本也相对较高;其二,一旦双向作用缸发生故障或者支持双向作用缸工作的前述空气压缩机或液压工作站发生故障,那么夹具无法使用,存在影响对玻璃模具瓶底模进行正常雕刻防爆纹的进度之虞;其三,由于采用了左活动夹块、右活动夹块、前固定夹块、后固定夹块以及双向作用缸,因而对置模平台(专利称“夹模盘”)的上部的有效置模面积被大量占居,使置模平台设置底模的数量受到制约;其四,由于需要借助于设置在各个底模安置区域(专利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底模夹装区域)内的一组瓶底模定位柱对瓶底模的底部定位,因而一方面存在影响夹装效率之虞,另一方面由于一组瓶底模定位柱的存在而使结构有失简练。鉴于前述问题,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摒弃作用缸而得以显著降低制造成本、有利于显著降低故障几率而得以避免影响加工进度、有便于免用固定夹块以及活动夹块而得以显著减少对置模平台面积的占用并增加底模夹装数量、有利于方便而快捷并且准确地将底模对应于置模位置而得以提高夹装效率的玻璃模具瓶底模加工用夹具。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玻璃模具瓶底模加工用夹具,包括一置模平台底板,该置模平台底板在使用状态下固定在机床的机床移动工作平台上;一置模平台,该置模平台与所述置模平台底板朝向上的一侧表面固定;一组瓶底模定位机构,该组瓶底模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置模平台上,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瓶底模定位机构各包括一电磁铁和一置模定位柱,电磁铁嵌置在所述置模平台朝向所述置模平台底板的一侧,并且由线路与外部的电气控制器电气连接,置模定位柱在对应于所述电磁铁的中央位置设置在置模平台上并且该置模定位柱的底部支承在所述的置模平台底板上,而上部探出置模平台的上表面。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机床移动工作平台上以并行于机床移动工作平台的长边方向的状态间隔开设有自机床移动工作平台的左端贯通至右端的机床移动工作平台螺栓槽,所述置模平台底板的左端以及右端在对应于所述机床移动工作平台螺栓槽的位置固定在机床移动工作平台上。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置模平台底板的左端以及右端各开设有一个或复数个置模平台底板压脚探入槽,在所述机床移动工作平台螺栓槽上并且在对应于置模平台底板压脚探入槽的位置通过置模平台底板压脚螺栓设置有置模平台底板压脚,由该置模平台底板压脚朝向置模平台底板的一端探入所述的置模平台底板压脚探入槽内而将置模平台底板固定在所述机床移动工作平台上。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机床移动工作平台螺栓槽的横截面形状呈T字形,所述的置模平台底板压脚螺栓为T形螺栓。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瓶底模定位机构分为数量相等的并且彼此间隔的前后两排,每排各有自左向右间隔排列的复数个;在所述置模平台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电磁铁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置模定位柱让位孔,而在置模平台朝向所述置模平台底板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电磁铁的位置开设有电磁铁嵌腔,电磁铁嵌置在电磁铁嵌腔内,所述的置模定位柱在对应于所述置模定位柱让位孔的位置设置在置模平台上,并且该置模定位柱的底面与所述置模平台底板朝向上的一侧表面接触。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置模平台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置模定位柱的位置开设有瓶底模防转定位销槽,在该瓶底模防转定位销槽的左端和右端各固定有一瓶底模防转定位销,该瓶底模防转定位销的上端探出置模平台的上表面。在本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置模定位柱的上部在对应于所述瓶底模防转定位销槽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探出所述置模平台的上表面。在本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置模平台底板压脚朝向所述置模平台底板的一端延伸有一厚度小于置模平台底板压脚的厚度的压爪,由该压爪探入所述的置模平台底板压脚探入槽内而将所述置模平台底板固定在所述机床移动工作平台上。在本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置模平台底板的长度方向的前侧、中部以及后侧各间隔开设有置模平台固定螺钉孔,而在所述置模平台的长度方向的前侧、中部以及后侧并且在对应于置模平台固定螺钉孔的位置同样各间隔开设有置模平台螺孔,在置模平台螺孔上配设有置模平台固定螺钉,该置模平台固定螺钉与置模平台固定螺钉孔固定。在本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机床移动工作平台是移动地设置在机床移动工作平台导轨上的,并且在对应于机床移动工作平台的左端和右端各设置有皱褶状的伸缩式防尘罩。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摒弃了作用缸如气缸或油缸,因而得以显著降低制造成本;之二,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模具瓶底模加工用夹具,包括一置模平台底板(1),该置模平台底板(1)在使用状态下固定在机床的机床移动工作平台(2)上;一置模平台(3),该置模平台(3)与所述置模平台底板(1)朝向上的一侧表面固定;一组瓶底模定位机构(4),该组瓶底模定位机构(4)设置在所述置模平台(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瓶底模定位机构(4)各包括一电磁铁(41)和一置模定位柱(42),电磁铁(41)嵌置在所述置模平台(3)朝向所述置模平台底板(1)的一侧,并且由线路(411)与外部的电气控制器电气连接,置模定位柱(42)在对应于所述电磁铁(41)的中央位置设置在置模平台(3)上并且该置模定位柱(42)的底部支承在所述的置模平台底板(1)上,而上部探出置模平台(3)的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模具瓶底模加工用夹具,包括一置模平台底板(1),该置模平台底板(1)在使用状态下固定在机床的机床移动工作平台(2)上;一置模平台(3),该置模平台(3)与所述置模平台底板(1)朝向上的一侧表面固定;一组瓶底模定位机构(4),该组瓶底模定位机构(4)设置在所述置模平台(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瓶底模定位机构(4)各包括一电磁铁(41)和一置模定位柱(42),电磁铁(41)嵌置在所述置模平台(3)朝向所述置模平台底板(1)的一侧,并且由线路(411)与外部的电气控制器电气连接,置模定位柱(42)在对应于所述电磁铁(41)的中央位置设置在置模平台(3)上并且该置模定位柱(42)的底部支承在所述的置模平台底板(1)上,而上部探出置模平台(3)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模具瓶底模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床移动工作平台(2)上以并行于机床移动工作平台(2)的长边方向的状态间隔开设有自机床移动工作平台(2)的左端贯通至右端的机床移动工作平台螺栓槽(21),所述置模平台底板(1)的左端以及右端在对应于所述机床移动工作平台螺栓槽(21)的位置固定在机床移动工作平台(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模具瓶底模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置模平台底板(1)的左端以及右端各开设有一个或复数个置模平台底板压脚探入槽(11),在所述机床移动工作平台螺栓槽(21)上并且在对应于置模平台底板压脚探入槽(11)的位置通过置模平台底板压脚螺栓(2111)设置有置模平台底板压脚(211),由该置模平台底板压脚(211)朝向置模平台底板(1)的一端探入所述的置模平台底板压脚探入槽(11)内而将置模平台底板(1)固定在所述机床移动工作平台(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模具瓶底模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移动工作平台螺栓槽(21)的横截面形状呈T字形,所述的置模平台底板压脚螺栓(2111)为T形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模具瓶底模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瓶底模定位机构(4)分为数量相等的并且彼此间隔的前后两排,每排各有自左向右间隔排列的复数个;在所述置模平台(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秋君韩志强金旗王春坊王锦锋李旦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建华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