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局部挤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356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模具的局部挤压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顶针板上的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顶针板并与连接杆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挤压销相连接,所述挤压销与挤压销套相连接,所述挤压销套对准产品容易产生砂孔的部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传统的模具压铸成型时产品容易产生砂孔的技术问题,结构简单,有效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

Local extrusion mechanism of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的局部挤压机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的
,具体涉及模具的局部挤压机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的产品,由于其使用性能的要求,需要产品的局部壁厚较厚,然而,产品在压铸成型时,由于壁厚处芯部冷却较慢,液体金属在冷却时候体积会缩小,但是外部已经凝固,里面体积减小,故而容易产生砂孔。为了解决产生砂孔的问题,解决方案是多次调整渣包和流道,但效果始终不理想,产品合格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模具的局部挤压机构,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产品在压铸成型时因壁厚产生砂孔。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模具的局部挤压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顶针板上的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顶针板并与连接杆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挤压销相连接,所述挤压销与挤压销套相连接,所述挤压销套对准产品容易产生砂孔的部位。所述挤压销套的底部安装有压板,所述挤压销穿过所述压板与所述挤压销套相连接。所述挤压销与所述挤压销套均由4Cr5MoSiV1材料制成。所述挤压销套具有供所述挤压销伸入的容纳孔,所述挤压销与所述挤压销套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15-0.03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解决传统的模具压铸成型时产品容易产生砂孔的技术问题,有效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生产的产品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置于模具中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这种模具的局部挤压机构,主要用于成局部挤压图1所示的产品1,包括固定安装在顶针板2上的油缸3,所述油缸3的活塞杆穿过所述顶针板2并与连接杆4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杆4与挤压销5相连接,所述挤压销5与挤压销套6相连接,所述挤压销套6对准产品1容易产生砂孔的部位,下文以厚壁位置11来说明,作业中,充型完成后金属液开始凝固但未完全凝固前,挤压销套6对容易产生砂孔的厚壁位置11进行有效挤压,以避免砂孔的产生。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挤压效果,所述挤压销套6的底部安装有压板7,所述挤压销5穿过所述压板7与所述挤压销套6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挤压销5和挤压销套6在长期使用中能够保证质量稳定,已取得取得良好的挤压效果,保证产品1的生产质量,所述挤压销5与所述挤压销套6均由4Cr5MoSiV1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挤压销套6具有供所述挤压销5伸入的容纳孔,所述挤压销5与所述挤压销套6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15-0.03mm。作业中,油缸3传动连接杆4运动,连接杆传动挤压销5运动,挤压销5进一步传动挤压销套6顶住产品1的厚壁位置11,以避免砂孔产生。为了实现良好的挤压效果,保证产品1的生产质量,加压时间一般控制在压射结束后0.8-2s,加压压力控制在150MPA-250MPA。综上,本技术可以解决传统的模具压铸成型时产品1容易产生砂孔的技术问题,有效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模具的局部挤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在顶针板上的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顶针板并与连接杆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挤压销相连接,所述挤压销与挤压销套相连接,所述挤压销套对准产品容易产生砂孔的部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具的局部挤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在顶针板上的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顶针板并与连接杆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挤压销相连接,所述挤压销与挤压销套相连接,所述挤压销套对准产品容易产生砂孔的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的局部挤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销套的底部安装有压板,所述挤压销穿过所述压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基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昊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