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的动触头摆动后与所述的静触头实现接触或分离,所述的动触头包括动触片,所述的动触片上固定有动触点;所述的静触头包括静导电块和固定在所述的静导电块上的静触点,所述的动触点与静触点电接触配合;所述的动触片上设有动触片出线端,所述的动触片出线端通过触头软连接电连接动触头出线母排;所述的动触片上的位于动触点的靠近动触片出线端的一侧设有一缺口,缺口位于动触片上靠近静触头的前侧面上。优点:在动触片上设有缺口,使得触头系统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在接触时,受到的电动斥力变小,提高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能力。
A contact system of circuit br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系统
本技术属于低压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系统。
技术介绍
低压框架断路器是一种容量较大的低压电气设备元器件,主要用于工业电力系统中,能够确保额定负载下电路的接通和开断,以及在电路异常状态(如过载、短路、欠电压等)自动断开电路,并可通过将动、静触头分离来使负载与电源完全隔离。触头系统是断路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接通或断开电流。如图1、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断路器的触头系统结构,所述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1和静触头2,所述的动触头1摆动后与静触头2实现闭合或分离。所述的动触头1包括动触片11、触头支持12、转轴13、触头侧板14、触头弹簧(未示出)、动触头出线母排16和触头软连接17,在动触片11上还设有动触点111;所述的静触头2包括静导电块21,在所述的静导电块21上设有用于与动触点111电接触配合的静触点22。当电路中出现故障电流时,智能控制器检测到故障电流并对操作机构发出动作信号,操作机构驱动动触头1摆动,使动触头1、静触头2迅速分离并在动触点111、静触点22之间形成电弧,电弧在回路电动力作用下进入灭弧室并被熄灭,此时断路器成功分断故障电流。而在动触头1与静触头2之间承载电流时,具体见图2,电流从静导电块21经所述的静触点22、动触点111再流入动触片11,再经触头软连接17流入动触头出线母排16。动触点111和静触点22附近的电流因电动力的作用对动触头1、静触头2形成分离的斥力,不利于动触头1和静触头2之间的稳定接触,从而限制了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能力的提高。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断路器的触头系统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其在动触片上靠近静触头的一侧且位于动触点的靠近动触片出线端的一侧设有一缺口。缺口的设置使得触头系统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在接触时,受到的分离的电动斥力变小,提高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能力。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的动触头摆动后与所述的静触头实现接触或分离,所述的动触头包括动触片,所述的动触片上固定有动触点;所述的静触头包括静导电块和固定在所述的静导电块上的静触点,所述的动触点与静触点电接触配合;所述的动触片上设有动触片出线端,所述的动触片出线端通过触头软连接电连接动触头出线母排;所述的动触片上的位于动触点的靠近动触片出线端的一侧设有一缺口,缺口位于动触片上靠近静触头的前侧面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缺口的深度为动触片前后距离的1/10到1/2。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缺口的深度为动触片前后距离的1/5到1/4。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缺口的高度为动触点下边缘至转动安装孔中心之间的距离的1/10到1/2。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缺口的高度为动触点下边缘至转动安装孔中心之间的距离的1/5到1/4。在本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缺口位于所述的动触点下边缘与转动安装孔之间。在本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缺口的形状为半圆形或弧形或矩形或三角形。在本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触头还包括触头支持、转轴、触头侧板和触头弹簧,所述的动触片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的触头侧板上,所述的触头侧板为一对,分别固定在触头支持的两侧,所述的触头弹簧一端抵靠着动触片,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的触头支持的弹簧腔内。在本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触片由位于中间的多片动触片Ⅰ和分别位于两侧的多片动触片Ⅱ构成,在每片动触片Ⅰ或动触片Ⅱ上开设有一转动安装孔,所述每片动触片Ⅰ或动触片Ⅱ上的转动安装孔均转动套设于转轴上,实现动触片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的触头侧板上并绕转轴摆动。在本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位于中间的动触片Ⅰ要比位于两侧的动触片Ⅱ长,每片动触片Ⅰ或动触片Ⅱ靠近静触头的一侧面上均设有动触点,所述的动触片Ⅰ上设置有动弧触点,所述的动弧触点位于动触点的远离转动安装孔的一侧。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第一、在动触片组件的动触点靠近动触片出线端的一侧设有缺口,使得电流的路径发生了变化,在动触片组件上的电流路径离静触点、静导电块上的电流路径变远了;同时,在动触片组件上的电流路径离动触头出线排上的电流路径变边远了。因此所述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受到的分离的电动斥力减小了,从而提高了动触头与静触头电接触时的稳定性,提高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能力;第二、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在原有技术的结构上稍作改变便可达到理想的效果,并未明显增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断路器的触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断路器的触头系统闭合时的电流路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断路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断路器的触头系统与灭弧室的配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断路器的动触头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断路器的动触片Ⅰ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断路器中触头系统闭合时的电流路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所述断路器中缺口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所述断路器的动触头与灭弧室配合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所述断路器的动触头与灭弧室配合的侧面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所述断路器的灭弧室的示意图。图中:1.动触头、11.动触片、1101.动触片Ⅰ、1102.动触片Ⅱ、111.动触点、112.转动安装孔、113.动弧触点、114.缺口、115.动触片出线端、12.触头支持、13.转轴、14.触头侧板、15.触头弹簧、16.动触头出线排、17.触头软连接;2.静触头、21.静导电块、22.静触点、23.静弧触点;3.灭弧室、31.灭弧室侧壁、32.栅片、33.产气片;101.底板、102.基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对应附图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系统,所述的断路器包括操作机构、底板101和基座102,所述的操作机构固定在基座102上,所述断路器的基座102和底板101组合形成断路器内部的触头腔,所述的触头腔内安装有触头系统,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1和静触头2,所述的动触头1摆动后与所述的静触头2实现接触或分离。所述的静触头2固定在底板101上。在触头系统的上方即在动触头1和静触头2的上方安装有灭弧室3。当触头系统进行分闸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1)和静触头(2),所述的动触头(1)摆动后与所述的静触头(2)实现接触或分离,所述的动触头(1)包括动触片(11),所述的动触片(11)上固定有动触点(111);所述的静触头(2)包括静导电块(21)和固定在所述的静导电块(21)上的静触点(22),所述的动触点(111)与静触点(22)电接触配合;所述的动触片(11)上设有动触片出线端(115),所述的动触片出线端(115)通过触头软连接(17)电连接动触头出线母排(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片(11)上的位于动触点(111)的靠近动触片出线端(115)的一侧设有一缺口(114),缺口(114)位于动触片(11)上靠近静触头(2)的前侧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1)和静触头(2),所述的动触头(1)摆动后与所述的静触头(2)实现接触或分离,所述的动触头(1)包括动触片(11),所述的动触片(11)上固定有动触点(111);所述的静触头(2)包括静导电块(21)和固定在所述的静导电块(21)上的静触点(22),所述的动触点(111)与静触点(22)电接触配合;所述的动触片(11)上设有动触片出线端(115),所述的动触片出线端(115)通过触头软连接(17)电连接动触头出线母排(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片(11)上的位于动触点(111)的靠近动触片出线端(115)的一侧设有一缺口(114),缺口(114)位于动触片(11)上靠近静触头(2)的前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114)的深度为动触片(11)前后距离的1/10到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114)的深度为动触片(11)前后距离的1/5到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114)的高度为动触点(111)下边缘至转动安装孔(112)中心之间的距离的1/10到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114)的高度为动触点(111)下边缘至转动安装孔(112)中心之间的距离的1/5到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114)位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晖,马雄杰,周敏琛,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