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壳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73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所述静触头包括依次连接第一平整段、第一弯折段、第二平整段、第二弯折段、第三平整段,第二平整段靠近第一弯折段的一端形成插槽,第二平整段的两个侧面均形成凹槽,凹槽设置在插槽两侧,导弧角下端形成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三根定位柱,第一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分别连接在凹槽内,第二定位柱连接在插槽内,静触头罩盖的两侧均向下延伸形成两个支脚,支脚末端形成倒钩,第一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分别设置在两个支脚之间,静触头罩盖通过倒钩卡接在导弧角上,基座正对第一平整段的下方形成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塞体。本实用塑壳断路器静触头及其附件装配可靠、方便,从而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

A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壳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
技术介绍
塑壳断路器可对电源线路、机械设备起到实时保护作用,当线路和设备发生过载或者短路及其欠压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断电路。现有塑壳断路器存在以下缺陷:1.塑壳断路器的静触头及设置在静触头上的罩盖、引弧角三者之间装配麻烦且配合不可靠,而静触头作为塑壳断路器的重要部件,起着开断和导通的作用,其性能直接影响塑壳断路器的质量和寿命;2.塑壳断路器的螺母直接穿过接线端固定在基座上,这样的结构防护等级低,而且过度拧入会破坏基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静触头及其附件装配可靠、方便,且利于螺母的定位安装,提升塑壳断路器的防护等级。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内的静触头,所述静触头上设置有静触头罩盖、导弧角,所述静触头包括依次连接第一平整段、第一弯折段、第二平整段、第二弯折段、第三平整段,所述第二平整段靠近第一弯折段的一端形成插槽,第二平整段的两个侧面均形成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插槽两侧,所述导弧角下端形成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三根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分别连接在凹槽内,第二定位柱连接在插槽内,所述静触头罩盖的两侧均向下延伸形成两个支脚,所述支脚末端形成倒钩,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分别设置在两个支脚之间,所述静触头罩盖通过倒钩卡接在导弧角上,所述基座正对第一平整段的下方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塞体。上述导弧角先通过定位柱固定在静触头的第二平整段,静触头罩盖通过向下延伸的倒钩分别固定在导弧角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上,使得静触头、导弧角、静触头罩盖三者之间连接可靠、装配方便,从而保证塑壳断路器的性能和质量;在第一平整段的下方设置塞体,螺母拧入接线端上时不会造成基座破损,同时塞体能使容置腔与外部隔绝,避免接线端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提升塑壳断路器防护等级。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静触头罩盖上形成开槽,所述第三平整段上形成静触点,所述导弧角的上端形成导弧片,所述静触点和导弧片均设置在开槽内。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开槽的两侧分别向上延伸形成挡片,所述挡片分别位于导弧片的两侧。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导弧片向第一平整段倾斜一定角度。上述将静触点和导弧片静触头设置在静触头罩盖的开槽内,静触点用于与动触头的电连接,导弧片用于将塑壳断路器分断产生的电弧引入灭弧罩,挡片可以防止电弧向两侧蹿出。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容置腔内壁上形成多条定位槽,所述塞体上形成多条防滑凸筋,所述塞体通过防滑凸筋和定位槽的配合连接到基座底部。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塞体是绝缘的。上述容置腔上定位槽的结构和塞体上防滑凸筋的结构便于将塞体连接到基座上,便于装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静触头及其罩盖、导弧角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静触头及其罩盖、导弧角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基座1和设置在基座1内的静触头2,所述静触头2上设置有静触头罩盖3、导弧角4,所述静触头2包括依次连接第一平整段21、第一弯折段22、第二平整段23、第二弯折段24、第三平整段25,所述第二平整段23靠近第一弯折段22的一端形成插槽231,第二平整段23的两个侧面均形成凹槽232,所述凹槽232设置在插槽231两侧,所述导弧角4下端形成第一定位柱41、第二定位柱42、第三定位柱43三根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41和第三定位柱43分别连接在凹槽232内,第二定位柱42连接在插槽231内,所述静触头罩盖3的两侧均向下延伸形成两个支脚31,所述支脚31末端形成倒钩32,所述第一定位柱41和第三定位柱43分别设置在两个支脚31之间,倒钩32位于第一定位柱41和第三定位柱43的底部,所述静触头罩盖3通过倒钩32卡接在导弧角4上,静触头罩盖3上形成开槽33,所述第三平整段25上形成静触点251,所述导弧角4的上端形成导弧片44,所述静触点251和导弧片44均设置在开槽33内,导弧片44向第一平整段21倾斜一定角度,开槽33的两侧分别向上延伸形成挡片34,所述挡片34分别位于导弧片44的两侧,所述基座1正对第一平整段21的下方形成容置腔11,所述容置腔11内设置有绝缘的塞体5,容置腔11内壁上形成多条定位槽12,所述塞体5上形成多条防滑凸筋51,所述塞体5通过防滑凸筋51和定位槽12的配合连接到基座1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内的静触头,所述静触头上设置有静触头罩盖、导弧角,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包括依次连接第一平整段、第一弯折段、第二平整段、第二弯折段、第三平整段,所述第二平整段靠近第一弯折段的一端形成插槽,第二平整段的两个侧面均形成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插槽两侧,所述导弧角下端形成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三根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分别连接在凹槽内,第二定位柱连接在插槽内,所述静触头罩盖的两侧均向下延伸形成两个支脚,所述支脚末端形成倒钩,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分别设置在两个支脚之间,所述静触头罩盖通过倒钩卡接在导弧角上,所述基座正对第一平整段的下方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塞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内的静触头,所述静触头上设置有静触头罩盖、导弧角,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包括依次连接第一平整段、第一弯折段、第二平整段、第二弯折段、第三平整段,所述第二平整段靠近第一弯折段的一端形成插槽,第二平整段的两个侧面均形成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插槽两侧,所述导弧角下端形成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三根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分别连接在凹槽内,第二定位柱连接在插槽内,所述静触头罩盖的两侧均向下延伸形成两个支脚,所述支脚末端形成倒钩,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分别设置在两个支脚之间,所述静触头罩盖通过倒钩卡接在导弧角上,所述基座正对第一平整段的下方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塞体。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书富舒恒友黄光发蒲秋宝胡伟周燕飞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华嘉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