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触头
,具体涉及一种动触头结构以及双断点断路器。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包括触头机构和操作机构,其中,触头机构用于在操作机构的带动下接通或者断开电路。双断点断路器中的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其工作过程为:利用故障电流所产生的电动斥力来直接使动、静触头分离,可以达到快速切断电路的目的。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动、静触头保持接触;当出现短路电流时,其触头受到电动力的作用斥开,动、静触头相互分离。然而,现有动触头结构存在散热性能差,不能起到分散热流的缺点。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散热性好且具有分散热流作用的动触头结构,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动触头结构存在散热性能差,不能起到分散热流的缺陷。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触头结构,包括:动触头板,设为两个且并排连接设置,具有旋转对称设置的两个端臂,两个所述动触头板之间设置有间隙;触点,设置于各所述端臂上,且每个所述动触头板上的两个所述触点旋转对称设置。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动触头板之间的间隙为0.1-0.5mm。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动触头板之间的间隙为0.2mm。作为优选,所述动触头板还包括直线板,两个所述端臂与所述直线板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端臂与所述直线板之间呈夹角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端臂与所述直线板之间的夹角为100°-150°。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动触头板之间铆合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触点焊接设置于所述端臂上。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双断点断路器,包括配合设置的动触头结构和静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结构为本技术提供的动触头结构,且所述动触头结构中触点与静触头结构一一配合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双断点断路器中设置有3个或4个所述动触头结构。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动触头结构,包括两个并排连接设置的动触头板,以及设置于动触头板的两个端臂的触点,且两个所述动触头板之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起到散热和分散热流的作用,从而提升双断点断路器的使用寿命,并保证与双断点断路器相连接的设备正常运转。2、本技术提供的双断点断路器,具有本技术提供的动触头结构,因而具有本技术提供的动触头结构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动触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1-动触头板;11-端臂;12-直线板;2-触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触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动触头板1,设为两个且并排连接设置,具有旋转对称设置的两个端臂11,两个所述动触头板1之间设置有间隙;触点2,设置于各所述端臂11上,且每个所述动触头板1上的两个所述触点2旋转对称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动触头结构,包括两个并排连接设置的动触头板,以及设置于动触头板的两个端臂的触点,且两个所述动触头板之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起到散热和分散热流的作用,从而提升双断点断路器的使用寿命,并保证与双断点断路器相连接的设备正常运转。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动触头板1之间的间隙为0.1-0.5mm,例如0.1mm、0.2mm、0.3mm、0.4mm、0.5mm。两个所述动触头板1之间的间隙可以根据双断点断路器的散热需求进行设定。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动触头板1之间的间隙为0.2mm。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动触头板1还包括直线板12,两个所述端臂11与所述直线板12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动触头板1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优选例。例如,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断路器的动触头板两端位置呈梯形状。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端臂11与所述直线板12之间呈夹角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端臂11与所述直线板12之间的夹角为100°-150°,例如为100°、110°、120°、130°、140°或150°。需要说明的是,动触头板1的结构和形状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作为变形的实施方式,所述动触头结构呈直线型。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动触头板1之间铆合连接;所述触点2焊接设置于所述端臂11上。当然,两个所述动触头板1之间的连接方式,触点2和所述端臂11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上述优选例。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触点2的材料为任意导电材料,触点2的厚度也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断点断路器,包括配合设置的动触头结构和静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结构为本技术提供的动触头结构,且所述动触头结构中触点2与静触头结构一一配合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双断点断路器,具有本技术提供的动触头结构,因而具有本技术提供的动触头结构的优点。需要说明的是,双断点断路器的其余部件以及其余部件与动触头结构、静触头结构的配合关系可以参照现有。双断点断路器中动触头结构的数量根据双断点断路器的设计要求进行设定。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双断点断路器中设置有3个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触头板(1),设为两个且并排连接设置,具有旋转对称设置的两个端臂(11),两个所述动触头板(1)之间设置有间隙;触点(2),设置于各所述端臂(11)上,且每个所述动触头板(1)上的两个所述触点(2)旋转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触头板(1),设为两个且并排连接设置,具有旋转对称设置的两个
端臂(11),两个所述动触头板(1)之间设置有间隙;
触点(2),设置于各所述端臂(11)上,且每个所述动触头板(1)上
的两个所述触点(2)旋转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动触头
板(1)之间的间隙为0.1-0.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动触头
板(1)之间的间隙为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板(1)
还包括直线板(12),两个所述端臂(11)与所述直线板(12)的两端一一
对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