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分子肽加工工艺中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01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分子肽加工工艺中的反应釜,通过电机带动转动传动杆,从而带动盖板转动,通过连接装置的配合,使罐体传动,从而对内部反应物进行离心,离心后取得上层清液为小分子肽,取下第一橡胶塞便对上层清液收集,随后伸入立杆,立杆的凸棱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铰接处接触,使铰接点向下运动,从而使插杆从罐体内拔出,此时插杆在运动后插入立杆的凹槽内,将固定立杆与盖板连接在一起,使立杆随盖板转动,此时转动螺杆,橡胶垫与罐体紧密接触,防止罐体转动,通过毛刷对罐体的内壁进行清理,此设备不但具有一般反应釜的加热、离心、密闭的效果,同时还能对反应釜内部进行有效的清理,清理速度快,提高工作效率。

A kind of reactor in the process of small molecule pept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分子肽加工工艺中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小分子肽
,具体领域为一种小分子肽加工工艺中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现有的反应釜具备离心功能,但同时具有的清洗效果差,不能对内部的废料进行有效的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分子肽加工工艺中的反应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分子肽加工工艺中的反应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壁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外壳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微波器,所述外壳的内壁两侧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位于微波器的上部,所述外壳的顶端装配有上盖,所述上盖与外壳扣合,所述外壳与上盖通过固定装置固定,所述上盖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滑动贯穿有第一橡胶塞,所述上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截面为方形,所述传动杆的外壁滑动套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外壁套接有罐体,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壁内侧端铰接有连接装置的一端,所述连接装置的另一端与罐体插接连接,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壁后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罐体和外壳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开口,两个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壁均滑动贯穿有第二橡胶塞,所述罐体的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外壁位于滑道的内部,所述第二开口的内部滑动插接有立杆,所述立杆延伸至罐体的内部,所述立杆与连接装置配合使用,所述立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外壳的侧壁滑动贯穿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与外壳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左侧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的一侧,所述橡胶垫的另一侧与罐体的外壁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与盖板内壁铰接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块的一端,所述滑块的另一端位于滑槽的内部,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位于第二开口的内侧,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铰接处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滑动插接于上盖两侧的螺栓,所述螺栓的外壁螺接有螺母,所述螺母镶嵌于外壳的外壁。优选的,所述上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小分子肽加工工艺中的反应釜,通过电机带动转动传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盖板转动,通过连接装置的配合,使罐体传动,从而对内部反应物进行离心,离心后取得上层清液为小分子肽,取下第一橡胶塞便可通过通孔对内部液体进行吸取,当上层清液收集过后,通过通孔和第二开口伸入立杆,当立杆插入时,凸棱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铰接处接触,使铰接点向下运动,从而使插杆运动,但因为插杆受到滑块的限位,只能在滑槽的范围内移动,从而使插杆从罐体内拔出,此时插杆在运动后插入立杆的凹槽内,将固定立杆与盖板连接在一起,使立杆随盖板转动,此时转动螺杆,橡胶垫与罐体紧密接触,防止罐体转动,此时立杆在罐体内转动,通过毛刷对罐体的内壁进行清理,随后拔出第二橡胶塞,使内壁废料流出,完成清理工作,清洗过后,拔出立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恢复到原始状态,同时插杆重新插入罐体内,为下次工作做好准备,此设有不但具有一般反应釜的加热、离心、密闭的效果,同时还能对反应釜内部进行有效的清理,清理速度快,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支撑腿、3-微波器、4-上盖、5-固定装置、51-螺栓、52-螺母、6-通孔、7-第一橡胶塞、8-电机、9-滑道、10-传动杆、11-盖板、12-连接装置、121-第一连接杆、122-第二连接杆、123-插杆、124-滑块、125-第三连接杆、126-垫板、127-弹簧、13-罐体、14-第一开口、16-第二橡胶塞、17-滑轮、18-第二开口、19-滑槽、20-立杆、21-毛刷、22-螺杆、23-橡胶垫、24-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分子肽加工工艺中的反应釜,包括外壳1,外壳1前部设有可视窗,所述外壳1的外壁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对外壳1进行支撑,所述外壳1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微波器3,微波器3外接电源,为内部环境加热,使反应釜内的温度适合反应所需温度,所述外壳1的内壁两侧开设有滑道9,所述滑道9位于微波器3的上部,所述外壳1的顶端装配有上盖4,所述上盖4与外壳1扣合,所述外壳1与上盖4通过固定装置5固定,所述上盖4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通孔6,可使外接物体进入反应釜,所述通孔6的内部滑动贯穿有第一橡胶塞7,可使反应釜内部与外界隔绝,所述上盖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8,电机8外接电源,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的截面为方形,有利于带动盖板11旋转,所述传动杆10的外壁滑动套接有盖板11,所述盖板11的外壁套接有罐体13,所述盖板11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开口18,所述第二开口18的内壁内侧端铰接有连接装置12的一端,所述连接装置12的另一端与罐体13插接连接,通过控制连接装置12可控制所述第二开口18的内壁后侧面开设有滑槽19,所述罐体13和外壳1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开口14,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4的内壁均滑动贯穿有第二橡胶塞16,所述罐体13的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17,所述滑轮17的外壁位于滑道9的内部,使罐体13在外壳1的内壁转动更加顺畅,所述第二开口18的内部滑动插接有立杆20,立杆20的下部一分为二,且两部分中间有可让连接装置12通过的凹槽,且凹槽的顶部设有凸棱,便于与连接装置12接触,且立杆20的中部开设有卡槽,使连接装置12从罐体13内拔出后插入卡槽,从而达到固定立杆20的目的,所述立杆20延伸至罐体13的内部,所述立杆20与连接装置12配合使用,所述立杆2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毛刷21,所述外壳1的侧壁滑动贯穿有螺杆22,所述螺杆22的外壁与外壳1螺纹连接,所述螺杆22的左侧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3的一侧,所述橡胶垫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分子肽加工工艺中的反应釜,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壁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外壳(1)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微波器(3),所述外壳(1)的内壁两侧开设有滑道(9),所述滑道(9)位于微波器(3)的上部,所述外壳(1)的顶端装配有上盖(4),所述上盖(4)与外壳(1)扣合,所述外壳(1)与上盖(4)通过固定装置(5)固定,所述上盖(4)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的内部滑动贯穿有第一橡胶塞(7),所述上盖(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的截面为方形,所述传动杆(10)的外壁滑动套接有盖板(11),所述盖板(11)的外壁套接有罐体(13),所述盖板(11)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开口(18),所述第二开口(18)的内壁内侧端铰接有连接装置(12)的一端,所述连接装置(12)的另一端与罐体(13)插接连接,所述第二开口(18)的内壁后侧面开设有滑槽(19),所述罐体(13)和外壳(1)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开口(14),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4)的内壁均滑动贯穿有第二橡胶塞(16),所述罐体(13)的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17),所述滑轮(17)的外壁位于滑道(9)的内部,所述第二开口(18)的内部滑动插接有立杆(20),所述立杆(20)延伸至罐体(13)的内部,所述立杆(20)与连接装置(12)配合使用,所述立杆(2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毛刷(21),所述外壳(1)的侧壁滑动贯穿有螺杆(22),所述螺杆(22)的外壁与外壳(1)螺纹连接,所述螺杆(22)的左侧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3)的一侧,所述橡胶垫(23)的另一侧与罐体(13)的外壁紧密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分子肽加工工艺中的反应釜,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壁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外壳(1)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微波器(3),所述外壳(1)的内壁两侧开设有滑道(9),所述滑道(9)位于微波器(3)的上部,所述外壳(1)的顶端装配有上盖(4),所述上盖(4)与外壳(1)扣合,所述外壳(1)与上盖(4)通过固定装置(5)固定,所述上盖(4)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的内部滑动贯穿有第一橡胶塞(7),所述上盖(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的截面为方形,所述传动杆(10)的外壁滑动套接有盖板(11),所述盖板(11)的外壁套接有罐体(13),所述盖板(11)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开口(18),所述第二开口(18)的内壁内侧端铰接有连接装置(12)的一端,所述连接装置(12)的另一端与罐体(13)插接连接,所述第二开口(18)的内壁后侧面开设有滑槽(19),所述罐体(13)和外壳(1)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开口(14),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4)的内壁均滑动贯穿有第二橡胶塞(16),所述罐体(13)的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17),所述滑轮(17)的外壁位于滑道(9)的内部,所述第二开口(18)的内部滑动插接有立杆(20),所述立杆(20)延伸至罐体(13)的内部,所述立杆(20)与连接装置(12)配合使用,所述立杆(2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毛刷(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家云黄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肽生物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