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碰碰车碰撞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9823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碰碰车碰撞缓冲装置,包括:车头,所述车头为矩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碰碰车技术领域,当从正面受到撞击时,主受力板会通过伸缩杆向车头方向移动,进而对内部的第二弹簧进行压缩,减缓部分撞击力;通过外套筒向后移动,进而使转接杆从转接块内向外拉伸压缩第一弹簧,进而对主受力板受撞击力进一步减缓;当侧壁面受到撞击时,侧板会在主受力板上翻折,进而带动连杆对框架内的第三弹簧挤压,进行缓冲部分撞击力;同时通过滑块移动挤压第四弹簧,进一步加强减缓撞击力;该设计通过针对正面以及侧面,通过巧妙的设计连接进行双效应减缓冲击力,不仅成较低,而且缓冲效果强,避免受撞击,对人体以及车辆造成受损。

A new collision buffer device for bumper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碰碰车碰撞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碰碰车
,具体为一种新型碰碰车碰撞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碰碰车是一种机动游戏设施,设备包括碰碰车车辆及一个室内的场地,天花板上有通电的电网,场内有供乘客驾驶的小型电动碰碰车;碰碰车的四周有由橡胶做成的围裙,并由接到天花板的垂直电杆取电,车上一般最多坐二人,有加速用的脚踏,和转向的方向盘;碰碰车在行驶驱动过程中,大家会相互碰撞,虽然周围有橡胶做成的围裙,可以在碰撞时得到缓冲,减轻撞击力,使车体以及驾驶人员减少阵动,以免碰伤人体;虽然解决了容易碰伤身体的问题,但是对于不能在碰碰车使用中,很好的起到缓冲的效果,碰碰车速度过快,之间会有生硬的撞击,不能保护使用者的安全,容易造成使用者颈部、腰部最容易受到伤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碰碰车碰撞缓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碰碰车碰撞缓冲装置,包括:车头,所述车头为矩形结构,所述车头上安装有主缓冲结构以及侧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碰碰车碰撞缓冲装置,包括:车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1)为矩形结构,所述车头(1)上安装有主缓冲结构以及侧缓冲结构;/n所述主缓冲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伸缩杆(2)、主受力板(3)、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滑道(4)、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滑块(5)、一对结构相同的转接块(6)、一对结构相同的转接杆(7)、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弹簧(8)、外套筒(9)、内杆(10)以及第二弹簧(11);/n一对所述伸缩杆(2)其一端焊接于车头(1)左侧壁面上,且分别位于中心线左右两侧相互对称平行,所述主受力板(3)垂直焊接于神锁杆另一端上,一对所述第一滑道(4),分别焊接于这头上壁面,且位于中心线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碰碰车碰撞缓冲装置,包括:车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1)为矩形结构,所述车头(1)上安装有主缓冲结构以及侧缓冲结构;
所述主缓冲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伸缩杆(2)、主受力板(3)、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滑道(4)、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滑块(5)、一对结构相同的转接块(6)、一对结构相同的转接杆(7)、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弹簧(8)、外套筒(9)、内杆(10)以及第二弹簧(11);
一对所述伸缩杆(2)其一端焊接于车头(1)左侧壁面上,且分别位于中心线左右两侧相互对称平行,所述主受力板(3)垂直焊接于神锁杆另一端上,一对所述第一滑道(4),分别焊接于这头上壁面,且位于中心线左右两侧相互对称平行,一对所述第一滑块(5)分别嵌装于第一滑道(4)内,一对所述转接块(6)分别活动安置于一对所述第一滑块(5)上,且其中心部位处均开设有通孔,一对所述转接杆(7)其一端分别插装于转接块(6)通孔内,一对所述第一弹簧(8)分别套装于转接杆(7)另一端上,所述外套筒(9)后壁面活动连接于一对所述转接杆(7)一端上,所述内杆(10)其一端插装于外套筒(9)内,其另一端焊接于主受力板(3)另一端上,且位于中心线上,所述第二弹簧(11)插装于外套内后壁面与内杆(10)一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碰碰车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缓冲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侧板(12)、承载板(13)、第二滑道(14)、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滑块(15)、第三弹簧(16)、一对结构相同的框架(17)、一对结构相同的连杆(18)以及一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凯尔乐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