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碰车方向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762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碰碰车方向盘,包括方向柱和设于该方向柱后方的方向把轮,方向把轮通过多根盘辐相互固定连接与方向柱,其轮径大于方向柱的直径,以使多根盘辐之间合围成一个前小后大的锥形空间;方向柱上设有软质实心气囊,该软质实心气囊设于方向把轮内,其后端露出方向把轮的后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提高乘客的安全。

Bumper car steering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碰碰车方向盘
本技术涉及碰碰车,尤其涉及一种碰碰车的方向盘。
技术介绍
常见碰碰车的方向盘上均未设置安全气囊,不利于保护乘客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安全气囊的碰碰车方向盘,旨在提高碰碰车乘客的安全性。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碰碰车方向盘,包括方向柱和设于该方向柱后方的方向把轮,方向把轮通过多根盘辐相互固定连接与方向柱,其轮径大于方向柱的直径,以使多根盘辐之间合围成一个前小后大的锥形空间;方向柱上设有软质实心气囊,该软质实心气囊设于方向把轮内,其后端露出方向把轮的后方。作为优选方案,软质实心气囊从后向前穿过方向把轮后通过其前端所设的插柱插接于方向柱后端面中央所设的插槽内,从而固定连接于方向柱上。作为优选方案,软质实心气囊为前细后粗的圆锥体,其囊壁夹持固定于多根盘辐之间。作为优选方案,多根盘辐的内壁均设有用于夹紧软质实心气囊的齿槽。本技术在方向盘上设置了一个实心软质气囊,该实心软质气囊可在碰碰车前方发生激烈碰撞时用于防止乘客与方向盘及车体发生碰撞,有利于提高乘客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碰碰车方向盘,包括方向柱1和设于该方向柱1后方的方向把轮2,方向把轮2通过多根盘辐3相互固定连接与方向柱1,其轮径大于方向柱1的直径,以使多根盘辐3之间合围成一个前小后大的锥形空间。方向柱1上设有软质实心气囊4,该软质实心气囊4设于方向把轮2内,其后端露出方向把轮2的后方。软质实心气囊4从后向前穿过方向把轮2后通过其前端所设的插柱4.1插接于方向柱1后端面中央所设的插槽1.1内,从而固定连接于方向柱1上。软质实心气囊4为前细后粗的圆锥体,其囊壁夹持固定于多根盘辐3之间。多根盘辐3的内壁均设有用于夹紧软质实心气囊4的横向齿槽3.1。当碰碰车与前方车辆发生激烈碰撞时,乘客会由于惯性而向前倾倒,实心软质气囊4可防止乘客身体与方向盘和车体之间直接接触,从而对乘客起到保护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碰碰车方向盘,包括方向柱(1)和设于该方向柱(1)后方的方向把轮(2),方向把轮(2)通过多根盘辐(3)相互固定连接与方向柱(1),其轮径大于方向柱(1)的直径,以使多根盘辐(3)之间合围成一个前小后大的锥形空间;其特征在于:方向柱(1)上设有软质实心气囊(4),该软质实心气囊(4)设于方向把轮(2)内,其后端露出方向把轮(2)的后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碰碰车方向盘,包括方向柱(1)和设于该方向柱(1)后方的方向把轮(2),方向把轮(2)通过多根盘辐(3)相互固定连接与方向柱(1),其轮径大于方向柱(1)的直径,以使多根盘辐(3)之间合围成一个前小后大的锥形空间;其特征在于:方向柱(1)上设有软质实心气囊(4),该软质实心气囊(4)设于方向把轮(2)内,其后端露出方向把轮(2)的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碰碰车方向盘,其特征在于:软质实心气囊(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圣鲲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海洋丰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