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连续式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54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热水器连续式燃烧器,包括多片燃烧体、长衬管、短衬管火焰感应针和点火针,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燃烧体之间有至少一个相互靠拢处或连通处。(*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气热水器
,具体涉及一种热水器连续式燃烧器。技术背景目前市面的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器,大体分为两种1.燃烧器的燃烧体(俗称火排)横向安装,多片燃烧体纵深排列,相互平行。2.燃烧器的燃烧体纵向安装,多片燃烧体横向排列,相互平行。上述两种燃烧器的燃烧体都是相互独立的,相隔20mm左右的距离,其工作原理是当热水器开始工作时,点火器仅对其中一片燃烧体点火,其后靠燃烧室内的可燃气体的扩散,跨越间隔距离,完成火焰传递。这种工作方式,在热水器工作处于1/2负荷以上时,是完全可靠的。但是,在气温较高的夏天,由于基础水温较高,热水器往往只需很小的负荷,即进气量调得很小,燃烧室内气流的自然升力大于可燃气体的横向扩散速度,导致各燃烧体间的火焰传递失败。为解决这一矛盾,市面出现了分段式燃烧器,其工作原理是,将燃烧器的进气系统分为两个独立通道。大负荷工作时,两个气道都开通,全部燃烧体工作;小负荷工作时,关闭一个通道,使一半以上的燃烧体不工作,燃烧气体集中在工作部分的燃烧体中输出,气流较大,可燃气体横向扩散速度加快,达到火焰能可靠传递。分段式燃烧器能满足燃气热水器在小负荷工作时的火焰传递,但其机构较繁杂,增加了制造工艺和零部件,曾大制造成本。并且,不同的气候需人为转换,给用户带来不便。另外,分段燃烧总是在热水器一端燃烧,使热水器的燃烧室和热交换器长期处于不均匀的温度场中,机体容易变形,热效率降低,影响整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热水器燃烧器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热水器连续式燃烧器,通过改变燃烧体的相互位置关系,使热水器无论气流量大小,在点燃时火焰都能可靠传递。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热水器连续式燃烧器包括传统燃烧器的多片燃烧体、长衬管、短衬管火焰感应针和点火针等,燃烧体可以是纵深排列,也可以是横向排列,其特点是两相邻燃烧体之间有至少一个相互靠拢处或连通处,可以保证火焰的连续传递。所述两相邻燃烧体之间的靠拢或连通处在燃烧体的端部,使所有燃烧体形成连续的“V”形、“N”形或“T”形。本燃烧器通过燃烧体之间的不同排列方法,使燃烧体相互间相连,燃烧火焰(从热水器喷火口的水平面看)是连续的。由于燃烧体的相互连接,或距离很近(保证火焰可连续),火焰的传递不是靠可燃气体的自然扩散,而是由燃烧体内有一定气压的气体喷射来实现的,当点火器点燃一个燃烧体瞬间就使整个燃烧器处于燃烧状态。因此,本结构能可靠的保证燃烧器在各种状态下正常工作。另外,本结构仅对燃烧体的排列进行改变或稍加改动,基本不增加制造成本。还有,无论燃烧器是全负荷还是小负荷工作,所有燃烧体都处于工作状态,整个燃烧室内温度均匀,不影响热效率,不会因温度不均匀给整机造成损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火排为“V”形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燃烧体火口为连通状的结构图;图3是图1的燃烧体为靠拢状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火排为“N”形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火排为“T”形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燃烧器在不改变原燃烧体基本结构,它仍包括燃烧体1、长衬管2、短衬管3、火焰感应针4和点火针5等,它们的结构关系与原燃烧器结构一样,不同的是只将原燃烧体的平行排列方式改变,改变为“V”形连续排列,使相邻两燃烧体1端部的靠拢或连通,达到火焰连续传递。图2显示的燃烧器火口之间有一连通处6。图3显示的燃烧体在端部有一靠拢处7。参见图4和图5,燃烧体还1可以排列成连续的“N”形和“T”形,对于“T”形结构,需在原结构基础上在平行燃烧体的端部增加一排横向燃烧体8。它们仍然是使相邻燃烧体1在某一处相互靠拢或连通,使各燃烧体之间实现连接,达到连续传递火焰的目的。当然本专利并未穷尽所有的燃烧体排列形式,其它任何形式的燃烧体只要呈连续排列的,仍应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热水器连续式燃烧器,包括多片燃烧体、长衬管、短衬管火焰感应针和点火针,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燃烧体之间有至少一个相互靠拢处或连通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连续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燃烧体之间的靠拢或连通处在燃烧体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连续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相互连续的燃烧体形成连续的“V”形、“N”形或“T”形。专利摘要热水器连续式燃烧器,包括多片燃烧体、长衬管、短衬管火焰感应针和点火针。其中两相邻燃烧体之间有至少一个相互靠拢处或连通处,其靠拢或连通处在燃烧体的端部,并且相互连续的燃烧体形成连续的“V”形、“N”形或“T”形。本燃烧器通过改变燃烧体的相互位置关系,使热水器无论气流量大小,在点燃时火焰都能可靠传递。因此,本结构能可靠的保证燃烧器在各种状态下正常工作。文档编号F24H1/14GK2566175SQ02276069公开日2003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叶为民, 王升学, 陈文风 申请人:重庆市江北区兴海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为民王升学陈文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江北区兴海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