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版辊转运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62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印刷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印刷版辊转运小车,包括车斗、行驶轮、驱动电机以及第一从动轮;车斗呈长方体结构,车斗包括底盘、前框架、竖直框架,底盘呈长方体形状,底盘的前端通过铰链连接有前框架,底盘的左侧通过铰链配置一个所述竖直框架,底盘的右侧通过铰链配置一个竖直框架。车斗下端面的一端配置有行驶轮,行驶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车斗下端面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竖直支架连接有第一从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A printing plate roller transfer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版辊转运小车
本技术属于印刷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印刷版辊转运小车。
技术介绍
版辊也叫钢辊。又分空心辊和实心辊,带轴辊和非带轴辊,一般用于制版,滚筒表面镀铜,经过凹版电子雕刻机雕刻好图案,然后镀上一层铬。做好后交付印刷厂,常用于塑料包装的印刷。印刷行业在印制各种材料时,由于需求不同,印制的产品不同,因此所用版辊也不相同。每生产一种产品时候,需要更换设备上的版辊。因此车间通常需要放置大量不同规格的版辊,而且需要在不同生产线、不同车间之间不停转运、使用。目前常用的是在液压车上面用木托盘将毛毯包裹版辊来进行转运版辊。但是这种简陋方式很容易将版辊碰伤、损坏,尤其是版面,同时目前的运输方式一次运输只能有限的几根,且包装难度大,造成工作量大,满足不了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版辊转运小车。一种印刷版辊转运小车,包括车斗、行驶轮、驱动电机以及第一从动轮;所述车斗呈长方体结构,所述车斗包括底盘、前框架、竖直框架,所述底盘呈长方体形状,所述底盘的前端通过铰链连接有所述前框架,所述底盘的左侧通过铰链配置一个所述竖直框架,所述底盘的右侧通过铰链配置一个竖直框架。所述车斗下端面的一端配置有所述行驶轮,所述行驶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车斗下端面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竖直支架连接有所述第一从动轮。进一步的,所述前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插座,所述底盘的左、右两侧的所述竖直框架的前端个配置一个插座,所述前框架左侧的插座和所述底盘左侧的所述竖直框架前端的插座可通过一个插销连接,所述前框架右侧的插座和所述底盘右侧的所述竖直框架前端的插座可通过一个插销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的配置有左把手和右把手。进一步的,所述左把手上配置有刹车件,所述右把手上配置有加速控制件。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下端面的所述第一竖直支架通过第二竖直支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辅助支撑装置,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转动轴、第二从动轮以及第三竖直支架;所述支撑架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架上配置有所述第三竖直支架,所述第三竖直支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竖直支架,所述支撑架上通过所述转动轴连接于所述第二从动轮。进一步的,所述底盘的下端面配置有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通过线路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刹车件以及所述加速控制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版辊转运小车,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装置中的车斗包括底盘、前框架、竖直框架,前框架和竖直框架绕着底盘的一侧可转动的配置在底盘的一侧,有利于印刷版辊的搬运,并且车斗体积大,可以一次性搬运多个印刷版辊,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技术装置设置了PLC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当需要行驶时,加速控制件把信号传输给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命令驱动电机启动,然后驱动行驶轮转动,当需要刹车时,控制刹车件,将刹车信号传输给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将刹车机构启动,然后可以迅速的制动行驶轮;3、本技术提供了辅助支撑装置,人的脚可以站在上面,跟着转运小车一起行驶。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车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辅助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斗;11、底盘;12、前框架;13、竖直框架;2、行驶轮;3、驱动电机(图中未标出);4、第一从动轮;5、插座;6、左把手;7、右把手;8、刹车件;9、加速控制件(图中未标出);10、辅助支撑装置;11、支撑架;12、转动轴;13、第二从动轮;14、第三竖直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最优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印刷版辊转运小车,包括车斗1、行驶轮2、驱动电机3以及第一从动轮4;所述车斗1呈长方体结构,用于承装印刷版辊,所述车斗1包括底盘11、前框架12、竖直框架13,所述底盘11呈长方体形状,所述底盘11的前端通过铰链连接有所述前框架12,所述底盘11的左侧通过铰链配置一个所述竖直框架13,所述底盘11的右侧通过铰链配置一个竖直框架13,所述竖直框架13、所述底盘11以及所述前框架12可以围成上端面呈开口的所述车斗1。所述车斗1下端面的一端配置有所述行驶轮2,所述行驶轮2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车斗1下端面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竖直支架连接有所述第一从动轮4,驱动电机可以驱动所述行驶轮2转动,从而使转运小车在路面上行驶。如图1和2所示,所述前框架1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插座,所述底盘11的左、右两侧的所述竖直框架13的前端个配置一个插座,所述前框架12左侧的插座和所述底盘11左侧的所述竖直框架13前端的插座可通过一个插销连接,所述前框架12右侧的插座和所述底盘11右侧的所述竖直框架13前端的插座可通过一个插销连接,从而可以使所述竖直框架13、所述底盘11以及所述前框架12围成稳定结构的所述车斗1,当拔掉插销,所述竖直框架13以及所述前框架12通过铰链可以进行转动,所述竖直框架13以及所述前框架12分别可以转动呈与所述底盘11呈180度,这样有利于搬运印刷版辊。所述底盘11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的配置有左把手6和右把手7,人手握住左把手6和右把手7,通过左把手6和右把手7可以控制转运小车的行驶方向。所述左把手6上配置有刹车件8,所述右把手7上配置有加速控制件9,当需要刹车时,可以控制左把手6处的刹车件8,当需要加速时,可以控制右把手7处的加速控制件9。如图3所示,所述底盘11下端面的所述第一竖直支架通过第二竖直支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版辊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斗、行驶轮、驱动电机以及第一从动轮;/n所述车斗呈长方体结构,所述车斗包括底盘、前框架、竖直框架,所述底盘呈长方体形状,所述底盘的前端通过铰链连接有所述前框架,所述底盘的左侧通过铰链配置一个所述竖直框架,所述底盘的右侧通过铰链配置一个竖直框架;/n所述车斗下端面的一端配置有所述行驶轮,所述行驶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车斗下端面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竖直支架连接有所述第一从动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版辊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斗、行驶轮、驱动电机以及第一从动轮;
所述车斗呈长方体结构,所述车斗包括底盘、前框架、竖直框架,所述底盘呈长方体形状,所述底盘的前端通过铰链连接有所述前框架,所述底盘的左侧通过铰链配置一个所述竖直框架,所述底盘的右侧通过铰链配置一个竖直框架;
所述车斗下端面的一端配置有所述行驶轮,所述行驶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车斗下端面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竖直支架连接有所述第一从动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印刷版辊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插座,所述底盘的左、右两侧的所述竖直框架的前端个配置一个插座,所述前框架左侧的插座和所述底盘左侧的所述竖直框架前端的插座可通过一个插销连接,所述前框架右侧的插座和所述底盘右侧的所述竖直框架前端的插座可通过一个插销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敬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万美高科制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