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覃建明专利>正文

高效节能超导燃气热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733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节能超导燃气热水装置,由两个内置超导介质的双锥体金属容器,两个宝塔型空心螺旋管装置,三个锥形夹层水通道筒体,一个圆盘形燃气燃烧炉,一个活动圆圈脚架及管道连接件组合而成,其特征之一是两个内置超导介质的双锥体真空金属容器的构成,由一个置于上端并锥端中心开有一个通孔,在锥面圆周上还开有两个通孔的短锥形金属壳体,一个倒置于下端不开任何通孔的长锥形金属壳体结合焊接组成容器主体,并在短锥体的三个通孔之中,还分别焊接有一根金属小管道(13),和同一根超导热管(14)的两端头,然后通过金属小管(13)对双锥体金属容器(12)和超导热管(14)的内空间抽真空,并注入超导介质后密封构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超导燃气热水装置。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和广大消费者普遍使用之中的所有燃气热水器,其不仅加热装置的结构与制作工艺上较复杂和不规范,更重要的是,在多种机型加热装置上端的排气口中测量排气温度时,都发现尚有摄氏80~150℃不定的热气流在向外空间无功排放,说明传统的燃气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都普遍地存在着能源的较大浪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超导燃气热水装置。它不仅在结构与工艺上都较传统产品简单、规范,更突出的优越特点是它在使用过程中能将燃气发生的热当量进行高效传热与回收利用,能明显降低能源的无功损耗;还能为生产厂家和消费者节省大量的生产成本及使用消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高效节能超导燃气热水装置,由两个内置超导工作介质的真空双锥体金属容器,两个大小不一、形状一样的宝塔型空心螺旋管装置,三个锥形夹层水通道筒体,一个圆盘型燃气燃烧炉,一个活动圆圈脚架及管道连接器件组合而成。两个内置超导工作介质的双锥体金属容器的结构,分别由一个置于上端并锥端中心开有一个通孔,在锥面圆周上还开有两个通孔的短锥形金属壳体,一个倒置于下端不开任何通孔的长锥形金属壳体结合焊接组成,并在短锥体的三个通孔之中,分别焊接有一根金属小管道和同一根金属超导热管的两端头,然后通过焊接在短锥体面上的小管道将容器及超导热管的内空间抽真空,并注入超导工作介质后将小管密封,就构成一个内置超导介质的真空双锥体金属容器。与双锥体金属容器相连接的宝塔型空心螺旋管装置的结构与制作,是在一根金属管道的外圆周上等间距螺旋缠绕一根实心金属线,并将该实心金属线定形固定在两端部位留有适量延伸长度的金属管道外圆周上,然后,在这根已缠绕实心线的管道外圆周上,又套一根其两端部位的管壁上各开有一个通孔的外金属管道,并在这根外管道的两端面与向外延伸的内管道之间,各焊接一个管封头,然后将这根多层结构的综合管道利用专用的绕制模具进行宝塔型等间距螺旋成型绕制,绕制完毕后,又在外管道两端预开的通孔上,分别各焊接一根能与外管道相连接的金属短管,就构成完整的一个宝塔型空心螺旋管装置。将其与双锥体金属容器的结合焊接,就构成一套可与其它部件相连接的热性超导热能吸收传导装置。用同样的结构和制作方法,再制作一套成比例缩小的热性超导热能吸收传导装置,以作前一套的余热回收装置用。三个锥形夹层水通道筒体的结构与制作,是选用导热率高的金属板材卷制成两个大小不一、锥度与高度一样的锥形圆筒体,然后将其相套在同一空心轴线的空间内,并分别在其上下两端面的间隙空间内,各用一根直径与两筒体间距尺寸相等的实心金属圆线作封装焊接,并在外筒体上下端预开的两个通孔中,分别各焊接一根能与外连接管道相接的金属短管构成。圆形燃气燃烧炉的结构与制作,可以现时市场上的高效燃气炉盘代之,如确认火力不足就再增加一两道火环或者加大出气量即可。组装时,将三个锥形夹层水通道筒体及两套热性超导热能吸收传导装置如附图所示,按自下而上顺序依次在同一中心线上用金属片在连接处的外圆周作定位焊接,并用管道弯头将对应相邻的上下两管道进行串联密封焊接,即成为一台完整的吸热装置整体,将这个整体安置在活动圆圈脚架及燃气燃烧炉盘之上,接通自来水和热水管道及燃气管道,开通进水阀和启动燃气炉点火开关,自来水就能在自上而下的流动过程中,高速高效地吸收燃气炉提供的热能向人们提供日常生产及生活用的热水。本专利技术由于合理巧妙应用热性超导新技术与创新结构的结合,使置于真空环境中的超导介质在相应的工作温度作用下,能发生成另一种物态——热性超导态。这种热性超导态物质具有高于各种金属材料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高速扩张和传导热能的特性。根据上述的技术结构,装置有多种超导介质的双锥体金属容器的壳体不断吸收热能的同时,容器内的超导介质就不断地反应成一种超导态物质在真空管道中高速循环运动,其在循环运动的过程中,也就不断地将双锥体金属容器在炉堂中或者余热通道中吸收到的热能,及时高效地传递到在真空超导管道外围流动的冷水中,又由于双锥体金属容器的下端是一个倒置的长锥形壳体,其下锥体吸收热能的有效面积大,又安置在炉堂的中央位置,吸收热能的效果好,而且还能将炉堂中燃烧的火焰合理均匀地分布成一个中心无火焰,而圆周火焰又特别密集的强势火圈,并对准宝塔型空心螺旋管装置的管壁进行高温传热,且强盛的火焰和热气流亦能逐级向上重复作用在同一根螺旋管道的管壁上,以及螺旋管外围的锥形夹层水通道筒体的内圆周上,导致在螺旋管夹层内及锥形金属筒体夹层中流动的冷水就获得高速高效的热传递,但在高效的热传递过程中,都难免有部分余热在向上空间流动,为更好地将这部分余热高效回收利用,在第一个宝塔型空心螺旋管装置的上空间又设置一套较小型的同类吸收装置,让即将向外空间排放的余热又重复前级的传热过程,前级的余热就因此获得再次的高效回收,排出的气流温度就可获得较大的降低。根据热能传导的特性;两物体间或者同一物体间的两部分的温差越大,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大。由于上层空间的热量不比下层的热量高,所以,设计本装置的结构时就应考虑到各部位的温差问题,为了让在上层装置中流动的冷水能吸收到较大量的余热,本装置将进水口设置在上层的锥形夹层水通道筒体的上端,然后逐级向下流动,让各层水通道与各层炉堂空间都具有较合理的温差,才能更好地吸收热量。还有更有效的传热效果是每个宝塔型螺旋管装置的内管道两端都与双锥体金属容器相连接,且管内空间均已抽真空,当金属容器下锥体吸收到燃气炉中央或是下方螺旋管中心传递的热量时,置于容器内的多种超导介质就迅速反应成热性超导态的物质,并在真空管道内高速扩张与循环运动,其在扩张与循环运动的过程中,就不断地将长锥形金属壳体吸收到的热能,高速高效地传递给在真空管外围流动的冷水中,再加上外层管壁的吸热和传递作用,在内外两管道夹层中流动的冷水就同时获得内外管壁的双向热传递,其比传统的外管壁单向热传递就有多获得一倍左右的热量,再加其整体结构的高效合理吸热特性,整个装置的热效率将高于现时传统产品的30%以上,能实现高效节能及降低使用消费的目的。另外,将本装置的活动脚架抛开,又可让使用者将本装置架放在普通的燃气灶台上使用,连接好进出水管道,就能让流动性较大的用户及经济条件困难的消费者,都能使用本燃气热水装置连续提供热水洗澡,让更广泛的消费者都能共同享受到其方便与经济实惠的乐趣。同时,由于其热效高、体积小、结构合理又简单规范,又可让生产厂家节省大量的生产成本,以及方便配置通用的各种保护控制器件及外机壳作高档商品生产,有利扩大本产品的市场面,增强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高效节能及降低生产成本与使用消费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效节能燃气热水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如图1所示(1)是设置在装置上端的锥形夹层水通道筒体上方的进水通道;(2)是设置在装置下层锥形夹层水通道筒体下方的出水通道;(3)是上层锥形夹层水通道筒体,其上下两端的外圆周各连接有一根进出水管道;(4)是中层锥形夹层水通道筒体,其上下两端的外圆周也各连接有一根进出水管道;(5)是下层锥形夹层水通道筒体,其上下两端的外圆周各连接有一根进出水通道;(6)是代表上层宝塔型螺旋管装置及外管道;(7)是代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覃建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