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锭投料装置的导料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660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锭投料装置的导料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轮(3)沿周向设有多个开口向外的用于放置铝锭(6)的容纳空间(31),所述容纳空间(31)的开口的一侧边沿设有弹性锁扣(32),所述弹性锁扣(32)挡住部分开口,所述弹性锁扣(32)与铝锭(6)或熔炉(5)上的拨杆(7)配合以打开所述容纳空间(31)的开口使得所述铝锭(6)能够进入或离开所述容纳空间(3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料轮以及其上弹性锁扣结构既可以方便铝锭进入并对铝锭进行锁定,同时也可以与拔杆配合,自动将铝锭准确释放到所需的位置,确保了投放准确性和操作的简便性。

A guide wheel of aluminum ingot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锭投料装置的导料轮
本技术涉及铝锭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铝锭投料装置的导料轮。
技术介绍
铝是世界上产量和用量都仅次于钢铁的有色金属,应用十分广泛,是许多工业品制造必不可少的原料。铝的密度小,约为钢、铜或黄铜密度的1/3左右。由于铝的材质轻,因此常用于制造汽车、火车、地铁、船舶、飞机、火箭、飞船等陆海空交通工具,以减轻自重增加装载量。在工业中用于加工工艺品的原料称为铝锭,它是用氧化铝-冰晶石通过电解法生产出来的。在铝锭的生产中需要用到熔炼炉设备将铝锭融化后再进行产品的加工。现有技术中是采用人工投入的方式将铝锭投入到熔炼炉,一方面要求作业人员定时一次一块的投入,在实际操作和管理中存在很大的难度,容易引起炉内的铝液温度无法控制在工艺规定的范围内;另一方面,由于作业人员拿取铝锭时污染铝锭,导致铝锭表面带有油污、水汽或杂质,再将铝锭直接投入到炉内高温的铝液中,极易发生爆炸引起铝液飞溅,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危险系数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自动投入铝锭的铝锭投料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锭投料装置的导料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轮(3)沿周向设有多个开口向外的用于放置铝锭(6)的容纳空间(31),所述容纳空间(31)的开口的一侧边沿设有弹性锁扣(32),所述弹性锁扣(32)挡住部分开口,所述弹性锁扣(32)与铝锭(6)或熔炉(5)上的拨杆(7)配合以打开所述容纳空间(31)的开口使得所述铝锭(6)能够进入或离开所述容纳空间(31)。优选的,所述所述弹性锁扣(32)包括扭簧(321)及调节块(322),在容纳空间(31)的开口边沿设有与导料轮(31)的中心轴平行的转轴(311),所述扭簧(321)绕设于该转轴(311)上,所述扭簧(321)的两端位于转轴(311)的同一侧与所述转轴(311)垂直,并且沿导料轮(31)向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扭簧(321)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块(32)固定,所述扭簧(321)的另一端抵于所述导料轮(3)的外表面,用于驱使所述调节块(322)保持挡住部分开口。优选的,所述弹性锁扣(32)挡住开口的部分外侧设有由开口边沿向内倾斜的导向面(3221),所述推料气缸(4)的活塞杆推动铝锭(6)施加外力于该导向面(3221),使所述弹性锁扣(32)受力转动打开,所述推料气缸(4)推动铝锭(6)进入所述容纳空间(31),然后推料气缸(4)的活塞杆收回,所述弹性锁扣(32)回弹挡住部分开口限制铝锭(6)于容纳空间(31)内。优选的,所述拨杆(7)上设有推动斜面(71),所述推动斜面(71)将转动到熔炉(5)上方的容纳空间的开口处的弹性锁扣(32)拨开,使容纳空间(31)内的铝锭(6)掉入熔炉(5)中。优选的,所述容纳空间(31)围绕导料轮(3)的中心轴均匀间隔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铝锭投料装置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导料轮以及其上弹性锁扣结构既可以方便铝锭进入并对铝锭进行锁定,同时也可以与拔杆配合,自动将铝锭准确释放到所需的位置,确保了投放准确性和操作的简便性。(2)本技术通过上料机构可以将铝锭放置在上料工位上,通过推料气缸的活塞杆伸长将铝锭沿导轨推出至导料轮的容纳空间内,铝锭在容纳空间内沿导料轮的中心轴转动,通过从熔炉的投料口排出的热气加热一段时间,再通过拨杆拨动弹性锁扣,使铝锭掉入熔炉内,可以很好的控制熔炉的温度,避免了人工拿取铝锭导致铝锭表面赃物的问题,减少了人工投放铝锭浪费的大量人力物力,也避免了人工上料等待加热、浪费时间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铝锭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上料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铝锭进入到容纳空间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的铝锭掉入熔炉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的上料箱的出料口位置的剖视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的熔炉的投料口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上料箱;11、出料口;12、导轨;13、毛刷;14、皮带轮;15、皮带;2、上料机构;3、导料轮;31、容纳空间;311、转轴;32、弹性锁扣;321、扭簧;322、调节块;3221、导向面;4、推料气缸;5、熔炉;51、投料口;52、弹性挡板;521、通气孔;6、铝锭;7、拨杆;71—推动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铝锭投料装置,结合图1-2所示,包括上料箱1、上料机构2、导料轮3以及推料气缸4,上料箱1设于熔炉5的左侧,导料轮3设于熔炉5的投料口51上方,并通过电机驱动其转动。上料箱1内设有上料工位,上料机构2将铝锭6放置于上料工位,上料箱1靠近熔炉5的侧面设有出料口11,推料气缸4和出料口11分别位于上料工位的两侧,导料轮3周向设有多个开口位于圆周面上均匀间隔排列的用于放置铝锭6的容纳空间31。优选的,推料气缸4、上料工位、出料口11位于同一高度。上料机构2包括上料箱1内的托板,将铝锭6叠放于托板上,通过电机带动螺杆或者通过电机带动链条的方式带动托板升降,最上方的铝锭6位于上料工位,通过推料气缸4的活塞杆伸长推动上料工位的铝锭6,铝锭6经出料口11进入到导料轮3的容纳空间31,推料气缸4的活塞杆缩回,导料轮3转动将铝锭6投入到熔炉5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上料机构2将铝锭6放置在上料工位,也可以将铝锭6叠放在上料箱1的上方,每次控制掉落一个铝锭6至上料工位,或者设置能够水平传送铝锭6的机构,每次传送一个铝锭6至上料工位。该铝锭投料装置还可以包括电控箱,电控箱与推料气缸4及导料轮3电性连接,控制推料气缸4的活塞杆伸出或者收缩,以及导料轮3转动的运作时序。结合图3-6所示,容纳空间31的开口的一侧边沿设有弹性锁扣32,弹性锁扣32与铝锭6或熔炉5上的拨杆7配合以打开容纳空间31的开口使得铝锭6能够进入或离开容纳空间31。容纳空间31绕导料轮3的中心轴由具有弹性锁扣32的一侧向另一侧转动。弹性锁扣32包括扭簧321及调节块322,导料轮3于容纳空间31的开口边沿设有与导料轮3的中心轴平行的转轴311,扭簧321绕设于该转轴311上,扭簧321的两端位于转轴311的同一侧与转轴311垂直,并且沿导料轮3向相反的方向延伸,扭簧321的一端与调节块322固定,扭簧321的另一端抵于导料轮3的外表面,用于驱使调节块322保持挡住部分开口。弹性锁扣32挡住开口的部分外侧设有由开口边沿向内倾斜的导向面3221,使用时,推料气缸4的活塞杆推动铝锭6施加外力于该导向面3221,使弹性锁扣32受力顺时针转动打开,推料气缸4推动铝锭6进入容纳空间31,然后推料气缸4的活塞杆收回,弹性锁扣32受到扭簧321的回弹力逆时针转动挡住部分开口限制铝锭于容纳空间内。导料轮3下方的熔炉5上设有拨杆7,装有铝锭6的容纳空间31绕导料轮3的中心轴逆时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锭投料装置的导料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轮(3)沿周向设有多个开口向外的用于放置铝锭(6)的容纳空间(31),所述容纳空间(31)的开口的一侧边沿设有弹性锁扣(32),所述弹性锁扣(32)挡住部分开口,所述弹性锁扣(32)与铝锭(6)或熔炉(5)上的拨杆(7)配合以打开所述容纳空间(31)的开口使得所述铝锭(6)能够进入或离开所述容纳空间(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锭投料装置的导料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轮(3)沿周向设有多个开口向外的用于放置铝锭(6)的容纳空间(31),所述容纳空间(31)的开口的一侧边沿设有弹性锁扣(32),所述弹性锁扣(32)挡住部分开口,所述弹性锁扣(32)与铝锭(6)或熔炉(5)上的拨杆(7)配合以打开所述容纳空间(31)的开口使得所述铝锭(6)能够进入或离开所述容纳空间(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锭投料装置的导料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锁扣(32)包括扭簧(321)及调节块(322),在容纳空间(31)的开口边沿设有与导料轮(3)的中心轴平行的转轴(311),所述扭簧(321)绕设于该转轴(311)上,所述扭簧(321)的两端位于转轴(311)的同一侧与所述转轴(311)垂直,并且沿导料轮(3)向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扭簧(321)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块(322)固定,所述扭簧(321)的另一端抵于所述导料轮(3)的外表面,用于驱使所述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瑾广田二郎叶翔周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锦越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