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辊涂布装置及数控凝胶涂布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655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涂布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三辊涂布装置及数控凝胶涂布机。该种三辊涂布装置包括有胶槽、递胶辊、涂布辊以及复合辊,胶槽设于递胶辊上方,胶槽底部具有出胶口,出胶口与递胶辊贴近设置,胶槽内的胶水由出胶口落至递胶辊上并随着递胶辊转动带出,涂布辊与递胶辊靠近布置,涂布辊输出第一基材,第一基材从递胶辊与涂布辊之间穿过,使递胶辊向涂布辊输出的第一基材涂覆胶水,复合辊输出第二基材,且复合辊与涂布辊间具有压合间隙,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在压合间隙处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三辊结构设计,使装置可实现涂布与复合工序的完成,且能有效控制胶体的厚度及均匀度,更加具有实用性。

A three roller coating device and NC gel coa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辊涂布装置及数控凝胶涂布机
本技术涉及涂布机
,特别是一种三辊涂布装置及数控凝胶涂布机。
技术介绍
一般三辊涂布机上的转辊都包括上背辊,涂布辊和计量辊,现有的涂布机在计量辊上设置有一个定厚刮刀,通过定厚刮刀控制计量辊上浆的厚度和均匀度,但这并不能对涂布辊上的浆液厚度和均匀度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因为实际生产情况的不同,涂布厚度需再定厚刮压,但如果定厚刮刀作用在网纹辊上的压力小,甚至刮刀对网纹辊压不紧或刀面上有机械杂质时,将会使得涂布不均匀而且涂布量变大,最终可导致涂布效果不好,产品次品率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170207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三辊涂布机的转辊装置,包括分别由各自的转轴带动且同向旋转的上背辊、涂布辊和计量辊,上背辊和涂布辊相接触,两者之间形成膜传递辊隙;涂布辊与计量辊相接触,两者之间形成计量间隙,涂布基材由一传动轮经传递通过膜传递辊隙,完成涂布后,然后由另一传动轮传递出上背辊,所述计量辊处设置有一定厚刮刀,所述涂布辊外表面处还设置有一个刮刀。现有的涂布机通过在计量辊与涂布辊外表面处设置刮刀,实现有效控制涂布的厚度和均匀度,使装置的精密度更高,但现有的涂布机只能进行涂布工序,不能实现复合工序,且需要计量辊和涂布辊都设置刮刀才能实现有效控胶,这将对生产效率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有效控制涂布的厚度和均匀度,且能在一个装置中实现涂布工序和复合工序的三辊涂布装置及数控凝胶涂布机。本技术采用根据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辊涂布装置,包括有胶槽、递胶辊、涂布辊以及复合辊,所述胶槽设于递胶辊上方,胶槽底部具有出胶口,出胶口与递胶辊贴近设置,胶槽内的胶水由出胶口落至递胶辊上并随着递胶辊转动带出,涂布辊与递胶辊靠近布置,涂布辊输出第一基材,第一基材从递胶辊与涂布辊之间穿过,使递胶辊向涂布辊输出的第一基材涂覆胶水,复合辊输出第二基材,复合辊设于涂布辊一侧且复合辊与涂布辊间具有压合间隙,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在压合间隙处复合。进一步的,所述出胶口边缘形状与递胶辊贴近配合,递胶辊由胶槽底部嵌入胶槽内。进一步的,所述还设有刮胶板,刮胶板位于递胶辊旋转前进方向一侧的胶槽外,以将递胶辊上的胶水刮平至厚度一致。进一步的,所述胶槽腔内设有两块可移动的隔胶板,隔胶板边缘与胶槽内壁贴近,隔胶板移动以改变胶水在出胶口的出胶宽度。进一步的,所述递胶辊位于涂布辊的上方,复合辊位于涂布辊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递胶辊与涂布辊的转动方向相同,涂布辊与复合辊的转动方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涂布辊与复合辊之间设有微调感应装置,以调节涂布辊与复合辊间的压合间隙。进一步的,所述胶槽设有用于控制胶量的液位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还设有张力辊、展平辊,张力辊设于涂布辊一侧,且与涂布辊一同输送第一基材,展平辊设于复合辊一侧,且与复合辊一同输送第二基材。一种数控凝胶涂布机,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一种三辊涂布装置。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递胶辊、涂布辊与复合辊的三辊设计,使装置可以实现涂布工序与复合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加实用与方便;通过在涂布辊与复合辊间设置微调感应装置,可以调整两辊的间隙来控制胶体的厚度;通过在胶槽上增设刮胶板设计,当胶槽内的胶水落至递胶辊上,递胶辊工作旋转时,带动胶水通过刮胶板均匀的涂覆在递胶辊上;胶槽内还设有液位传感器,通过液位传感器限制胶量,胶槽内设有隔胶板,通过隔胶板调节出胶口大小,实现可调节出胶量的效果,出胶量易控制,调节准确,便捷;设置有展平辊和张力辊,展平辊与复合辊输出第二基材时,展平辊可展平第二基材,张力辊与涂布辊输出第一基材,使第一基材在输送过程中保持平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三辊涂布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三辊涂布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数控凝胶涂布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胶槽,11.刮胶板,12.隔胶板,13.液位传感器,2.递胶辊,3.涂布辊,31.第一基材,32.微调感应装置,4.复合辊,41.第二基材,42.压合间隙,5.张力辊,6.展平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的一种三辊涂布装置,包括有胶槽1、递胶辊2、涂布辊3以及复合辊4。胶槽1设于递胶辊2上方,递胶辊2设于涂布辊3上方,复合辊4设于涂布辊3一侧,复合辊4与涂布辊3间具有压合间隙42。胶槽1底部具有出胶口,出胶口与递胶辊2贴近设置,出胶口边缘形状与递胶辊2贴近配合,递胶辊2由胶槽1底部嵌入胶槽1内,胶槽1内的胶水由出胶口落至递胶辊2上并随着递胶辊2转动带出。通过出胶口与递胶辊2的配合设置,最大的使用了出胶口与递胶辊2的接触面积,使胶水在递胶辊2上覆盖得更加均匀,避免了胶水从出胶口与递胶辊2的缝隙中流出。在递胶辊2旋转前进方向一侧的胶槽1外设置了刮胶板11,递胶辊2转动带出胶水通过刮胶板11,使胶水被刮平且厚度刮至一致。胶槽1腔内设有两块可移动的隔胶板12,隔胶板12边缘与胶槽1内壁贴近,隔胶板12移动以改变胶水在出胶口的出胶宽度,胶槽1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3,以控制胶量的多少。还设置有张力辊5、展平辊6,张力辊5设于涂布辊3一侧,展平辊6设于复合辊4一侧,展平辊6与复合辊4一同输送第二基材41,张力辊5与涂布辊3一同输送第一基材31,第一基材31从递胶辊2与涂布辊3间穿过,涂覆有胶水的递胶辊2将胶水转移涂覆至第一基材31上,涂覆有胶水的第一基材31被输送至压合间隙42中,第一基材31与第二基材41在压合间隙42处复合。涂布辊3与复合辊4处设有微调感应装置32,通过微调感应装置32以调节涂布辊3与复合辊4间的压合间隙42,以此控制胶体的厚度。展平辊6的设置可防止第二基材41输送过程中产生褶皱,张力辊5的设置防止第一基材31输送过程中跑偏,且使第一基材31保持平直。该种三辊涂布装置工作原理如下:胶水添加入胶槽1内,胶槽1底部的出胶口与递胶辊2具有相互配合的形状,即胶槽1出胶口与递胶辊2的缝隙较小,同时在胶水张力的作用下,胶水不会从缝隙中泄露而是覆盖于出胶口处的递胶辊2表面;递胶辊2转动后,粘附于递胶辊2表面的胶水随着转动的递胶辊2被带出,被带出的胶水首先通过刮胶板11,刮胶板11对胶水表面进行抹平处理,使递胶辊2上的胶水表面平整并且厚度保持一致;随着递胶辊2的转动,胶水到达递胶辊2与涂布辊3之间,涂布辊3输送第一基材31,第一基材31表面粗糙度大于递胶辊2表面粗糙度,因此第一基材31与胶水的粘附能力大于递胶辊2与胶水的粘附力,胶水与第一基材31接触时将粘附于第一基材31上同时从递胶辊2上脱离,进而完成递胶辊2上的胶水转移至第一基材31上;涂覆有胶水的第一基材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辊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胶槽、递胶辊、涂布辊以及复合辊,所述胶槽设于递胶辊上方,胶槽底部具有出胶口,出胶口与递胶辊贴近设置,胶槽内的胶水由出胶口落至递胶辊上并随着递胶辊转动带出,涂布辊与递胶辊靠近布置,涂布辊输出第一基材,第一基材从递胶辊与涂布辊之间穿过,使递胶辊向涂布辊输出的第一基材涂覆胶水,复合辊输出第二基材,复合辊设于涂布辊一侧且复合辊与涂布辊间具有压合间隙,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在压合间隙处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辊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胶槽、递胶辊、涂布辊以及复合辊,所述胶槽设于递胶辊上方,胶槽底部具有出胶口,出胶口与递胶辊贴近设置,胶槽内的胶水由出胶口落至递胶辊上并随着递胶辊转动带出,涂布辊与递胶辊靠近布置,涂布辊输出第一基材,第一基材从递胶辊与涂布辊之间穿过,使递胶辊向涂布辊输出的第一基材涂覆胶水,复合辊输出第二基材,复合辊设于涂布辊一侧且复合辊与涂布辊间具有压合间隙,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在压合间隙处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辊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口边缘形状与递胶辊贴近配合,递胶辊由胶槽底部嵌入胶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辊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刮胶板,所述刮胶板位于递胶辊旋转前进方向一侧的胶槽外,以将递胶辊上的胶水刮平至厚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辊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槽腔内设有两块可移动的隔胶板,隔胶板边缘与胶槽内壁贴近,隔胶板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向明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新日成热熔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