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式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941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心式离合器,包含:一第一转子,一第二转子;复数个甩块,支撑于第一转子上且与其同步转动,各甩块能够在转动时沿径向活动与离心腔室的内周壁接合或分离以切换第二转子的运动状态;导向机构,包含沿轴向支撑于第一安装部的两端的两个导向板,导向板包含一固定部和一加强部,加强部配置于固定部的大径端且向第二安装部的方向弯折。加强部用于加强固定部的强度和刚性,使得在锁紧固定部时固定部不会沿轴向翘曲变形,即,使得导向板在锁紧时不会翘曲变形,且使得两个导向板之间的导向槽沿周向的各位置上沿轴向的间距不发生变化,从而达到解决甩块在沿径向滑动时会出现沿轴向抖动的技术问题的目的。

A centrifugal clu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式离合器
本技术涉属于环卫车离合器
,具体涉及一种环卫车离心式离合器。
技术介绍
离心式离合器是一种依靠离心体产生的离心力来达到自动分离或接合的离合器。其工作原理为:第一转子带动甩块转动产生离心力,甩块在离心力作用下压紧第二转子,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将第一转子的扭矩传递至第二转子。授权公告号为CN205956252U的专利文献提出了一种用于对环卫车副发动机输出端的离心式离合器,甩块跟随第一转子转动并沿径向活动的同时,甩块会出现沿轴向抖动的情况。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956252U的专利里设计的,在甩块沿轴向的两边分别配置有护板(即导向板),甩块在护板的导向下沿径向滑动。但在该设计下,甩块在沿径向滑动时仍会出现沿轴向抖动的情况,导致传递的扭矩力无法达到预期。鉴于该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了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常闭式气动离合器,用于提高现有的常闭式气动离合器的生产效率、以及降低人工加工成本。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离心式离合器,包含:一第一转子,包含第一安装部、以及沿轴向位于安装部两端的第二安装部;一第二转子,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转子转动且包含分别套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两个第三安装部,两所述第三安装部沿轴向夹设有一离心腔室;复数个甩块,支撑于所述第一转子上且与其同步转动,各所述甩块能够在转动时沿径向活动与所述离心腔室的内周壁接合或分离以切换第二转子的运动状态;导向机构,包含沿轴向支撑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两端的两个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间夹有容置有部分各所述甩块的环形导向槽;所述导向板包含一固定部和一与固定部一体成型的加强部,所述加强部配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大径端且向第二安装部的方向弯折。较佳地,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加强部圆弧过渡连接。较佳地,设定所述固定部的厚度为H1,所述加强部沿轴向的延展长度L1≥2*H1。较佳地,所述第一转子包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支撑部,所述固定部的小径端抵接于所述支撑部的外周。较佳地,所述安装部包含沿轴向等间隔配置于所述第一转子外周的复数个定位块,各所述甩块分别与一定位块穿插配合;所述导向板通过连接构件与所述定位块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离心式离合器,本申请通过在固定部上设计有一加强部,加强固定部的强度和刚性,使得在锁紧固定部时固定部不会沿轴向翘曲变形,即,使得导向板在锁紧时不会翘曲变形,且使得两个导向板之间的导向槽沿周向的各位置上沿轴向的间距不发生变化,从而达到解决甩块在沿径向滑动时会出现沿轴向抖动的技术问题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绘制了本技术一种离心式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绘制了本技术的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1-第一转子;11-支撑部;2-第二转子;3-甩块;4-导向板;41-固定部;42-加强部;43-过孔;5-连接构件;51-螺丝;52-螺丝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上端”、“下端”、“上段”、“下段”、“上侧”、“下侧”、“中间”、“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现结合图1至图2对本申请的方案的结构以及功能进行详细的说明。本申请提供一种离心式离合器,参考图1,其包含有一第一转子1、一第二转子2、复数个甩块3以及导向机构。一第一转子1包含第一安装部、以及沿轴向位于第一安装部两端的第二安装部,第二转子2能够相对第一转子1转动且包含分别套接于第二安装部的两个第三安装部,两第三安装部沿轴向夹设有一离心腔室。各甩块3支撑于第一转子1上且与第一转子1同步转动。各甩块3能够在转动时沿径向活动与离心腔室的内周壁接合或分离以切换第二转子2的运动状态。导向机构包含沿轴向位于第一安装部的两侧的两个导向板4,两个导向板4间夹有容置有部分各甩块3的环形导向槽。甩块3在跟随第一转子1同步转动时在两个导向板4的限制下,沿径向滑动。上述的结构在现有技术中,两个导向板4是通过螺丝51锁紧在第一转子1上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导向板4是做成环状的薄片结构环设在第一转子1外周,且在周向上导向板4是间隔地支撑于第一转子1上的,在锁紧导向板4的过程中,由于支撑部11位受力较大,未支撑部11位不受力,导致了导向板4沿周向上的各部位沿轴向翘曲变形,即环状结构的导向槽沿周向间各部位沿轴向的距离是不等的,造成了各甩块3在轴向上的活动间距是不等的,从而导致甩块3在沿径向活动时还会沿轴向进行抖动,且由于翘曲变形的量的不可控,各甩块3抖动的大小不一,造成了离合器的无规则抖动。因此,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下述结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导向板4包含有一固定部41和一加强部42,该固定部41支撑于第一安装部沿轴向上的一端,加强部42与固定部41一体成型,且该加强部42为固定部41的大径端向第二安装部的方向弯折形成。可以理解的是,加强部42相当于一沿轴向延展的加强筋,在固定部41锁紧在第一转子1上时,固定部41若是要产生翘曲变形时,会同步拉动沿轴向延展的加强部42一起变形。本申请通过设计有加强部42,加强固定部41的强度和刚性,使得在锁紧固定部41时固定部41不会沿轴向翘曲变形。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固定部41与加强部42圆弧过渡连接。通过设计R角连接,可以避免应力集中在弯折部位,提高了导向板4的强度。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设定固定部41的厚度为H1,优选地,加强部42沿轴向的延展长度L1≥2*H1。可以理解的是,在加强部42越短的情况下,其抗翘曲变形的强度越小,因此,本申请中优选地将加强部42沿轴向的延展长度设计为不小于加强部42的厚度的2倍。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加强部42沿轴向的长度可以为小于加强部42的厚度的2倍。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转子1沿轴向具有位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的支撑部11,即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沿轴向具有预设的间隙,用于安装导向板4。其中,优选地,固定部41的小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式离合器,包含:/n一第一转子,包含第一安装部、以及沿轴向位于第一安装部两端的第二安装部;/n一第二转子,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转子转动且包含分别套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两个第三安装部,两所述第三安装部沿轴向夹设有一离心腔室;/n复数个甩块,支撑于所述第一转子上且与其同步转动,各所述甩块能够在转动时沿径向活动与所述离心腔室的内周壁接合或分离以切换第二转子的运动状态;/n导向机构,包含沿轴向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两侧的两个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间夹有容置有部分各所述甩块的环形导向槽;/n其特征在于,/n所述导向板包含:/n一固定部,沿轴向支撑于所述第一安装部;/n一加强部,与所述固定部一体成型,所述加强部为所述固定部的大径端向第二安装部的方向弯折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式离合器,包含:
一第一转子,包含第一安装部、以及沿轴向位于第一安装部两端的第二安装部;
一第二转子,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转子转动且包含分别套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两个第三安装部,两所述第三安装部沿轴向夹设有一离心腔室;
复数个甩块,支撑于所述第一转子上且与其同步转动,各所述甩块能够在转动时沿径向活动与所述离心腔室的内周壁接合或分离以切换第二转子的运动状态;
导向机构,包含沿轴向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两侧的两个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间夹有容置有部分各所述甩块的环形导向槽;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板包含:
一固定部,沿轴向支撑于所述第一安装部;
一加强部,与所述固定部一体成型,所述加强部为所述固定部的大径端向第二安装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鹏生林剑荣陶欢王辉陈俊宏丘国强陈淋陈源杨銮丰飞董金进李曙赖文辉杨龙丘友青陈智鹏赖永芳陈聪徐艳钟峰和王雪莲陈志佳郑坤华李玉兰骆书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南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