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机数字控制液压工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588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装载机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载机数字控制液压工作系统,包括变量泵、阀块、第一伺服阀、第二伺服阀和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变量泵的进油口与油箱的吸油口流体连接,所述阀块的P口与变量泵的出油口流体连接,所述阀块的P1口与第一伺服阀的进油口(5P)流体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电路连接有操纵手柄,所述操纵手柄设于驾驶室司机座椅旁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负荷传感技术,动态跟踪液压系统中流量和压力变化,使液压泵的流量和压力根据实际需要输出,节约能源;采用数字反馈伺服阀和PLC(可编程控制器)电脑控制,保证液压阀的动作灵敏度,精确控制油缸动作。

A digital control hydraulic system of loa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载机数字控制液压工作系统
本技术涉及装载机液压控制
,具体为一种装载机数字控制液压工作系统。
技术介绍
装载机是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基础建设等方面的一种土石方施工机械,装载机液压工作系统的功用是用来控制液压油缸活塞杆的伸缩,带动动臂和铲斗的运动,从而完成铲掘、举升、下降、上翻、下翻、保持位置等动作。传统的装载机工作液压系统控制方式是通过操纵软轴来控制多路阀压力油的分配,这种液压系统控制方式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但能量损耗大,操纵力较大,司机作业强度高。随着装载机行业的发展,对装载机的节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应用于装载机上的高效节能的液压工作系统,成为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载机数字控制液压工作系统,将数字控制技术应用在装载机液压工作系统上,达到提高整机性能,提升作业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提升驾驶舒适性及改善操作者劳动强度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载机数字控制液压工作系统,包括油箱、吸油滤油器、提升油缸、转斗油缸和回油滤油器,还包括变量泵、阀块、第一伺服阀、第二伺服阀和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变量泵的进油口与油箱的吸油口流体连接,所述阀块设置有P、P1、P2、A、B、T、T1、T2、LS、LS1和LS2油口,所述阀块的P口与变量泵的出油口流体连接,所述阀块的P1口与第一伺服阀的进油口(5P)流体连接,所述阀块的T1口与第一伺服阀的出油口(5T)流体连接,所述第一伺服阀的第一油口(5A)与提升油缸的无杆腔流体连接,所述第一伺服阀的第二油口(5B)与提升油缸的有杆腔流体连接,所述阀块的P2口与第二伺服阀的进油口(6P)流体连接,所述阀块的T2口与第二伺服阀的出油口(6T)流体连接,所述第二伺服阀的第一油口(6A)与转斗油缸的无杆腔流体连接,所述第二伺服阀的第二油口(6B)与转斗油缸的有杆腔流体连接,所述阀块的T口、T1口和T2口在阀块内部互相连通,且T口通过回油滤油器与油箱的回油口流体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伺服阀和第二伺服阀的控制端电路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电路连接有操纵手柄,所述操纵手柄设于驾驶室司机座椅旁边。进一步的,所述变量泵为负载敏感变量泵。进一步的,所述阀块内部设置有浮动阀、溢流阀、主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浮动阀的第一油口(7A)与阀块的A口连通且与提升油缸的无杆腔流体连接,所述浮动阀的第二油口(7B)与阀块的B口连通且与提升油缸的有杆腔流体连接,所述浮动阀的出油口(7T)与阀块的T口连通,所述溢流阀设置于阀块的P口和T口之间,所述溢流阀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阀块的P口和T口连接,所述主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分别设于阀块的P口、P1口和P2口内。进一步的,所述浮动阀为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伺服阀和第二伺服阀为三位四通电液数字角度反馈伺服阀。进一步的,所述阀块的LS1口连接有第一负荷传感油路,其另一端与第一伺服阀的反馈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阀块的LS2口连接有第二负荷传感油路,其另一端与第二伺服阀的反馈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操纵手柄为电子操纵手柄,并设有动臂提升、动臂下降、铲斗上翻、铲斗下翻按钮,用于操纵人员手动控制装载机的作业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负荷传感技术,动态跟踪液压系统中流量和压力变化,使液压泵的流量和压力根据实际需要输出,节约能源。2、采用数字反馈伺服阀和PLC(可编程控制器)电脑控制,保证液压阀的动作灵敏度,精确控制油缸动作。3、采用电子手柄操作,大大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箱,2-吸油滤油器,3-变量泵,4-阀块,5-第一伺服阀,6-第二伺服阀,7-浮动阀,8-溢流阀,9-主单向阀,10-第一单向阀,11-第二单向阀,12-提升油缸,13-转斗油缸,14-回油滤油器,15-第一负荷传感油路,16-第二负荷传感油路,17-可编程控制器,18-操纵手柄。5P-第一伺服阀进油口,5T-第一伺服阀出油口,5A-第一伺服阀第一油口,5B-第一伺服阀第二油口。6P-第二伺服阀进油口,6T-第二伺服阀出油口,6A-第二伺服阀第一油口,6B-第二伺服阀第二油口。7T-浮动阀出油口,7A-浮动阀第一油口,7B-浮动阀第二油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装载机数字控制液压工作系统,包括油箱1、吸油滤油器2、变量泵3、阀块4、第一伺服阀5、第二伺服阀6、浮动阀7、溢流阀8、主单向阀9、第一单向阀10、第二单向阀11、提升油缸12、转斗油缸13、回油滤油器14、第一负荷传感油路15、第二负荷传感油路16、可编程控制器17和操纵手柄18,变量泵3为负载敏感变量泵,能根据反馈回的流量、压力变化自动调整流量输出,变量泵3的进油口与油箱1的吸油口流体连接,阀块4设置有P、P1、P2、A、B、T、T1、T2、LS、LS1和LS2油口,阀块4的P口与变量泵3的出油口流体连接,阀块4的P1口与第一伺服阀5的进油口5P流体连接,阀块4的T1口与第一伺服阀5的出油口5T流体连接,第一伺服阀5的第一油口5A与提升油缸12的无杆腔流体连接,第一伺服阀5的第二油口5B与提升油缸12的有杆腔流体连接,阀块4的P2口与第二伺服阀6的进油口6P流体连接,阀块4的T2口与第二伺服阀6的出油口6T流体连接,第二伺服阀6的第一油口6A与转斗油缸13的无杆腔流体连接,第二伺服阀6的第二油口6B与转斗油缸13的有杆腔流体连接,阀块4的T口、T1口和T2口在阀块4内部互相连通,且T口通过回油滤油器14与油箱1的回油口流体连接,可编程控制器17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伺服阀5和第二伺服阀6的控制端电路连接,可编程控制器17的输入端通过电路连接有操纵手柄18,设于驾驶室司机座椅旁边,操纵手柄为电子操纵手柄,并设有动臂提升、动臂下降、铲斗上翻、铲斗下翻按钮,用于操纵人员手动控制装载机的作业动作。阀块4内部设置有浮动阀7、溢流阀8、主单向阀9、第一单向阀10和第二单向阀11,浮动阀7为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用于控制装载机的浮动动作,浮动阀7的第一油口7A与阀块4的A口连通且与提升油缸12的无杆腔流体连接,浮动阀7的第二油口7B与阀块4的B口连通且与提升油缸12的有杆腔流体连接,浮动阀7的出油口7T与阀块4的T口连通,溢流阀8设置于阀块4的P口和T口之间,用于防止液压系统过载,溢流阀8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阀块4的P口和T口连接,主单向阀9、第一单向阀10和第二单向阀11分别设于阀块4的P口、P1口和P2口内。第一伺服阀5和第二伺服阀6为三位四通电液数字角度反馈伺服阀。阀块4的LS1口连接有第一负荷传感油路15,其另一端与第一伺服阀5的反馈端连接。阀块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载机数字控制液压工作系统,包括油箱(1)、吸油滤油器(2)、提升油缸(12)、转斗油缸(13)和回油滤油器(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量泵(3)、阀块(4)、第一伺服阀(5)、第二伺服阀(6)和可编程控制器(17),所述变量泵(3)的进油口与油箱(1)的吸油口流体连接,所述阀块(4)设置有P、P1、P2、A、B、T、T1、T2、LS、LS1和LS2油口,所述阀块(4)的P口与变量泵(3)的出油口流体连接,所述阀块(4)的P1口与第一伺服阀(5)的进油口(5P)流体连接,所述阀块(4)的T1口与第一伺服阀(5)的出油口(5T)流体连接,所述第一伺服阀(5)的第一油口(5A)与提升油缸(12)的无杆腔流体连接,所述第一伺服阀(5)的第二油口(5B)与提升油缸(12)的有杆腔流体连接,所述阀块(4)的P2口与第二伺服阀(6)的进油口(6P)流体连接,所述阀块(4)的T2口与第二伺服阀(6)的出油口(6T)流体连接,所述第二伺服阀(6)的第一油口(6A)与转斗油缸(13)的无杆腔流体连接,所述第二伺服阀(6)的第二油口(6B)与转斗油缸(13)的有杆腔流体连接,所述阀块(4)的T口、T1口和T2口在阀块(4)内部互相连通,且T口通过回油滤油器(14)与油箱(1)的回油口流体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17)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伺服阀(5)和第二伺服阀(6)的控制端电路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17)的输入端通过电路连接有操纵手柄(18),所述操纵手柄(18)设于驾驶室司机座椅旁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机数字控制液压工作系统,包括油箱(1)、吸油滤油器(2)、提升油缸(12)、转斗油缸(13)和回油滤油器(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量泵(3)、阀块(4)、第一伺服阀(5)、第二伺服阀(6)和可编程控制器(17),所述变量泵(3)的进油口与油箱(1)的吸油口流体连接,所述阀块(4)设置有P、P1、P2、A、B、T、T1、T2、LS、LS1和LS2油口,所述阀块(4)的P口与变量泵(3)的出油口流体连接,所述阀块(4)的P1口与第一伺服阀(5)的进油口(5P)流体连接,所述阀块(4)的T1口与第一伺服阀(5)的出油口(5T)流体连接,所述第一伺服阀(5)的第一油口(5A)与提升油缸(12)的无杆腔流体连接,所述第一伺服阀(5)的第二油口(5B)与提升油缸(12)的有杆腔流体连接,所述阀块(4)的P2口与第二伺服阀(6)的进油口(6P)流体连接,所述阀块(4)的T2口与第二伺服阀(6)的出油口(6T)流体连接,所述第二伺服阀(6)的第一油口(6A)与转斗油缸(13)的无杆腔流体连接,所述第二伺服阀(6)的第二油口(6B)与转斗油缸(13)的有杆腔流体连接,所述阀块(4)的T口、T1口和T2口在阀块(4)内部互相连通,且T口通过回油滤油器(14)与油箱(1)的回油口流体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17)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伺服阀(5)和第二伺服阀(6)的控制端电路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17)的输入端通过电路连接有操纵手柄(18),所述操纵手柄(18)设于驾驶室司机座椅旁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数字控制液压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量泵(3)为负载敏感变量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裕中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博源数字液压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