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左右自由换向的智能锁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624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左右自由换向的智能锁离合器,包括底壳及盖板,所述盖板与底壳活动连接,还包括电机、传动机构、枢轴机构及换向机构,所述枢轴机构上端与设于所述盖板上的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所述枢轴机构下端与设于所述底壳上的第二通孔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带动该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枢轴机构旋转,所述换向机构连接该枢轴机构用于控制该枢轴机构左旋转和右旋转相互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锁离合器采用换向机构控制离合器左旋或右旋开锁,集成度高,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适用范围广。

An intelligent lock clutch with left and right free rever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左右自由换向的智能锁离合器
本技术涉及门锁
,特别涉及一种左右自由换向的智能锁离合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的智能锁大多采用左转动或右转动门把手方式打开门锁,但是这种锁具在安装时需要人为设定好是左转动还是右转动,稍有疏忽大意就会装错,费时费力,增加了安装难度,用户体验并不满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换向机构一键切换的左、右旋方向的智能锁离合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左右自由换向的智能锁离合器,包括底壳及盖板,所述盖板与底壳活动连接,还包括电机、传动机构、枢轴机构及换向机构,所述枢轴机构上端与设于所述盖板上的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所述枢轴机构下端与设于所述底壳上的第二通孔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带动该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枢轴机构旋转,所述换向机构连接该枢轴机构用于控制该枢轴机构左旋转和右旋转相互切换。进一步地,所述换向机构包括U型滑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转换按钮及按钮弹簧,所述U型滑块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该转换按钮卡扣连接,所述转换按钮套装于所述按钮弹簧内,在所述U型滑块一端与所述底壳内侧设置该第一弹簧,所述U型滑块另一端与所述底壳内侧设置该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相互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U型滑块且位于所述凹槽一侧设有避空槽,所述避空槽用于避空设于所述底壳底部的圆柱。进一步地,所述枢轴机构包括空旋轴及把手轴,所述空旋轴与把手轴配合连接且可绕其轴线相对旋转。进一步地,所述枢轴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空旋轴一侧的控制销轴,所述控制销轴一端套装设有用于复位的复位弹簧,该控制销轴另一端设有复位铆片。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机座,依次设置于该机座内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动轴、驱动弹簧及驱动块,所述主动齿轮连接于所述电机输出轴,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该从动齿轮带动所述转动轴运转,所述转动轴通过该驱动弹簧推动所述驱动块前进。实施本技术的一种左右自由换向的智能锁离合器,具有以下技术特征及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智能锁离合装置采用换向机构控制离合器左旋或右旋开锁,集成度高,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部份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传动机构及电机示意图。其中,底壳-1、第二通孔-11、圆柱-12、盖板-2、电机-3、传动机构-4、机座-41、主动齿轮-42、从动齿轮-43、转动轴-44、驱动弹簧-45、驱动块-46、枢轴机构-5、空旋轴-51、把手轴-52、控制销轴-53、复位弹簧-54、复位铆片-55、换向机构-6、U型滑块-61、第一弹簧-62、第二弹簧-63、转换按钮-64、按钮弹簧-65、凹槽-66、避空槽-67、轴承-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及图5,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一种左右自由换向的智能锁离合器,包括底壳1及盖板2,盖板2与底壳1活动连接,左右自由换向的智能锁离合器还包括电机3、传动机构4、枢轴机构5及换向机构6,枢轴机构5上端与设于盖板2上的第一通孔21固定连接,枢轴机构5下端与设于底壳1上的第二通孔11通过轴承7固定连接,电机3带动该传动机构4驱动枢轴机构5旋转,换向机构6连接该枢轴机构5用于控制该枢轴机构5左旋转和右旋转相互切换。根据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该换向机构6包括U型滑块61、第一弹簧62、第二弹簧63、转换按钮64及按钮弹簧65,U型滑块61一端设有凹槽66,凹槽66与该转换按钮64卡扣连接,转换按钮64套装于按钮弹簧65内,在U型滑块61一端与底壳1内侧设置该第一弹簧62,U型滑块61另一端与底壳1内侧设置该第二弹簧63,第一弹簧62与第二弹簧63相互平行设置。根据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该U型滑块61且位于凹槽66一侧设有避空槽67,避空槽67用于避空设于底壳1底部的圆柱12。根据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该枢轴机构5包括空旋轴51及把手轴52,空旋轴51与把手轴52配合连接且可绕其轴线相对旋转。根据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该枢轴机构5还包括设于空旋轴51一侧的控制销轴53,控制销轴53一端套装设有用于复位的复位弹簧54,该控制销轴53另一端设有复位铆片55。根据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该传动机构4包括机座41,依次设置于该机座41内的主动齿轮42、从动齿轮43、转动轴44、驱动弹簧45及驱动块46,主动齿轮42连接于电机3输出轴,主动齿轮42啮合从动齿轮43带动转动轴44运转,转动轴44通过该驱动弹簧45推动驱动块46前进。进一步说明:1、本实施例中采用换向机构控制枢轴机构,对智能锁离合装置左旋开锁和右旋开锁相互间切换,当按压一次换向机构中换向按钮时,枢轴机构的把手轴在左旋开锁和右旋开锁切换一次,在智能锁具安装时无需考虑是左旋开锁还是右旋开锁,安装快速简便,降低了安装成本。2、本实施例中枢轴机构设置有过线孔,该过线孔用于埋设导线,所述导线用于电机、控制器及电源之间进行电连接。实施本技术的一种左右自由换向的智能锁离合器,具有以下技术特征及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智能锁离合装置采用换向机构控制离合器左旋或右旋开锁,集成度高,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适用范围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左右自由换向的智能锁离合器,包括底壳及盖板,所述盖板与底壳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传动机构、枢轴机构及换向机构,所述枢轴机构上端与设于所述盖板上的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所述枢轴机构下端与设于所述底壳上的第二通孔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带动该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枢轴机构旋转,所述换向机构连接该枢轴机构用于控制该枢轴机构左旋转和右旋转相互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左右自由换向的智能锁离合器,包括底壳及盖板,所述盖板与底壳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传动机构、枢轴机构及换向机构,所述枢轴机构上端与设于所述盖板上的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所述枢轴机构下端与设于所述底壳上的第二通孔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带动该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枢轴机构旋转,所述换向机构连接该枢轴机构用于控制该枢轴机构左旋转和右旋转相互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自由换向的智能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包括U型滑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转换按钮及按钮弹簧,所述U型滑块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该转换按钮卡扣连接,所述转换按钮套装于所述按钮弹簧内,在所述U型滑块一端与所述底壳内侧设置该第一弹簧,所述U型滑块另一端与所述底壳内侧设置该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相互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左右自由换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帝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