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式升降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492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凸轮致动发动机的滚轮升降器组件,该滚轮升降器组件包括:两件式滚轮升降器(10、13、16),该两件式滚轮升降器包括泵致动器主体;从该主体(160、161、162、163、164)延伸的接纳部分;以及包括滚轮组件(31)或平面挺杆的凸轮从动件,该凸轮从动件集成到主体并且被构造成跟随凸轮致动(32)发动机的旋转凸轮。液压致动囊(200、202、203、204、205)被装配到泵致动器的接纳部分,该囊被构造成相对于泵致动器(100、101、102、103、104)旋转。

Two piece elevato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两件式升降器组件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凸轮致动发动机的滚轮升降器或平面挺杆升降器组件。
技术介绍
气门升降器通常包括插入IV型或V型发动机缸体的底部中的单个独杆状件材料。由于凸轮导轨位于杆状件下方,因此很难对气门升降器进行保养。另外,在保养周期内,很难为杆状件提供升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气门机构的两件式滚轮升降器或平面挺杆升降器装置。本申请提供了汽缸停用替代方案。本申请提供了用于使液压间隙调节器在升降器内旋转的技术。本申请提供了用于液压间隙调节器的润滑技术。用于凸轮致动发动机的升降器组件包括:两件式升降器,该两件式升降器包括泵致动器主体;从主体延伸的接纳部分;以及包括滚轮组件或平面挺杆的凸轮从动件,该凸轮从动件集成到主体并且被构造成跟随凸轮致动发动机的旋转凸轮。液压致动囊被装配到泵致动器的接纳部分,该囊被构造成相对于泵致动器旋转。其他目的及优势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阐述,一部分内容将从描述中显而易见,亦或许通过实际操作而获晓。借助于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要素和组合,也将实现和达到其优势和目的。附图说明图1A和图1B是两件式升降器的替代视图。图2是相对于抗旋转特征结构的两件式升降器在基圆上和在升程上的视图。图3是替代泵致动器的视图。图4至图7是替代两件式升降器的视图。图8和图9是包括气门致动组件的升降器组件的替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中的图解示例。在所有附图中,将尽可能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泵致动器100、101、102、103、104可配备有抗旋转装置55、56。泵致动器可以与装配到泵致动器的接纳部分106、113、116、117的液压致动囊200、202、203、204、205配合。液压致动囊200、202、203、204、205可被构造成相对于泵致动器100-104旋转。液压致动囊可包括多种装置,例如液压间隙调节器(HLA)1、2、6或其他可变气门致动(VVA)装置如汽缸停用(CDA)致动器5、发动机制动致动器、用于升程曲线的过早或过晚气门打开或关闭致动器如进气门晚关(LIVC)等。液压致动囊可包括液压部件的组合,例如图5和图6中所示的CDA致动器5和HLA3、4的组合。或者,液压致动囊可包括机械和液压部件的组合,诸如机械间隙调节器与VVA装置诸如CDA致动器或发动机制动致动器配合。使用两件式设计,可以更轻松地定制液压致动囊,从而可以在客户之间,甚至在定期维护之间进行升级和设计更改。例如,客户可以在保养周期内在机械间隙和液压间隙之间切换。或者,客户可以添加或切换VVA部件,例如CDA致动器或HLA加CDA,而无需进行完整的发动机重建。当泵致动器保留在发动机缸体中时,可以关闭或保养液压致动囊。液压致动囊200、202、203、204、205可以旋转,同时泵致动器100-104不旋转。这样就减少了液压致动囊的磨损,并以完全固定的升降器组件无法做到的方式使油界面更清新。例如,在不能旋转的升降器中,发动机缸体与升降器之间或推管与升降器之间会形成单个磨损点,并且油会迁移以允许金属与金属的接触。如果使用两件式升降器,泵致动器100-104保持固定,并且液压致动囊200、202、203、204、205可以旋转,则油界面可以随着囊的旋转而清新起来。在图1A、图1B、图5至图7的示例中,液压装置1、3、4、5可以在其液压致动囊200、203、204内旋转。当囊被套上套筒时,套筒220、223、224也可以旋转并且具有清新的油界面。盖500、501、502可以相对于推管40旋转。在将抗旋转装置55、56靠近凸轮30放置的情况下,轻量泵致动器100-104具有高的抵抗旋转的能力。并且,在允许套筒、盖和/或液压致动囊旋转的情况下,抗旋转装置55、56上的力较小,从而提高其可靠性。升降器组件的两件式升降器可放置在发动机缸体60中的凸轮30与推管40之间,以致动或停用燃烧缸的气门81。两件式升降器的附加有益效果是,泵致动器可通过其长寿命的抗旋转装置55、56安装在发动机缸体60中。当需要更换或保养液压致动囊时,可以将其从发动机缸体60中取出并进行保养或更换,且采用简单的插入式组装。两件式升降器组件为下滚轮泵致动器100-104提供了在抗旋转凹坑150、151中的抗旋转特征结构55、56。泵执行器很轻。液压致动囊200、202、203、204、205位于顶部并且可以旋转。这使得更容易定制用于推管40的上界面,因为上表面可以根据需要是平坦的或凸起的。HLA可以旋转。这大大减小了作用在抗旋转特征结构55、56上的质量。抗旋转特征结构可以是插入件55,例如块、桩或夹具。夹具在两件式升降器组件中不太容易失效。这也消除了质量问题。主体160、162、164可包括抗旋转插入件55,该抗旋转插入件被构造成在防止主体旋转的同时在升降器凹陷部62中的抗旋转狭槽65内升高和降低。润滑可能会向下渗漏到抗旋转狭槽65中。作为可追踪插入件55的尺寸和形状的抗旋转凹坑150中插入件55的替代形式,另一种抗旋转特征结构可包括杆56,该杆横穿在凹形对准凹坑151中。如图2和图3所示,随着凸轮30在升程曲线与基圆之间旋转,两件式升降器11、12在发动机缸体60中升高和降低。两件式升降器11被示出为处于基圆位置,两件式升降器12被示出为处于升程状态。发动机缸体60包括升降器凹陷部62和抗旋转狭槽65。升降器凹陷部62可包括抗旋转狭槽65,该抗旋转狭槽可包括润滑道或者可以是干狭槽。对准杆56可以安装在润滑道中,或者润滑道可能会渗漏到对准杆56上。两件式升降器安装在升降器凹陷部62中。泵致动器101或103的主体161或163包括凹入主体161或163中的抗旋转凹坑151。杆56形式的抗旋转特征结构安装在抗旋转凹坑151中和抗旋转狭槽65中。当升降器上下移动时,杆56可以横穿在抗旋转凹坑151中,然后滚轮组件31或平面挺杆32不能相对于旋转凸轮30扭转。抗旋转特征结构是安装在升降器凹陷部62中的对准杆56,并且主体161或163被构造成相对于对准杆56升高和降低。但是,主体161或163不能在升降器凹陷部62中抵靠对准杆56扭转。如果不希望油向下渗漏,则可以通过将两件式升降器的两个半块适当地交接(例如平面对平面压力装配,如在套筒220中的台阶210与从主体160延伸的接纳部分116的联接边缘111之间所示)来消除。套筒220可包括在基座211上的平坦部212,该平坦部可以联接到接纳部分116的支座112。凹坑110可保留在套筒220的基座211与接纳部分116之间。另选地,台阶210和联接边缘111可以是带螺纹的,或者可以是滑动配合的以允许套筒在接纳部分116中旋转。通过在联接边缘111与台阶210之间渗漏并允许凹坑110与泵致动器100的主体160中的孔121之间的渗漏,可促进油的向下渗漏。滚轮组件31可经由该向下渗漏而被润滑。如上所述,可保养性大大提高。无需移动滚轮组件31或平面挺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凸轮致动发动机的升降器组件,包括:/n两件式升降器,所述两件式升降器包括:/n泵致动器,所述泵致动器包括:/n主体;/n接纳部分,所述接纳部分从所述主体延伸;和/n凸轮从动件,所述凸轮从动件包括滚轮组件或平面挺杆,所述凸轮从动件集成到所述主体并且被构造成跟随凸轮致动发动机的旋转凸轮;和/n液压致动囊,所述液压致动囊装配到所述泵致动器的所述接纳部分,所述囊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泵致动器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31 US 62/624,6231.一种用于凸轮致动发动机的升降器组件,包括:
两件式升降器,所述两件式升降器包括:
泵致动器,所述泵致动器包括:
主体;
接纳部分,所述接纳部分从所述主体延伸;和
凸轮从动件,所述凸轮从动件包括滚轮组件或平面挺杆,所述凸轮从动件集成到所述主体并且被构造成跟随凸轮致动发动机的旋转凸轮;和
液压致动囊,所述液压致动囊装配到所述泵致动器的所述接纳部分,所述囊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泵致动器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器组件,其中所述液压致动囊还包括安装到所述泵致动器主体的套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器组件,其中所述套筒包括用于接纳所述液压致动囊的流体的第一油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器组件,其中所述液压致动囊包括液压间隙调节器组件和汽缸停用组件中的一者或两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器组件,其中所述液压致动囊包括液压间隙调节器组件和汽缸停用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器组件,其中所述液压间隙调节器位于所述凸轮从动件与所述汽缸停用组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器组件,其中所述汽缸停用组件位于所述凸轮从动件与所述液压间隙调节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器组件,还包括联接到所述套筒的盖,其中所述盖被构造成接纳来自连接到所述盖的推管的油馈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詹姆斯·E·麦卡锡莱顿·罗伯茨瑞恩·克里格
申请(专利权)人: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爱尔兰;I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