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互连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特别是涉及一种互连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工艺节点的缩小,金属层之间的最小间距越来越小,金属层之间的导电栓塞的尺寸也越来越小。然而,随着导电栓塞尺寸的减小,导电栓塞与下层金属层的接触面积也随之减小,这必然会使得二者的接触电阻随之增大;同时,现有工艺中一般通过在连接通孔内填充铜作为所述导电栓塞,然而铜填充形成导电栓塞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导电栓塞在工作时承载的超过6×106A/cm2的电流密度,这将会因电迁移而导致铜导电栓塞失效;第二,铜的填充能力比较差,随着所述连接通孔尺寸的减小,在所述连接通孔内填充铜形成所述导电栓塞时,容易在所述导电栓塞内形成气孔,这将进一步增大导电栓塞的电阻。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互连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铜填充连接通孔形成导电栓塞时存在的因电迁移而导致失效的问题,以及导电栓塞与金属层之间的接触电阻较大及导电栓塞自身的电阻较大,从而影响器件的电学性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所述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一基底,所述基底上形成有碳纳米管层;2)于所述基底及所述碳纳米管层上形成由下至上依次叠置的刻蚀停止层、低k介质层、第一硬掩膜层、第二硬掩膜层、抗反射涂层及第一图形化光刻胶层,所述第一图形化光刻胶层内形成有沟槽图形,所述沟槽图形定义出后续需要形成的沟槽;3)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提供一基底,所述基底上形成有碳纳米管层;/n2)于所述基底及所述碳纳米管层上形成由下至上依次叠置的刻蚀停止层、低k介质层、第一硬掩膜层、第二硬掩膜层、抗反射涂层及第一图形化光刻胶层,所述第一图形化光刻胶层内形成有沟槽图形,所述沟槽图形定义出后续需要形成的沟槽;/n3)依据所述第一图形化光刻胶层刻蚀所述抗反射涂层及所述第二硬掩膜层,以将所述沟槽图形转移至所述第二硬掩膜层内;/n4)去除所述第一图形化光刻胶层及所述抗反射涂层;/n5)于所述第一硬掩膜层及刻蚀后的所述第二硬掩膜层上形成第二图形化光刻胶层,所述第二图形化光刻胶层内形成有连接通孔图形,所述连接通孔图形定义出后续需要形成的连接通孔;/n6)依据所述第二图形化光刻胶层刻蚀所述第一硬掩膜层及所述低k介质层;去除所述第二图形化光刻胶层;/n7)依据刻蚀后的所述第二硬掩膜层继续刻蚀所述第一硬掩膜层、所述低k介质层及所述刻蚀停止层,以于所述低k介质层内形成所述沟槽及所述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沟槽相连通,且暴露出所述碳纳米管层;/n8)去除所述第二硬掩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一基底,所述基底上形成有碳纳米管层;
2)于所述基底及所述碳纳米管层上形成由下至上依次叠置的刻蚀停止层、低k介质层、第一硬掩膜层、第二硬掩膜层、抗反射涂层及第一图形化光刻胶层,所述第一图形化光刻胶层内形成有沟槽图形,所述沟槽图形定义出后续需要形成的沟槽;
3)依据所述第一图形化光刻胶层刻蚀所述抗反射涂层及所述第二硬掩膜层,以将所述沟槽图形转移至所述第二硬掩膜层内;
4)去除所述第一图形化光刻胶层及所述抗反射涂层;
5)于所述第一硬掩膜层及刻蚀后的所述第二硬掩膜层上形成第二图形化光刻胶层,所述第二图形化光刻胶层内形成有连接通孔图形,所述连接通孔图形定义出后续需要形成的连接通孔;
6)依据所述第二图形化光刻胶层刻蚀所述第一硬掩膜层及所述低k介质层;去除所述第二图形化光刻胶层;
7)依据刻蚀后的所述第二硬掩膜层继续刻蚀所述第一硬掩膜层、所述低k介质层及所述刻蚀停止层,以于所述低k介质层内形成所述沟槽及所述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沟槽相连通,且暴露出所述碳纳米管层;
8)去除所述第二硬掩膜层;
9)采用非共性线状原子层沉积工艺于所述第一硬掩膜层表面、所述沟槽的侧壁及底部、所述连接通孔的上部侧壁形成阻挡层;
10)依据所述阻挡层对所述低k介质层下部进行横向刻蚀,以使得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刻蚀停止层顶部接触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通孔上部及所述连接通孔下部的宽度;
11)于所述连接通孔内及所述沟槽内形成碳纳米管结构,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与所述低k介质层下部之间具有空气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形成的所述刻蚀停止层包括氮化铝层、碳化钽层或氮化钛层,所述第一硬掩膜层包括第一正硅酸乙酯层,所述第二硬掩膜层包括上下叠置的氮化钛层及第二正硅酸乙酯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中采用非共性线状原子层沉积工艺形成的所述阻挡层的材料包括TaN、TiN、Al2O3、ZrO2、Y2O3及HfO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阻挡层的厚度为5埃~200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包括如下步骤:
11-1)于裸露的所述碳纳米管层的上表面、裸露的所述低k介质层的上表面及所述第一硬掩膜层的上表面形成催化剂层;
11-2)基于所述催化剂层于所述连接通孔内及所述沟槽内形成所述碳纳米管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延磊,李天慧,马强,
申请(专利权)人: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