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烟气处理的环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431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烟气处理的环保装置,属于烟气处理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烟气处理装置脱硫效果差、余热直接排放造成大气热效应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烟气处理的环保装置,包括通过烟气管路依次连通的余热回收装置、旋风分离装置、脱硫装置、静电除尘装置和排气烟筒;余热回收装置内的换热管两端分别与压缩空气供气装置和第一通气管路连通,第一通气管路通过气泵与第二通气管路连通,第二通气管路的另一端与氧化镁粉储罐连通,氧化镁粉储罐的底部出料口通过氧化镁粉管路与引风机连通,引风机与射频泵连通,射频泵与设置在脱硫装置顶部的氧化镁喷粉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烟气热能,防止氧化镁粉潮湿板结,提高了烟气的脱硫效果。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vice for flue gas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烟气处理的环保装置
本技术属于烟气处理
,尤其涉及用于烟气处理的环保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对国内燃煤锅炉的除尘、脱硫采取抢强制改造已列入日程。长期以来,锅炉设计制造单位和国家环保部门,对燃煤锅炉的烟气排放,大多分别用物理方法降低烟尘浓度,对二氧化硫采用化学方法处理。但大多数除尘器难以达到环保除尘、脱硫的要求,并且结构复杂,防腐性能差、使用寿命短。而且锅炉废烟气的余热往往直接排放的大气中,造成大气热效应,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了一部分热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烟气处理装置脱硫效果差、余热直接排放造成大气热效应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用于烟气处理的环保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用于烟气处理的环保装置,包括烟气管路、余热回收装置、旋风分离装置、脱硫装置、静电除尘装置和排气烟筒,烟气由烟气进气口进入烟气管路并依次通过余热回收装置、旋风分离装置、脱硫装置和静电除尘装置,最后经排气烟筒排出;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内的烟气管路外侧盘绕有换热管,换热管两端分别与压缩空气供气装置和第一通气管路连通,第一通气管路与气泵连通,气泵与第二通气管路连通,第二通气管路的另一端与氧化镁粉储罐连通,氧化镁粉储罐的底部出料口通过氧化镁粉管路与引风机连通,引风机与射频泵连通,射频泵与设置在脱硫装置顶部的氧化镁喷粉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气泵还与第三通气管路连通,第三通气管路的另一端与射频泵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气管路连通氧化镁粉储罐的一端位于氧化镁粉储罐的底部。<br>进一步的,所述氧化镁粉储罐底部为锥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烟气处理的环保装置设置了余热回收装置,并利用烟气中的这部分热能对空气进行加热,再用热空气对脱硫剂氧化镁粉加热,既充分利用了烟气热能,又能够防止氧化镁粉储罐中的氧化镁粉潮湿板结。本技术将热空气同时引入射频器,能够防止射频器中的额氧化镁粉潮湿板结堵塞管路和喷粉口,进一步提高脱硫装置中氧化镁粉的喷洒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烟气的脱硫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烟气处理的环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烟气管路;2、余热回收装置;3、旋风分离装置;4、脱硫装置;5、静电除尘装置;6、排气烟筒;7、烟气进气口;8、换热管;9、压缩空气供气装置;10、第一通气管路;11、气泵;12、第二通气管路;13、氧化镁粉储罐;14、氧化镁粉管路;15、引风机;16、射频泵;17、第三通气管路;18、氧化镁喷粉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中。实施例1用于烟气处理的环保装置,包括烟气管路1、余热回收装置2、旋风分离装置3、脱硫装置4、静电除尘装置5和排气烟筒6,烟气由烟气进气口7进入烟气管路1并依次通过余热回收装置2、旋风分离装置3、脱硫装置4和静电除尘装置5,最后经排气烟筒6排出;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内的烟气管路外侧盘绕有换热管8,换热管8两端分别与压缩空气供气装置9和第一通气管路10连通,第一通气管路10与气泵11连通,气泵11与第二通气管路12连通,第二通气管路12的另一端与氧化镁粉储罐13连通,氧化镁粉储罐13的底部出料口通过氧化镁粉管路14与引风机15连通,引风机15与射频泵16连通,射频泵16与设置在脱硫装置4顶部的氧化镁喷粉口18连通。本实施例进行烟气处理时,烟气由烟气进气口7进入烟气管道1,带有一定热量的烟气在余热回收装置2内与换热管8内由压缩空气供气装置9产生的常温空气发生换热,冷却后的烟气通过烟气管路1进入旋风分离装置3,烟气在旋风分离装置内完成较大粉尘颗粒的分离,使之沉降在旋风分离装置内;去除较大粉尘颗粒的烟气通过烟气管路1进入脱硫装置;与此同时,与烟气发生换热产生的热空气经由第一通气管路10被气泵11输送到第二通气管路12内,继而进入氧化镁粉储罐13,氧化镁粉储罐13内的氧化镁粉被热空气吹散呈悬浮状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而不易板结的氧化镁粉在引风机15的作用下经由氧化镁粉管路、引风机15进入射频泵16,并由射频泵16将氧化镁粉泵入氧化镁喷粉口18,继而喷洒至脱硫装置4内,氧化镁粉与进入脱硫装置4的烟气中的SO2和SO3等酸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的MgSO4和剩余的氧化镁粉在静电除尘装置5中被去除,实现了烟气脱硫的目的,经脱硫除尘处理后的烟气通过排气烟筒6排出即可。实施例2用于烟气处理的环保装置,包括烟气管路1、余热回收装置2、旋风分离装置3、脱硫装置4、静电除尘装置5和排气烟筒6,烟气由烟气进气口7进入烟气管路1并依次通过余热回收装置2、旋风分离装置3、脱硫装置4和静电除尘装置5,最后经排气烟筒6排出;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内的烟气管路外侧盘绕有换热管8,换热管8两端分别与压缩空气供气装置9和第一通气管路10连通,第一通气管路10与气泵11连通,气泵11分别与第二通气管路12和第三通气管路17连通,第二通气管路12的另一端与氧化镁粉储罐13连通,氧化镁粉储罐13的底部出料口通过氧化镁粉管路14与引风机15连通,引风机15与射频泵16连通,第三通气管路17的另一端也与射频泵16连通,频泵16与设置在脱硫装置4顶部的氧化镁喷粉口18连通。本技术使部分经过余热回收装置2换热所得的热空气经第三通气管路17进入射频泵中,能够补充热空气在氧化镁粉储罐中的热损失,防止射频泵中的氧化镁粉发生潮湿板结,堵塞管路和喷粉口,进一步提高脱硫装置中氧化镁粉的喷洒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烟气的脱硫效果。实施例3用于烟气处理的环保装置,包括烟气管路1、余热回收装置2、旋风分离装置3、脱硫装置4、静电除尘装置5和排气烟筒6,烟气由烟气进气口7进入烟气管路1并依次通过余热回收装置2、旋风分离装置3、脱硫装置4和静电除尘装置5,最后经排气烟筒6排出;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内的烟气管路外侧盘绕有换热管8,换热管8两端分别与压缩空气供气装置9和第一通气管路10连通,第一通气管路10与气泵11连通,气泵11分别与第二通气管路12和第三通气管路17连通,第二通气管路12的另一端与氧化镁粉储罐13连通,第二通气管路12连通氧化镁粉储罐13的一端位于氧化镁粉储罐13的底部;氧化镁粉储罐13的底部出料口通过氧化镁粉管路14与引风机15连通,引风机15与射频泵16连通,第三通气管路17的另一端也与射频泵16连通,频泵16与设置在脱硫装置4顶部的氧化镁喷粉口18连通。本实施例将热空气通入氧化镁粉储罐的底部,可以防止氧化镁粉潮湿板结,堵塞管道。实施例4用于烟气处理的环保装置,包括烟气管路1、余热回收装置2、旋风分离装置3、脱硫装置4、静电除尘装置5和排气烟筒6,烟气由烟气进气口7进入烟气管路1并依次通过余热回收装置2、旋风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烟气处理的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管路(1)、余热回收装置(2)、旋风分离装置(3)、脱硫装置(4)、静电除尘装置(5)和排气烟筒(6),烟气由烟气进气口(7)进入烟气管路(1)并依次通过余热回收装置(2)、旋风分离装置(3)、脱硫装置(4)和静电除尘装置(5),最后经排气烟筒(6)排出;/n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内的烟气管路外侧盘绕有换热管(8),换热管(8)两端分别与压缩空气供气装置(9)和第一通气管路(10)连通,第一通气管路(10)与气泵(11)连通,气泵(11)与第二通气管路(12)连通,第二通气管路(12)的另一端与氧化镁粉储罐(13)连通,氧化镁粉储罐(13)的底部出料口通过氧化镁粉管路(14)与引风机(15)连通,引风机(15)与射频泵(16)连通,射频泵(16)与设置在脱硫装置(4)顶部的氧化镁喷粉口(18)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烟气处理的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管路(1)、余热回收装置(2)、旋风分离装置(3)、脱硫装置(4)、静电除尘装置(5)和排气烟筒(6),烟气由烟气进气口(7)进入烟气管路(1)并依次通过余热回收装置(2)、旋风分离装置(3)、脱硫装置(4)和静电除尘装置(5),最后经排气烟筒(6)排出;
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内的烟气管路外侧盘绕有换热管(8),换热管(8)两端分别与压缩空气供气装置(9)和第一通气管路(10)连通,第一通气管路(10)与气泵(11)连通,气泵(11)与第二通气管路(12)连通,第二通气管路(12)的另一端与氧化镁粉储罐(13)连通,氧化镁粉储罐(13)的底部出料口通过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斌金荣焕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蓝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