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转子发动机端面节气门联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882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7:28
一种新型转子发动机端面节气门联动结构,包括进气总管、控制阀组件及端面节气门组件;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控制阀轴、控制阀转轮、拨杆、控制阀体、节气门拉筋线、螺管Ⅰ、螺管Ⅱ,控制阀轴底端固设在进气总管上且顶端穿过控制阀体,控制阀轴上安装有控制阀转轮和拨杆,节气门拉筋线一端连接进气总管节气门、另一端与节气门操纵机构相连;节气门组件包括节气门轴、端面节气门、扭簧、调整板,节气门轴顶端穿过进气总管后装配有可使端面节气门回位至关闭状态的扭簧和与拨杆联动的调整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阀组件带动端面节气门组件实现端面节气门的开启或闭合,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并可通过调节控制阀转轮的初始位置控制端面节气门开启时机。

A new linkage structure of end throttle of rotor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转子发动机端面节气门联动结构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转子发动机端面节气门联动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转子发动机技术中,转子发动机采用复合进气、分层控制的分层燃烧方案,此方案中通过将进气总管分叉为两根,其中一根是对着节气门总管的直通周边进气管,可用于引入气缸作为气源;另一根是从侧面引出的旁侧端面进气管,端面进气管设有端面节气门,端面节气门与进气总管节气门联动。现有的联动结构构造复杂,例如采用成本极高的复杂电子节气门系统,并且难以调整进气总管的节气门与端面节气门的开度配合关系,具备一定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转子发动机端面节气门联动结构,其通过节气门拉筋线带动控制阀转轮转动,利用拨杆及弹簧的回位功能使端面节气门与进气总管节气门实现联动,具备工作稳定、结构简单等优势。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转子发动机端面节气门联动结构,包括进气总管、控制阀组件及端面节气门组件;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控制阀轴、控制阀转轮、拨杆、控制阀体、节气门拉筋线、螺管Ⅰ、螺管Ⅱ,该控制阀轴底端固设在进气总管上且顶端穿过固设于进气总管上的控制阀体,所述控制阀轴上安装有可转动的控制阀转轮和拨杆;所述节气门拉筋线一端连接进气总管节气门、另一端依次穿过螺管Ⅰ、控制阀转轮、螺管Ⅱ后与节气门操纵机构相连,所述控制阀转轮通过螺栓压紧节气门拉筋线,该螺栓随控制阀转轮移动时与拨杆抵接或分离,所述螺管Ⅰ、螺管Ⅱ均固定在控制阀体上;所述节气门组件包括节气门轴、端面节气门、扭簧、调整板,该节气门轴安装在进气总管上,且节气门轴顶端穿过进气总管后装配有可使端面节气门回位至关闭状态的扭簧和与拨杆联动的调整板,所述端面节气门与节气门轴固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阀体通过螺钉Ⅰ固定在进气总管上。进一步的,所述螺管Ⅰ与控制阀体螺纹连接后通过螺母Ⅰ锁紧,所述螺管Ⅱ与控制阀体螺纹连接后通过螺母Ⅱ锁紧。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在进气总管上且用于对节气门轴定位的定位夹片。进一步的,所述端面节气门通过螺钉Ⅱ与节气门轴固连。进一步的,所述节气门操纵机构为油门踏板。进一步的,所述该扭簧的底端与固设在进气总管上的立柱抵接、顶端与调整板相连。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节气门操作机构(例如油门踏板)带动节气门拉筋线,进而通过控制阀组件联动端面节气门组件,最终实现端面节气门的开启或者闭合,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通过调节控制阀转轮的初始位置去控制端面节气门的开启时机。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进气总管节气门开度最小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1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控制阀转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端面节气门即将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端面节气门全开度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转子发动机新型端面节气门联动结构,包括进气总管1、控制阀组件及端面节气门组件;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控制阀轴2、控制阀转轮3、拨杆4、控制阀体5、节气门拉筋线6、螺管Ⅰ7、螺母Ⅰ8、螺钉Ⅰ9及螺管Ⅱ10、螺母Ⅱ11;所述节气门组件包括节气门轴12、端面节气门13、定位夹片14、扭簧15、调整板16、螺钉Ⅱ17。控制阀体5通过螺钉Ⅰ9固定在进气总管1上,控制阀轴2底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进气总管上,控制阀轴顶端穿过控制阀体5,位于控制阀体5内部区域的控制阀轴2上安装有可转动的控制阀转轮3和拨杆4,所述节气门拉筋线6一端连接进气总管1节气门、另一端依次穿过螺管Ⅰ7、控制阀转轮3、螺管Ⅱ10后与节气门操纵机构相连,该节气门操纵机构一般为常规油门踏板,但不限于此。所述控制阀转轮3通过螺栓19压紧节气门拉筋线6以保证二者同步转动,该螺栓19随控制阀转轮3移动时与拨杆4抵接或分离从而实现驱动拨杆4的功能。所述螺管Ⅰ7与控制阀体螺纹连接后通过螺母Ⅰ锁紧定位,所述螺管Ⅱ10与控制阀体螺纹连接后通过螺母Ⅱ锁紧定位。节气门轴12可转动的安装在进气总管1上,且节气门轴12顶端穿过进气总管后装配有可使端面节气门13回位至关闭状态的扭簧15和与拨杆4联动的调整板16,所述端面节气门13通过螺钉Ⅱ17与节气门轴12固连,节气门轴与调整固接以保证同步转动。扭簧15可使调整板16回位到端面节气门13关闭状态。作为优选,在进气总管上固设有用于对节气门轴定位的定位夹片14,该定位夹片14位于扭簧15底部,该扭簧15的底端与固设在进气总管壳体上的立柱20抵接、顶端与调整板16相连。结合图3,螺栓19将节气门拉筋线6压紧在控制阀转轮3上后,控制阀转轮3上的与节气门拉筋线6压紧结合部称为压块18。调整压块18的初始位置,可决定端面节气门在进气总管节气门开度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例如进气总管节气门开度到60%、70%或者80%)开启。具体而言,压块18的初始位置在顺时针方向上如果距离拨杆4较近,则在进气总管节气门在刚打开时,端面节气门13即可快速在螺栓驱动节气门组件下联动打开。如果压块18的初始位置距拨杆4较远,则螺栓也距拨杆4较远,那么进气总管节气门在打开时一定开度后直到螺栓抵接拨杆4,端面节气门13才可逐步打开。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图1中螺栓19所在位置为进气总管1节气门开度最小时所在位置;随着进气总管1节气门开度逐渐增大,控制阀转轮3顺时针转动,控制阀转轮3上的螺栓19随之转动,逐渐接近拨杆4。如图4所示,当螺栓19的头部与拨杆4接触后,拨杆4随之转动,拨杆4的转动带动调整板16转动,致使节气门轴12转动,此时,端面节气门13开启。如图5所示,进气总管1节气门继续开大至全负荷时,控制阀转轮3、拨杆4、调整板16、节气门轴12继续转动,端面节气门13随之开大至全开度,此时扭簧具备最大复位扭力,在节气门操作机构停止运作时,端面节气门13可在该扭簧15的扭力下自动复位至关闭状态。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转子发动机端面节气门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总管、控制阀组件及端面节气门组件;/n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控制阀轴、控制阀转轮、拨杆、控制阀体、节气门拉筋线、螺管Ⅰ、螺管Ⅱ,该控制阀轴底端固设在进气总管上且顶端穿过设在进气总管上的控制阀体,所述控制阀轴上安装有可转动的控制阀转轮和拨杆;所述节气门拉筋线一端连接进气总管节气门、另一端依次穿过螺管Ⅰ、控制阀转轮、螺管Ⅱ后与节气门操纵机构相连,所述控制阀转轮通过螺栓压紧节气门拉筋线,该螺栓随控制阀转轮移动时与拨杆抵接或分离,所述螺管Ⅰ、螺管Ⅱ均固定在控制阀体上;/n所述节气门组件包括节气门轴、端面节气门、扭簧、调整板,该节气门轴安装在进气总管上,且节气门轴顶端穿过进气总管后装配有可使端面节气门回位至关闭状态的扭簧和与拨杆联动的调整板,所述端面节气门与节气门轴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转子发动机端面节气门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总管、控制阀组件及端面节气门组件;
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控制阀轴、控制阀转轮、拨杆、控制阀体、节气门拉筋线、螺管Ⅰ、螺管Ⅱ,该控制阀轴底端固设在进气总管上且顶端穿过设在进气总管上的控制阀体,所述控制阀轴上安装有可转动的控制阀转轮和拨杆;所述节气门拉筋线一端连接进气总管节气门、另一端依次穿过螺管Ⅰ、控制阀转轮、螺管Ⅱ后与节气门操纵机构相连,所述控制阀转轮通过螺栓压紧节气门拉筋线,该螺栓随控制阀转轮移动时与拨杆抵接或分离,所述螺管Ⅰ、螺管Ⅱ均固定在控制阀体上;
所述节气门组件包括节气门轴、端面节气门、扭簧、调整板,该节气门轴安装在进气总管上,且节气门轴顶端穿过进气总管后装配有可使端面节气门回位至关闭状态的扭簧和与拨杆联动的调整板,所述端面节气门与节气门轴固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子发动机端面节气门联动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李滨时沈甜甜沈晓玲孟凡科李保明李福全高丽霞崔湘豫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