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舱门的打开与防反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80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6:32
一种舱门的打开与防反弹机构。现有的部分防舱门反弹装置,为实现功能,需额外增设多种零组件产品进行装配,结构往往较为复杂,且产品外形不规则,限制其使用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成包括:舱门(1)、端框(2),所述的舱门上安装有铰链(7),端框上具有舱门轴固定件(9),舱门轴固定件上具有端框限位孔(10),舱门轴(6)依次穿过端框限位孔、铰链、扭簧(5),扭簧的一端通过大压板(4)压紧在端框上,扭簧的另一端通过小压板(8)压紧在舱门上,拉伸弹簧(3)一端固定在端框上的凹槽内,拉伸弹簧另一端固定在舱门轴上,端框上具有直角台阶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在立方星分离装置的中实现分离装置中舱门的打开与防反弹。

A mechanism of opening and anti rebound of ha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舱门的打开与防反弹机构
:本技术涉及航空航天产品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立方星分离装置的舱门的打开与防反弹机构。
技术介绍
:舱门打开与防反弹结构,一般融合在含有舱盖的各种装置中使用,其主要功能是限制舱门打开的最大角度,防止舱门打开后的反弹现象。现有的一些类似机构有在舱门背面及挡板上安装雌雄粘扣带,实现舱门打开到位后即锁定,使得其舱门不再反弹,而安装雌雄粘扣的方式或类似方式,其功能性易受坏境影响而失效,在舱门反弹力较大时,结构也容易失效。还有采用锁紧销、片簧机构,锁紧销通过撞击进入片簧的圆孔内便可实现舱门的锁定。或者采用一种弧形支架和弹簧支撑滚轮机构,舱门带着弧形支架一起运动,当舱门运动到位后,弹簧推动滚轮顶住弧形支架的另一端,使得弧形支架不能往回运动,从而阻止了舱门的逆向运动。但是现有的部分防舱门反弹装置,为实现功能,需额外增设多种零组件产品进行装配,结构往往较为复杂,且产品外形不规则,限制其使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舱门的打开与防反弹机构,简单可靠,应用在立方星分离装置的中实现分离装置中舱门的打开与防反弹。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舱门的打开与防反弹机构,其组成包括:舱门、端框,所述的舱门上安装有铰链,所述的端框上具有舱门轴固定件,所述的舱门轴固定件上具有端框限位孔,舱门轴依次穿过所述的端框限位孔、所述的铰链、扭簧,所述的扭簧的一端通过大压板压紧在所述的端框上,所述的扭簧的另一端通过小压板压紧在所述的舱门上,拉伸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端框上的凹槽内,所述的拉伸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舱门轴上,所述的端框上具有直角台阶槽。所述的舱门的打开与防反弹机构,所述的直角台阶槽的位置和尺寸与所述的铰链对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舱门打开必要的零部件基础上只需增设两个拉伸弹簧即可同步实现舱门的防反弹功能,有利于产品一体化。整个结构简单,易制造,成本低。结构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舱门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铰链处剖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舱门展开至限位角度时的临界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3中铰链处剖视图。附图5是本技术舱门展开至限位角度后的最终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附图5中铰链处剖视图。附图7是本技术铰链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本技术端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结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舱门的打开与防反弹机构组成包括:舱门1、端框2、拉伸弹簧3、大压板4、扭簧5、舱门轴6、铰链7、小压板8、舱门轴固定件9、端框限位孔10,所述的舱门上安装有铰链,所述的端框上具有舱门轴固定件,所述的舱门轴固定件上具有端框限位孔,所述的端框限位孔为长形孔,舱门轴依次穿过所述的端框限位孔、所述的铰链、扭簧,所述的扭簧的一端通过大压板压紧在端框上,所述的扭簧的另一端通过小压板压紧在舱门上,拉伸弹簧一端固定在端框上的凹槽内,所述的拉伸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舱门轴上,所述的端框上具有直角台阶槽,所述的直角台阶槽与铰链的安装位置与尺寸对应。组装过程:首先将铰链7安装在舱门1上,零件已预留安装孔便于用螺栓锁紧,将舱门轴6依次穿过端框限位孔、铰链7及扭簧5,用小压板8、大压板4分别将扭簧5压紧在舱门1及端框2上,最后将拉伸弹簧3一端固定在端框中,另一端固定在舱门轴6上。工作原理:扭簧5的作用力驱动舱门1绕舱门轴6旋转打开,在舱门1打开旋转至一定角度后,拉伸弹簧3对舱门组件进行拉扯,使铰链7与端框2的直角台阶进行咬合,对舱门1形成限位,从而实现舱门的防反弹功能。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舱门的打开与防反弹机构,舱门闭合时,如附图1所示,机构受到扭簧5的作用力,为舱门1的打开动力,同时受到两端的拉伸弹簧3的垂直方向的拉力,但此时水平方向铰链7与端框2表面、舱门1与端框2表面均有接触,所以机构垂直方向受力平衡。舱门打开时,舱门1在扭簧5驱动下旋转过一定角度,当舱门1运动至图3状态时,铰链7与端框2的直角台阶部分相遇,铰链失去与端框间的接触,随后,如图5所示,舱门组件(由舱门1、铰链7、扭簧5、舱门轴6组成的整体)会在拉伸弹簧3的作用下,整体向端框2方向运动一定位移,铰链7的台阶处会与端框2台阶处咬合,从而对舱门1进行限位,使舱门1无法继续旋转打开,也无法进行回弹,实现防舱门反弹功能。如图6所示,舱门1打开的最大角度α可以控制,舱门1打开的最大角度α,可由舱门1与铰链7装配后,舱门1的大端面与铰链7台阶面的角度β决定,由结构分析,可得α=270°-β。当舱门由打开至闭合状态时,需要将舱门1向外提起,使铰链7从端框2的直角台阶槽中脱离,消除端框台阶槽对舱门的限位,随后将舱门1绕舱门轴6旋转至舱门闭合状态,实现关门的目的。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了具体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述方案进行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舱门的打开与防反弹机构,其组成包括:舱门、端框,其特征是:所述的舱门上安装有铰链,所述的端框上具有舱门轴固定件,所述的舱门轴固定件上具有端框限位孔,舱门轴依次穿过所述的端框限位孔、所述的铰链、扭簧,所述的扭簧的一端通过大压板压紧在所述的端框上,所述的扭簧的另一端通过小压板压紧在所述的舱门上,拉伸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端框上的凹槽内,拉伸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舱门轴上,所述的端框上具有直角台阶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舱门的打开与防反弹机构,其组成包括:舱门、端框,其特征是:所述的舱门上安装有铰链,所述的端框上具有舱门轴固定件,所述的舱门轴固定件上具有端框限位孔,舱门轴依次穿过所述的端框限位孔、所述的铰链、扭簧,所述的扭簧的一端通过大压板压紧在所述的端框上,所述的扭簧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明法张志宗王琦翁飞
申请(专利权)人:哈工大机器人岳阳军民融合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