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体积电机的双电路板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416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体积电机的双电路板安装结构,包括电机主体、电机底座、信号输出电路板、控制功能电路板和轴承,所述电机底座的正面设有中心柱,中心柱设有贯穿电机底座的柱孔,中心柱内设有轴承,电机底座的背面设有安装槽,电机主体与电机底座连接,电机主体的转轴通过柱孔进入中心柱内,转轴与轴承连接,信号输出电路板安装于电机主体内,信号输出电路板套设于中心柱外且位于电机底座的正面与电机主体之间,信号输出电路板与电机主体电性连接,电机底座上设有多个通孔,信号输出电路板上设有多个连接针脚,控制功能电路板安装于安装槽内,控制功能电路板设有多个针脚孔,多个连接针脚分别穿过多个通孔插入多个针脚孔内。

A dual circuit board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small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体积电机的双电路板安装结构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小体积电机的双电路板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三相外转子微电机如果外径较小,控制功能电路板很难与电机组装成为一体。主要原因是电机内部电路板可用面积较小,布置元件的空间不够。通常我们只能做一个简单信号输出板在电机内,具体实现控制功能的电路板放在电机外,与电机用软导线进行连接。但这种作法不方便客户安装使用。无法实现机电“一体”的要求,同时导线连接的外电路板在安装时易损坏,连接线杂乱易出现接线错或连接不良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体积电机的双电路板安装结构,信号输出电路板与控制功能电路板通过连接针脚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比用导线连接更便捷可靠,减少分体安装与使用时因外力损坏电路板的机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体积电机的双电路板安装结构,包括电机主体、电机底座、信号输出电路板、控制功能电路板和轴承,所述电机底座的正面设有中心柱,中心柱设有贯穿电机底座的柱孔,中心柱内设有轴承,电机底座的背面设有安装槽,电机主体与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体积电机的双电路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主体、电机底座、信号输出电路板、控制功能电路板和轴承,所述电机底座的正面设有中心柱,中心柱设有贯穿电机底座的柱孔,中心柱内设有轴承,电机底座的背面设有安装槽,电机主体与电机底座连接,电机主体的转轴通过柱孔进入中心柱内,转轴与轴承连接,信号输出电路板安装于电机主体内,信号输出电路板套设于中心柱外且位于电机底座的正面与电机主体之间,信号输出电路板与电机主体电性连接,电机底座上设有多个通孔,信号输出电路板上设有多个连接针脚,控制功能电路板安装于安装槽内,控制功能电路板设有多个针脚孔,多个连接针脚分别穿过多个通孔插入多个针脚孔内,多个连接针脚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体积电机的双电路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主体、电机底座、信号输出电路板、控制功能电路板和轴承,所述电机底座的正面设有中心柱,中心柱设有贯穿电机底座的柱孔,中心柱内设有轴承,电机底座的背面设有安装槽,电机主体与电机底座连接,电机主体的转轴通过柱孔进入中心柱内,转轴与轴承连接,信号输出电路板安装于电机主体内,信号输出电路板套设于中心柱外且位于电机底座的正面与电机主体之间,信号输出电路板与电机主体电性连接,电机底座上设有多个通孔,信号输出电路板上设有多个连接针脚,控制功能电路板安装于安装槽内,控制功能电路板设有多个针脚孔,多个连接针脚分别穿过多个通孔插入多个针脚孔内,多个连接针脚与多个针脚孔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体积电机的双电路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柱孔粘纸,柱孔粘纸贴附于电机底座背面,柱孔粘纸封堵柱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蓓陈建能亢汉宁郭鹏梁小华余勋灿王世年林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龙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