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卸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3381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卸落装置,属于路桥施工技术领域。所述卸落装置包括顶管和套筒,所述套筒的下部内填充有钢珠,所述顶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套筒的上部内并与所述钢珠接触,所述顶管内浇筑有混凝土,所述顶管上还可拆卸地套设有防水筒,所述防水筒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套筒的外径,所述防水筒的长度大于所述顶管的长度;所述套筒的靠近底部的侧面开设有流珠孔,所述套筒的侧面上对应流珠孔处固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流珠孔同轴设置,所述螺母中穿设有螺杆,用以将所述流珠孔封住或打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均容易卸落,且工作过程不发生沉降。

A unloa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卸落装置
本技术涉及路桥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卸落装置。
技术介绍
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梁体在浇筑完成以后需要均匀、精确的拆除大吨位的模架体系,且需要将现浇梁体缓慢、精确卸落到支座上,完成整个梁体浇筑和架设工作,后期运营维护阶段也需要一种更换支座的临时卸落装置。目前工作中常用的支架卸落装置常采用钢制卸落砂筒。钢制卸落砂筒在使用时由于砂子的不密实,存在非弹性空间,需要对砂筒预压、调整及支架整体预压,另外砂筒长时间置于室外,砂子容易受潮吸水板结,遇潮后难以卸落、过程中会沉降等缺点,影响卸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卸落装置,该卸落装置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均容易卸落,且工作过程不发生沉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卸落装置,包括顶管和套筒,所述套筒的下部内填充有钢珠,所述顶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套筒的上部内并与所述钢珠接触,所述顶管内浇筑有混凝土,所述顶管上还可拆卸地套设有防水筒,所述防水筒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套筒的外径,所述防水筒的长度大于所述顶管的长度;所述套筒的靠近底部的侧面开设有流珠孔,所述套筒的侧面上对应流珠孔处固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流珠孔同轴设置,所述螺母中穿设有螺杆,用以将所述流珠孔封住或打开。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筒的顶部固设有用以承接承重物的第一钢垫板,所述第一钢垫板的厚度为5mm。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底部固设有用以支撑的第二钢垫板,所述第二钢垫板的厚度为10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垫板与防水筒之间和所述第二钢垫板与套筒之间均通过贴脚满焊焊接。进一步地,所述钢珠的粒径为5mm,所述流珠孔的孔径为1cm。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筒为上端密封、下端开口的圆柱形圆筒,所述防水筒的下端开口周缘还设有弹性硅胶,所述弹性硅胶与所述套筒的外表面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内径比所述顶管的外径大0.8-2cm。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外径为18cm,厚度为0.6cm;所述顶管的外径为15.9cm,厚度为0.45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套筒内填充钢珠,避免了砂子易受潮难以卸落的缺点,使本技术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均容易卸落,且工作过程不发生沉降。且还通过在顶管上还可拆卸地套设有防水筒,以将套筒的上表面盖住,防止钢珠受潮生锈,影响重物的卸落。且防水筒的下端开口周缘设置的弹性硅胶,不仅可使防水筒与套筒的外表面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且还具有防水效果,进一步起到了防止钢珠受潮生锈的作用,使卸落更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卸落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管,2-套筒,21-环体,3-钢珠,4-防水筒,5-螺母,6-螺杆,7-第一钢垫板,8-第二钢垫板,9-弹性硅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如图1,一种卸落装置,包括形状均为圆柱体的顶管1和套筒2,所述套筒2的下部内填充有钢珠3,所述钢珠3的粒径为5mm。所述顶管1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套筒2的上部内并与所述钢珠3接触,所述顶管1内浇筑有混凝土。所述套筒2的靠近底部的侧面开设有流珠孔,流珠孔距套筒2底部的距离为2-3cm。所述流珠孔的孔径为1cm。所述套筒2的侧面上对应流珠孔处固设有螺母5,所述螺母5与流珠孔同轴设置。所述螺母5中穿设有螺杆6,用以将所述流珠孔封住或打开,实现卸落。所述套筒2的内径比所述顶管1的外径大0.8-2cm。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2的外径为18cm,厚度为0.6cm;所述顶管1的外径为15.9cm,厚度为0.45cm。所述顶管1上还可拆卸地套设有防水筒4,所述防水筒4的内径稍大于或等于所述套筒2的外径,所述防水筒4的长度大于所述顶管1的长度,以将套筒2的上表面盖住,防止钢珠受潮生锈,影响重物的卸落。且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筒4为上端密封、下端开口的圆柱形圆筒;所述防水筒4的内径大于所述套筒2的外径。所述防水筒4的下端开口周缘还设有弹性硅胶9,所述弹性硅胶9与所述套筒2的外表面贴合。弹性硅胶9不仅可使防水筒4与套筒2的外表面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且还具有防水效果,进一步起到了防止钢珠3受潮生锈的作用。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筒4的顶部固设有用以承接承重物的第一钢垫板7,所述第一钢垫板7的厚度为5mm。所述套筒2的底部固设有用以支撑的第二钢垫板8,所述第二钢垫板8的厚度为10mm。第一钢垫板7和第二钢垫板8的厚度选择充分考虑了承重物的重量和钢珠3的重量等,使本技术的实用性高,使用寿命长。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钢垫板7与防水筒4之间和所述第二钢垫板8与套筒2之间均通过贴脚满焊焊接,使本技术具有良好的稳固性。本技术通过在套筒2内填充钢珠3,避免了砂子易受潮难以卸落的缺点,使本技术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均容易卸落,且工作过程不发生沉降。且还通过在顶管1上还可拆卸地套设有防水筒4,以将顶管1和套筒2的上表面盖住,防止顶管1和钢珠3受潮生锈,影响重物的卸落。且防水筒4的下端开口周缘设置的弹性硅胶9,不仅可使防水筒4与套筒2的外表面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且还具有防水效果,进一步起到了防止钢珠3受潮生锈的作用,使卸落更顺利进行。上述说明是针对本技术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技术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技术所涵盖专利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卸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管和套筒,所述套筒的下部内填充有钢珠,所述顶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套筒的上部内并与所述钢珠接触,所述顶管内浇筑有混凝土,所述顶管上还可拆卸地套设有防水筒,所述防水筒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套筒的外径,所述防水筒的长度大于所述顶管的长度;所述套筒的靠近底部的侧面开设有流珠孔,所述套筒的侧面上对应流珠孔处固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流珠孔同轴设置,所述螺母中穿设有螺杆,用以将所述流珠孔封住或打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卸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管和套筒,所述套筒的下部内填充有钢珠,所述顶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套筒的上部内并与所述钢珠接触,所述顶管内浇筑有混凝土,所述顶管上还可拆卸地套设有防水筒,所述防水筒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套筒的外径,所述防水筒的长度大于所述顶管的长度;所述套筒的靠近底部的侧面开设有流珠孔,所述套筒的侧面上对应流珠孔处固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流珠孔同轴设置,所述螺母中穿设有螺杆,用以将所述流珠孔封住或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筒的顶部固设有用以承接承重物的第一钢垫板,所述第一钢垫板的厚度为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底部固设有用以支撑的第二钢垫板,所述第二钢垫板的厚度为10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林陈云辉李俊德肖隆河李雪辉杨梦田尚理李茂灵李事谦敖迭张明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