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PBI电控单元的电路拓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661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EPBI电控单元的电路拓扑结构。三线并联一点进行供电,采用两个独立的降压模块IC1与IC2对MCU进行供电,通过网络5V_1和网络5V_2形成的双路电压冗余供电强制关断桥式电路或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此拓扑结构能够支持对EPBI控制单元硬件电路设计的开发需求。电路拓扑结构设计了必要的硬件安全机制,降低了因硬件的随机失效,导致车辆失控并最终导致人身伤害的可能性。

A circuit topology of epbi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PBI电控单元的电路拓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EPBI电控单元的电路拓扑结构。利用此拓扑结构能够支持对EPBI控制单元硬件电路设计的开发。电路拓扑结构设计了必要的硬件安全机制,降低了因硬件的随机失效,导致车辆失控并最终导致人身伤害的可能性。
技术介绍
一般乘用车的EPB控制单元和ESC控制单元是两个独立的控制模块,随着汽车成本及布局空间的制约,对电控单元提出了更高的集成度要求。EPBI控制单元就是对EPB控制单元及ESC控制单元的整合集成。考虑到EPBI控制单元控制整车的制动力情况,其失效危害着人身安全,并且随着ISO26262功能安全标准的实施,其要求降低因电子电气模块的失效最终导致人身伤害发生的概率。在车辆发生制动力失控情况中,控制单元的硬件电路失效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所以EPBI控制器电路设计只考虑从功能上满足需求,而不考虑设计必要的硬件安全机制,那么产品势必无法通过ISO26262功能安全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EPBI电控单元的电路拓扑结构,此拓扑结构能够支持对EPBI控制单元硬件电路设计的开发需求。电路拓扑结构设计了必要的硬件安全机制,降低了因硬件的随机失效,导致车辆失控并最终导致人身伤害的可能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主控单元MCU、降压模块IC1、降压模块IC2、电压自举模块IC3、电压自举模块IC4、电子驻车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PB-ASIC1和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SC-ASIC2均通过共同的三线并联结构与蓄电池V1相连,三线并联结构包括并联的第一、第二、第三供电支路,每条供电支路均由依次串联的保险丝和二极管构成,三线并联结构并联的一端连接到蓄电池V1的正极,并联的另一端作为NODE1点,NODE1点分别连接到降压模块IC1、降压模块IC2、电压自举模块IC3的1号端、电压自举模块IC4的2号端、电子驻车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PB-ASIC1的1号端、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SC-ASIC2的1号端、非门电路结构N1、非门电路结构N2的1号端。降压模块IC1的2号端分别连接MOS管Q1的S端和非门电路结构N1的4号端,非门电路结构N1的4号端还连接网络5V_1连接点,非门电路结构N1的2号端接地,非门电路结构N1的3号端连接三极管B1的B端,三极管B1的E端接地,三极管B1的C端连接到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MOS管Q1的G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还经电阻R2连接电压自举模块IC3的PUMP1端。降压模块IC2的2号端分别连接MOS管Q2的S端和非门电路结构N2的4号端,非门电路结构N2的4号端还连接网络5V_2连接点,非门电路结构N2的2号端接地,非门电路结构N2的3号端连接三极管B2的B端,三极管B2的E端接地,B2的C端连接到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MOS管Q2的G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还经电阻R4连接电压自举模块IC4的PUMP2端。MOS管Q1的D端与MOS管Q2的D端相连后再连接到主控单元MCU的1号端,主控单元MCU通过串行外设接口分别与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SC-ASIC2、电子驻车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PB-ASIC1相连,主控单元MCU的1、2、3号端均为串行外设接口。主控单元MCU与电子驻车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PB-ASIC1的数据交互是通过SPI协议(串行外设接口3)即主控单元MCU的3号端与电子驻车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PB-ASIC1的3号端的连接。主控单元MCU与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SC-ASIC2的数据交互是通过SPI协议(串行外设接口2)即主控单元MCU的2号端与ESC-ASIC1的2号端的连接。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SC-ASIC2的3号端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作为NODE3点;NODE3点分别连接MOS管Q4的G端、MOS管Q5的G端、三极管B3的C端。MOS管Q4的S端连接到第一供电支路,MOS管Q4的D端连接MOS管Q5的D端,MOS管Q5的S端连接电磁阀的1号端,电磁阀的2号端连接MOS管Q6的D端,MOS管Q6的S端接地,MOS管Q6的G端连接到主控单元MCU的GPIO7端。三极管B3的E端接地,主控单元MCU的GPIO9端和自身的GPIO8端之间相连后连接三极管B3的B端以及双路供电结构,双路供电结构具体是:电阻R7和电阻R6并联,并联的一端连接主控单元MCU的GPIO9端和GPIO8端,电阻R7和电阻R6并联的另一端相连作为NODE4点,NODE4点分别连接到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的一端,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网络5V_1连接点和网络5V_2连接点。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SC-ASIC2的PUMP4端连接到MOS管Q3的G端,MOS管Q3的D端连接到第二供电支路,MOS管Q3的S端与ESC电机连接后接地。主控单元MCU的GPIO1端与三极管B4的B端连接,主控单元MCU的GPIO2端与三极管B5的B端连接,三级管B4、B5的E端均连接到地,三极管B4的C端依次经电阻R14、R15、R16、R13连接到三极管B5的C端,三极管B6的B端连接到电阻R14和电阻R15之间,三极管B6的C端经电阻R12连接到MOS管Q7的G端,三极管B6的E端和三极管B7的E端相连后引出作为NODE5点,NODE5点连接到电阻R15和电阻R16之间,NODE5点还连接到电子驻车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PB-ASIC1的PUMP3端;三极管B7的B端连接到电阻R13和电阻R16之间,三极管B7的C端经电阻R11连接到MOS管Q8的G端,MOS管Q8的S端与MOS管Q9的S端相连后再连接到第一供电支路,MOS管Q8的D端与MOS管Q7的D端相连,MOS管Q7的S端连接到第二供电支路。MOS管Q9的D端连接MOS管Q10的D端,MOS管Q9和MOS管Q10的G端相连后引出作为NODE6点,NODE6点经电阻R8连接到电子驻车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PB-ASIC1的PUMP3端,NODE6点还连接到三极管B8的C端,三极管B8的E端接地,三极管B8的B端连接主控单元MCU的GPIO3端和GPIO4端。三极管B8的B端还连接双路供电结构,双路供电结构具体是:电阻R10和电阻R9并联,并联的一端连接到三极管B8的B端,并联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的一端,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网络5V_1连接点和网络5V_2连接点;所有网络5V_1连接点均相互连接在一起,所有网络5V_2连接点均相互连接在一起。MOS管Q10的S端经桥式电路1连接到电子驻车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PB-ASIC1的GPIO6端,经桥式电路2连接到电子驻车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PB-ASIC1的GPIO5端,桥式电路1与电机M1相连,桥式电路2与电机M2相连。桥式电路1模块内部包含4个N型MOS管,用来驱动EPB左电机M1。桥式电路2模块内部包含4个N型MOS管用来驱动EPB右电机M2。...

【技术保护点】
1.一种EPBI电控单元的电路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主控单元MCU、降压模块IC1、降压模块IC2、电压自举模块IC3、电压自举模块IC4、电子驻车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PB-ASIC1和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SC-ASIC2均通过共同的三线并联结构与蓄电池V1相连,三线并联结构包括并联的第一、第二、第三供电支路,每条供电支路均由依次串联的保险丝和二极管构成,三线并联结构并联的一端连接到蓄电池V1的正极,并联的另一端作为NODE1点,NODE1点分别连接到降压模块IC1、降压模块IC2、电压自举模块IC3的1号端、IC4的2号端、电子驻车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PB-ASIC1的1号端、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SC-ASIC2的1号端、非门电路结构N1、非门电路结构N2的1号端;/n降压模块IC1的2号端分别连接MOS管Q1的S端和非门电路结构N1的4号端,非门电路结构N1的4号端还连接网络5V_1连接点,非门电路结构N1的2号端接地,非门电路结构N1的3号端连接三极管B1的B端,三极管B1的E端接地,三极管B1的C端连接到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MOS管Q1的G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还经电阻R2连接电压自举模块IC3的PUMP1端;/n降压模块IC2的2号端分别连接MOS管Q2的S端和非门电路结构N2的4号端,非门电路结构N2的4号端还连接网络5V_2连接点,非门电路结构N2的2号端接地,非门电路结构N2的3号端连接三极管B2的B端,三极管B2的E端接地,B2的C端连接到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MOS管Q2的G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还经电阻R4连接IC4的PUMP2端;/nMOS管Q1的D端与MOS管Q2的D端相连后再连接到主控单元MCU,主控单元MCU通过串行外设接口分别与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SC-ASIC2、电子驻车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PB-ASIC1相连,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SC-ASIC2的3号端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作为NODE3点;NODE3点分别连接MOS管Q4的G端、MOS管Q5的G端、三极管B3的C端;/nMOS管Q4的S端连接到第一供电支路,MOS管Q4的D端连接MOS管Q5的D端,MOS管Q5的S端连接电磁阀的1号端,电磁阀的2号端连接MOS管Q6的D端,MOS管Q6的S端接地,MOS管Q6的G端连接到主控单元MCU的GPIO7端;/n三极管B3的E端接地,主控单元MCU的GPIO9端和自身的GPIO8端之间相连后连接三极管B3的B端以及双路供电结构,双路供电结构具体是:电阻R7和电阻R6并联,并联的一端连接主控单元MCU的GPIO9端和GPIO8端,电阻R7和电阻R6并联的另一端相连作为NODE4点,NODE4点分别连接到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的一端,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网络5V_1连接点和网络5V_2连接点;/n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SC-ASIC2的PUMP4端连接到MOS管Q3的G端,MOS管Q3的D端连接到第二供电支路,MOS管Q3的S端与ESC电机连接后接地;/n主控单元MCU的GPIO1端与三极管B4的B端连接,主控单元MCU的GPIO2端与三极管B5的B端连接,三级管B4、B5的E端均连接到地,三极管B4的C端依次经电阻R14、R15、R16、R13连接到三极管B5的C端,三极管B6的B端连接到电阻R14和电阻R15之间,三极管B6的C端经电阻R12连接到MOS管Q7的G端,三极管B6的E端和三极管B7的E端相连后引出作为NODE5点,NODE5点连接到电阻R15和电阻R16之间,NODE5点还连接到电子驻车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PB-ASIC1的PUMP3端;三极管B7的B端连接到电阻R13和电阻R16之间,三极管B7的C端经电阻R11连接到MOS管Q8的G端,MOS管Q8的S端与MOS管Q9的S端相连后再连接到第一供电支路,MOS管Q8的D端与MOS管Q7的D端相连,MOS管Q7的S端连接到第二供电支路;/nMOS管Q9的D端连接MOS管Q10的D端,MOS管Q9和MOS管Q10的G端相连后引出作为NODE6点,NODE6点经电阻R8连接到电子驻车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PB-ASIC1的PUMP3端,NODE6点还连接到三极管B8的C端,三极管B8的E端接地,三极管B8的B端连接主控单元MCU的GPIO3端和GPIO4端;/n三极管B8的B端还连接双路供电结构,双路供电结构具体是:电阻R10和电阻R9并联,并联的一端连接到三极管B8的B端,并联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的一端,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网络5V_1连接点和网络5V_2连接点;所有网络5V_1连接点均相互连接在一起,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PBI电控单元的电路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主控单元MCU、降压模块IC1、降压模块IC2、电压自举模块IC3、电压自举模块IC4、电子驻车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PB-ASIC1和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SC-ASIC2均通过共同的三线并联结构与蓄电池V1相连,三线并联结构包括并联的第一、第二、第三供电支路,每条供电支路均由依次串联的保险丝和二极管构成,三线并联结构并联的一端连接到蓄电池V1的正极,并联的另一端作为NODE1点,NODE1点分别连接到降压模块IC1、降压模块IC2、电压自举模块IC3的1号端、IC4的2号端、电子驻车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PB-ASIC1的1号端、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SC-ASIC2的1号端、非门电路结构N1、非门电路结构N2的1号端;
降压模块IC1的2号端分别连接MOS管Q1的S端和非门电路结构N1的4号端,非门电路结构N1的4号端还连接网络5V_1连接点,非门电路结构N1的2号端接地,非门电路结构N1的3号端连接三极管B1的B端,三极管B1的E端接地,三极管B1的C端连接到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MOS管Q1的G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还经电阻R2连接电压自举模块IC3的PUMP1端;
降压模块IC2的2号端分别连接MOS管Q2的S端和非门电路结构N2的4号端,非门电路结构N2的4号端还连接网络5V_2连接点,非门电路结构N2的2号端接地,非门电路结构N2的3号端连接三极管B2的B端,三极管B2的E端接地,B2的C端连接到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MOS管Q2的G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还经电阻R4连接IC4的PUMP2端;
MOS管Q1的D端与MOS管Q2的D端相连后再连接到主控单元MCU,主控单元MCU通过串行外设接口分别与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SC-ASIC2、电子驻车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PB-ASIC1相连,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SC-ASIC2的3号端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作为NODE3点;NODE3点分别连接MOS管Q4的G端、MOS管Q5的G端、三极管B3的C端;
MOS管Q4的S端连接到第一供电支路,MOS管Q4的D端连接MOS管Q5的D端,MOS管Q5的S端连接电磁阀的1号端,电磁阀的2号端连接MOS管Q6的D端,MOS管Q6的S端接地,MOS管Q6的G端连接到主控单元MCU的GPIO7端;
三极管B3的E端接地,主控单元MCU的GPIO9端和自身的GPIO8端之间相连后连接三极管B3的B端以及双路供电结构,双路供电结构具体是:电阻R7和电阻R6并联,并联的一端连接主控单元MCU的GPIO9端和GPIO8端,电阻R7和电阻R6并联的另一端相连作为NODE4点,NODE4点分别连接到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的一端,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网络5V_1连接点和网络5V_2连接点;
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SC-ASIC2的PUMP4端连接到MOS管Q3的G端,MOS管Q3的D端连接到第二供电支路,MOS管Q3的S端与ESC电机连接后接地;
主控单元MCU的GPIO1端与三极管B4的B端连接,主控单元MCU的GPIO2端与三极管B5的B端连接,三级管B4、B5的E端均连接到地,三极管B4的C端依次经电阻R14、R15、R16、R13连接到三极管B5的C端,三极管B6的B端连接到电阻R14和电阻R15之间,三极管B6的C端经电阻R12连接到MOS管Q7的G端,三极管B6的E端和三极管B7的E端相连后引出作为NODE5点,NODE5点连接到电阻R15和电阻R16之间,NODE5点还连接到电子驻车系统专用集成芯片EPB-ASIC1的PUMP3端;三极管B7的B端连接到电阻R13和电阻R16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郑航船孟宪策杨旭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