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机舱海水管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199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机舱海水管路系统。该系统包括与两舷的海洋生物箱连接的主海水管,主海水管连接有空调冷却水管系、辅机冷却水管系、消防水管系、压载水管系和主机海水冷却管系,压载水管系包括经阀路与主海水管连接的压载水泵和经阀路与压载水泵连接的压载舱,主机海水冷却管系包括经阀路与主海水管连接的主机海水泵和经阀路与所述主机海水管连接的中央冷却器,所述压载舱经阀路连接有循环冷却泵,所述循环冷却泵经阀路与中央冷却器连接,所述中央冷却器的出口经阀路与压载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冰区航行时,可保证主机的冷却效果,在空调冷却水泵出现故障时,可启动消防泵对集控室空调的冷凝器和中央空调的冷凝器进行冷却。

An improved seawater pipeline system in engine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机舱海水管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机舱海水管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机舱海水管路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船舶行业的种类和范围不断地增加,冰区航行的船舶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保证船舶能够在冰区正常的行驶和运行,需要增强船舶主机系统的各项功能,提高安全防护系数。在寒冷的冬天,中国北部渤海湾地区的部分港口长达3-4个月被寒冰围绕,给船舶的航行造成困难。实际采取的措施是可以用破冰船开道,商船跟在后面进港。由于冬季船舶在航行状态下,对海水的主要需求是利用海水对主机冷却淡水进行冷却,主机海水泵的吸力较大,会使船舶会从海底门吸入部分碎冰,逐渐造成海底滤器堵塞,此时,主机海水泵无法从海中抽水对中央冷却器进行降温,主机的冷却只能单纯的依靠淡水泵的循环系统,从而影响了主机的冷却效果,影响船舶运行。另外,由于空调冷却系统只有一台水泵可以利用,一旦水泵故障,空调系统失效,给船舶生活带来不便,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型机舱海水管路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机舱海水管路系统,包括与两舷的海洋生物箱连接的主海水管,所述主海水管连接有空调冷却水管系、辅机冷却水管系、消防水管系、舱底水管系、总用泵管系、压载水管系、主机海水冷却管系和卫生水管系,所述压载水管系包括经阀路与主海水管连接的压载水泵和经阀路与所述压载水泵连接的压载舱,所述主机海水冷却管系包括经阀路与主海水管连接的主机海水泵和经阀路与所述主机海水管连接的中央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舱经阀路连接有循环冷却泵,所述循环冷却泵经阀路与中央冷却器连接,所述中央冷却器的出口经阀路与压载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冷却水管系包括经阀路与主海水管连接的空调冷却水泵、与所述空调冷却水泵经阀路连接的集控室空调冷凝器和中央空调冷凝器,所述消防水管系包括经阀路与主海水管连接的消防水泵和与所述消防水泵经阀路连接的消防水管,所述消防水管经阀路与集控室空调冷凝器和中央空调冷凝器的进水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主机海水泵包括两个,所述空调冷却水泵、循环冷却泵和每一主机海水泵前侧均设有过滤器。进一步的,所述主机海水泵后侧与中央冷却器之间设有调温阀,所述循环冷却泵连接在中央冷却器与调温阀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循环冷却泵连接在压载舱的侧下部,所述中央冷却器的出口连接在压载舱的侧上部。有益效果:1、当船舶行驶到冰区无法利用海水进行冷却循环时,可将压载舱内的海水泵入中央冷却器内,从中央冷却器的出水回流到压载舱中,实现对中央冷却器的海水冷却循环。2、将循环冷却泵连接在压载舱的侧下部,中央冷却器的出口连接在压载舱的侧上部,使压载水在压载舱内大面积循环,提高冷却和散热效果。3、在空调冷却水泵出现故障时,可启动消防泵对集控室空调的冷凝器和中央空调的冷凝器进行冷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改进型机舱海水管路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机舱海水管路系统,包括海洋生物箱1,海洋生物箱1箱包括分别设置在两舷的两个。两个海洋生物箱1分别经过阀门V1和阀门V3与两个海底滤网2连接,两个海底滤网2分别经过阀门V2和阀V4与主海水管3连接,主海水管3连接有空调冷却水管系、辅机冷却水管系、消防水管系、舱底水管系、总用泵管系、压载水管系、主机海水冷却管系和卫生水管系。其中,辅机冷却水管系包括1号辅机冷却水泵P2、2号辅机冷却水泵P3和3号辅机冷却水泵P4,三个辅机冷却水泵分别对不同的辅机进行冷却,然后排出舷外,舱底水管系包括舱底泵P5,总用泵管系包括总用泵P6,卫生水管系包括1号卫生水泵P12和2号卫生水泵P13等。由于未涉及对辅机冷却水管系、舱底水管系、总用泵管系和卫生水管系的改进,不再对辅机冷却水管系、舱底水管系、总用泵管系和卫生水管系进行赘述,但辅机冷却水管系、舱底水管系、总用泵管系和卫生水管系并不局限于附图示出的部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载水管系包括压载水泵P8,压载水泵P8的入口经过阀门V48和管路与主海水管3连接,压载水泵P8的出口经过阀门V49和管路与压载舱连接。主机海水冷却管系优选包括两个主机海水泵,两个主机海水泵分别为1号主机海水泵P10和2号主机海水泵P11,其中,1号主机海水泵P10与2号主机海水泵P11互为备用,1号主机海水泵P10的入口经过阀门V52和管路与主海水管3连接,2号主海水泵P11的入口经过阀门V53和管路与主海水管3连接,1号主机海水泵P10和2号主机海水泵P11的出口分别一路经过阀门V54和管路与大气冷凝器连接,另一路经过阀门V55和管路与中央冷却器的入口连接,通入中央冷却器的海水对主机冷却淡水进行冷却,中央冷却器的出口经过阀门V56和管路排出舷外。压载舱经过阀门V50和管路与循环冷却泵P9的入口连接,循环冷却泵P9的出口经过阀门V51和管路与中央冷却器的入口连接,中央冷却器的出口还经过阀门V56和管路与压载舱连接。进而,在冰区航行时,为了防止浮冰堵塞海底滤网2造成无法对主机冷却淡水进行冷却,可将阀门V55和阀门V56关闭,打开阀门V50、阀门V51和阀门V65,并启动循环冷却泵P9,即可将压载舱内的海水泵入中央冷却器内,进而对主机冷却淡水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海水从中央冷却器出口返回至压载舱内,如此循环,可通过调节阀门V50、阀门V51或阀门V65的开度来调节冷却效果,进而调节主机冷却淡水冷却后的水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冷却水管系包括空调冷却水泵P1,空调冷却水泵P1的入口经过阀门V5和管路与主海水管3连接,空调冷却水泵P1的出口经过阀门V6和管路与阀门V7和阀门V8的一端连接,阀门V7另一端与集控室空调的冷凝器C1的入口连接,阀门V8的另一端与中央空调的冷凝器C2的入口连接,集控室空调的冷凝器C1的出口经过阀门V9和管路排出舷外,中央空调的冷凝器C2的出口经过阀门V10、阀门V11和管路排出舷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消防水管系包括消防泵P7,消防泵P7的入口经过阀门V41和管路与主海水管3连接,消防泵P7的出口经阀门V42和管路与消防水管4连接,消防水管4经阀门V15和管路与阀门V6和阀门V7及阀门V8之间连接。进而在空调冷却水泵P1出现故障时,可临时启动消防泵P7并打开阀门V15,由消防泵P7对集控室空调的冷凝器C1和中央空调的冷凝器C2进行冷却。为了防止堵塞冷却部件,优选在空调冷却水泵的前侧设置过滤器F1,并在阀门V15的后侧设置过滤器F5。在1号主机海水泵P10的前侧设置过滤器F2,在2号主机海水泵P11的前侧设置过滤器F3,在循环冷却泵P9的前侧设有过滤器F4。本专利技术还有选在主机海水泵的后侧与中央冷却器之间设有调温阀TV,循环冷却泵P9连接在中央冷却器与调温阀TV之间。采用压载水冷却会使压载水的水温有所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机舱海水管路系统,包括与两舷的海洋生物箱连接的主海水管,所述主海水管连接有空调冷却水管系、辅机冷却水管系、消防水管系、舱底水管系、总用泵管系、压载水管系、主机海水冷却管系和卫生水管系,所述压载水管系包括经阀路与主海水管连接的压载水泵和经阀路与所述压载水泵连接的压载舱,所述主机海水冷却管系包括经阀路与主海水管连接的主机海水泵和经阀路与所述主机海水管连接的中央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舱经阀路连接有循环冷却泵,所述循环冷却泵经阀路与中央冷却器连接,所述中央冷却器的出口经阀路与压载舱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机舱海水管路系统,包括与两舷的海洋生物箱连接的主海水管,所述主海水管连接有空调冷却水管系、辅机冷却水管系、消防水管系、舱底水管系、总用泵管系、压载水管系、主机海水冷却管系和卫生水管系,所述压载水管系包括经阀路与主海水管连接的压载水泵和经阀路与所述压载水泵连接的压载舱,所述主机海水冷却管系包括经阀路与主海水管连接的主机海水泵和经阀路与所述主机海水管连接的中央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舱经阀路连接有循环冷却泵,所述循环冷却泵经阀路与中央冷却器连接,所述中央冷却器的出口经阀路与压载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机舱海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冷却水管系包括经阀路与主海水管连接的空调冷却水泵、与所述空调冷却水泵经阀路连接的集控室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兵谢磊卢军桃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盛航海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