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中控台支撑结构、中控台装置及司机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1911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中控台支撑结构、中控台装置及司机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与所述上盖板平行放置;以及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放置的X型连杆支架,所述X型连杆支架连接于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所述X型连杆支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上盖板上的顶部安装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下盖板上的底部安装件以及连接所述顶部安装件与所述底部安装件的X型连杆,所述X型连杆的端部在所述顶部安装件与所述底部安装件上的位置可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调节中控台的高度,有效填补了目前铁路行业中中控台高度不可调节的设计空白,有效解决了主机厂对中控台高度反复更改而造成的后续设计更改问题,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

Support structure, device and driver's desk of central control desk of rail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车辆中控台支撑结构、中控台装置及司机台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司机台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轨道车辆中控台支撑结构、中控台装置及司机台。
技术介绍
现有不同类型轨道交通车辆的司机台中控台支撑结构的涉及经常面临相同的问题,即:按照主机厂的要求,设计者们往往会将中控台高度作为一个定值来进行设计,这样的设计方式固然会使结构紧凑、稳定,但同样会面临非常大的更改风险。中控台作为人机交互的窗口,经常会因为司机身高、操纵习惯等原因在高度上产生更改,而中控台高度的更改往往会造成以下后果:(1)开模具件模具必然报废重做,已完成的左右前柜必然报废,导致大面积物料报废。(2)设计人员不得不进行重复性工作,导致时间和人力的浪费。(3)模具的重新制作需要较长时间周期,必然导致原定生产周期的延误,更严重的后果可能会导致生产厂家无法按期交付产品,导致轨道车辆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司机台的中控台支撑机构存在的高度不可调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调节中控台高度的轨道车辆中控台支撑结构、中控台装置及司机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中控台支撑结构,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与所述上盖板平行放置;以及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放置的X型连杆支架,所述X型连杆支架连接于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所述X型连杆支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上盖板上的顶部安装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下盖板上的底部安装件以及连接所述顶部安装件与所述底部安装件的X型连杆,所述X型连杆的端部在所述顶部安装件与所述底部安装件上的位置可调。优选的,所述顶部安装件包括第一顶部安装件和第二顶部安装件,所述X型连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顶部安装件轴接,所述X型连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顶部安装件可拆装连接;所述底部安装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顶部安装件同侧的第一底部安装件和与所述第一顶部安装件同侧的第二底部安装件,所述X型连杆的第三端部与所述第二底部安装件轴接,所述X型连杆的第四端部与所述第一底部安装件可拆装连接。优选的,第一顶部安装件、第二顶部安装件、第一底部安装件和第二底部安装件均设为U型,所述第一顶部安装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顶部安装件的宽度;所述第一底部安装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底部安装件的宽度;所述第一顶部安装件与所述第一底部安装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顶部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底部安装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顶部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底部安装件的中心位置在同一垂直线上,所述第二顶部安装件与所述第一底部安装件的中心位置在同一垂直线上。优选的,所述第二顶部安装件和所述第一底部安装件的两侧壁上的水平方向均设有依次间隔排列且数量相同的定位孔。优选的,所述X型连杆包括位于内侧的第一连杆以及分布于所述第一连杆两侧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部安装件轴接,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和定位孔与所述第二顶部安装件可拆装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均一端与第一顶部安装件轴接,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底部安装件可拆装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的长度相同,且三个连杆的中心相互轴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顶部安装件、第二顶部安装件、第一底部安装件和第二底部安装件均设为相互平行的L型,所述第一顶部安装件与所述第一底部安装件的竖直侧壁在同一垂直面上,所述第二顶部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底部安装件的竖直侧壁在同一垂直面上。优选的,所述第二顶部安装件和所述第一底部安装件竖向侧壁的长度水平方向上均设有依次间隔排列且数量相同的定位孔。优选的,所述X型连杆包括呈角度设置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部安装件轴接,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和定位孔与所述第二顶部安装件可拆装连接;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与第一顶部安装件轴接,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底部安装件可拆装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第五连杆的长度相同,且两个连杆的中心相互轴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中控台装置,包括中控台支撑结构和安装于所述中控台支撑结构上的中控台体,所述中控台支撑结构采用上述轨道车辆中控台支撑结构,所述中控台体安装于所述上盖板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司机台,包括上述中控台装置。优选的,还包括左前柜和右前柜,所述左前柜和右前柜放置于所述中控台装置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控台支撑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X型连杆支架结构,X型连杆支架与顶部安装件和底部安装件连接,且X型连杆支架的端部在在顶部安装件与底部安装件上的位置可调,当需要调整上盖板的高度时,通过调整X型连杆支架,找到顶部安装件与底部安装件上合适的定位孔,通过连接组件和定位孔与顶部安装件和底部安装件连接固定即可。本技术中控台高度可调节的设计解决了中控台高度调节的问题,可实现中控台高度多档调节,改善了原来中控台高度固定不可调节的设计隐患,实现了中控台在不需要更换物料条件下达到高度调节的功能,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安全可靠,有效地解决了主机厂对不同中控台高度的需求。(2)本技术中控台及司机台,均采用可调节的中控台支撑结构,可调节中控台的高度,有效填补了目前铁路行业中中控台高度不可调节的设计空白,有效解决了主机厂对中控台高度反复更改而造成的后续设计更改问题,提高了产品生产的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轨道车辆中控台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5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轨道车辆中控台支撑结构高度调节后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5所述轨道车辆中控台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盖板,2、下盖板,3、X型连杆支架,401、第一顶部安装件,402、第二顶部安装件,501、第一底部安装件,502、第二底部安装件,601、第一连杆,602、第二连杆,603、第三连杆,604、第四连杆,605、第五连杆,701、第一转动轴,702、第二转动轴,703、第三转动轴,704、第四转动轴,801、第一连接组件,802、第二连接组件,803、第三连接组件,804、第四连接组件,9、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中控台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盖板;/n下盖板,与所述上盖板平行放置;/n以及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放置的X型连杆支架,所述X型连杆支架连接于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n所述X型连杆支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上盖板上的顶部安装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下盖板上的底部安装件以及连接所述顶部安装件与所述底部安装件的X型连杆,所述X型连杆的端部在所述顶部安装件与所述底部安装件上的位置可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中控台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盖板;
下盖板,与所述上盖板平行放置;
以及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放置的X型连杆支架,所述X型连杆支架连接于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
所述X型连杆支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上盖板上的顶部安装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下盖板上的底部安装件以及连接所述顶部安装件与所述底部安装件的X型连杆,所述X型连杆的端部在所述顶部安装件与所述底部安装件上的位置可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中控台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安装件包括第一顶部安装件和第二顶部安装件,所述X型连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顶部安装件轴接,所述X型连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顶部安装件可拆装连接;所述底部安装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顶部安装件同侧的第一底部安装件和与所述第一顶部安装件同侧的第二底部安装件,所述X型连杆的第三端部与所述第二底部安装件轴接,所述X型连杆的第四端部与所述第一底部安装件可拆装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中控台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顶部安装件、第二顶部安装件、第一底部安装件和第二底部安装件均设为U型,所述第一顶部安装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顶部安装件的宽度;所述第一底部安装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底部安装件的宽度;所述第一顶部安装件与所述第一底部安装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顶部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底部安装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顶部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底部安装件的中心位置在同一垂直线上,所述第二顶部安装件与所述第一底部安装件的中心位置在同一垂直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中控台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部安装件和所述第一底部安装件的两侧壁上的水平方向均设有依次间隔排列且数量相同的定位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中控台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X型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飞夏常凯张英勇刘东戴平仁焦明礼宋健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