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属桑黄株及其产物、萃取物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654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系关于桑黄属桑黄株及其产物、萃取物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系关于桑黄属的液体发酵物或桑黄属的萃取物的制备、从该液体发酵物或该萃取物鉴定的化合物及其新颖活性。

Phellinus and its products, extracts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桑黄属桑黄株及其产物、萃取物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系关于治疗或预防雌激素依赖性病状的微生物的领域。特定言的,本专利技术提供桑黄属桑黄株、桑黄属桑黄株萃取物的制备、从该萃取物鉴定的化合物及该等化合物的新颖活性。
技术介绍
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为经由其与内源性雌激素的相互作用来介导多种生物效应的诱导的配体活化转录调节蛋白。已发现ER具有两种同功异型物:ERα(α)及ERβ(β)。已发现该两种同功异型物分布在不同组织中。ERα主要分布在乳房、卵巢及子宫中;而ERβ分布在骨骼、肺、内皮细胞、前列腺及其他组织中。两种同功异型物对雌激素均具有高亲和力,但是对来自其他来源的某些类似物的亲和力显着不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EstrogenReceptorModulator,SERM)在结构上及在功能上类似于雌激素,但是其对不同雌激素受体的反应系不同的,因此能够调节不同器官中的不同ER。理想的SERM应该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以便其能够在乳腺、子宫等中产生拮抗作用,且在心血管系统、骨骼及中枢神经系统中产生促进作用。此等差异使得SERM能够在不同组织中造成不同的生理影响(Paterni,I.,Granchi,C.,Katzenellenbogen,J.A.,Minutolo,F.,(2014)Estrogenreceptorsalpha(ERα)andbeta(ERβ):subtype-selectiveligandsandclinicalpotential.Steroids.piiS0039-128X(14),00151-00152.)。菇类(大型真菌)已累积多个世纪且一直被作为天然生物活性次级代谢物的传统来源而受到重视。药用菇类,诸如灵芝(Ganodermalucidum)、裂蹄木层孔菌(Phellinuslinteus)及变色栓菌(Trametesversicolor),在传统的亚洲治疗中具有确定的使用历史,且已报导过许多新颖的生物活性化合物。虽然已对一些药用物种进行很好的研究,但仍有许多物种未深入研究。桑黄属桑黄(Sanghuangporussanghuang)分布在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缅甸及台湾地区,仅生长在桑树上,且在野外非常罕见。桑黄属桑黄及此属中的其他物种仍未进行化学探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的一为提供用于预防或治疗选自由肾上腺癌、骨癌及脑癌组成的群组的癌症的方法及/或药剂。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为提供一种用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方法,其包含使该肿瘤细胞与包含治疗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叶黄素的组合物接触。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态样为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桑黄属液体发酵物或桑黄属萃取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态样为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化合物1)及(化合物2)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态样为提供一种可自本专利技术方法获得的桑黄属液体发酵物或桑黄属萃取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态样为提供一种医药组合物,其包含本专利技术的桑黄属液体发酵物或桑黄属萃取物及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态样为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有需要的受试者的雌激素依赖性病状、疾病、病症或症候群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向受试者投与本专利技术的萃取物或医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态样为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有需要的受试者的雌激素依赖性病状、疾病、病症或症候群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向受试者投与治疗有效量的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发酵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态样为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有需要的受试者的雌激素依赖性病状、疾病、病症或症候群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向受试者投与治疗有效量的选自化合物1或化合物2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态样为提供一种用于筛选具有ER活性的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提供表现雌激素反应组件(ERE)及报导基因的转染细胞;(b)在该化合物、阳性对照或阴性对照存在下培养该等转染细胞;及(c)量测该转染细胞中报导基因的活性;其中与该阴性对照相比该报导基因的升高的活性指示该化合物具有ER活性,且其中该阳性对照为如上文所定义的化合物1或化合物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态样为提供一种桑黄属桑黄38847,其在2018年8月29日根据布达佩斯条约(BudapestTreaty)寄存于德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DeutscheSammlungvonMikroorganismenundZellkulturen,DSMZ)并指定为寄存号码DSM32914,并在2018年11月6日以寄存号码BCRC930200寄存于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FoodIndustryResearchandDevelopmentInstitute,FIRDI)的生物资源保存及研究中心(BiosourceCollectionandResearchCenter,BCRC)。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态样为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桑黄属液体发酵物或萃取物或医药组合物在制造用于预防或治疗雌激素依赖性病状、疾病、病症或症候群的药剂方面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态样为提供如上文所定义的化合物1或化合物2在制造用于预防或治疗雌激素依赖性病状、疾病、病症或症候群的药剂方面的用途。在以下部分中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目的及优势可以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申请专利范围中容易地找到。附图说明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1及化合物2的ER活性。具体实施方式定义除非本文中另外定义,否则结合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科学与技术术语应具有一般技术者通常理解的含义。术语的含义及范畴应为清楚的;然而,倘若存在任何潜在的歧义,则本文中提供的定义优先于任何字典或外部定义。除非上下文另外需要,否则单数术语应包括复数,且复数术语应包括单数。例如,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一」或「一个」定义为一个或多于一个。除非明确指示仅指替代物或替代物为相互排斥的,否则术语「或」在申请专利范围中用于意谓「及/或」。范围在本文中表述为从「约」一个特定值及/或至「约」另一特定值。在表述此类范围时,一个实施例包括从一个特定值及/或至另一特定值的范围。同样地,当藉由使用「约」字将值表示为近似值时,应理解特定值形成另一实施例。将进一步理解,范围中的每一者的端点相对于及独立于另一端点均为有意义的。如本文中所用的术语「约」系指±30%,较佳±20%,更佳±10%,且甚至更佳±5%。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桑黄属」系指桑黄属的任何物种。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次级代谢物」系指衍生自由真菌产生的初级代谢物的化合物,其并非初级代谢物且不是生长所必需的。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萃取物」系指在样品制备过程期间获得且包含活性(先导)化合物的所有可能的萃取物。该萃取物可以采用液体、固体或粉末形式。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活性萃取物」系指展现出所要生物活性的所有可能的萃取物。本专利技术的此类活性萃取物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粗萃取物、液体发酵物、管柱层析级分、经高效液相层析(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备桑黄属(Sanghuangporus)液体发酵物的方法,其包含在培养液中培养桑黄属。/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9 US 16/185,3871.一种用于制备桑黄属(Sanghuangporus)液体发酵物的方法,其包含在培养液中培养桑黄属。


2.一种用于制备桑黄属萃取物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a)藉由在培养液中培养桑黄属而获得桑黄属液体发酵物;及
(b)藉由将该桑黄属液体发酵物与醇混合而获得该桑黄属萃取物。


3.一种用于制备及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a)藉由在培养液中培养桑黄属而获得桑黄属液体发酵物;
(b)藉由将该桑黄属液体发酵物与醇混合而获得醇溶性萃取物;
(c)对该醇溶性萃取物进行硅胶管柱层析;
(d)藉由用溶离溶液溶离该管柱而获得不同溶离液;及
(e)藉由薄层层析(二氯甲烷∶丙酮:40∶1)收集第一溶离级分及第二溶离级分,其中该第一溶离级分包含该化合物1且该第二溶离级分包含该化合物2。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桑黄属系选自由桑黄属桑黄(S.sanghuang)38847(DSMZ寄存号码DSM32914及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寄存号码BCRC930200)组成的群。


5.如权利要求2或3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该等醇系选自由甲醇、乙醇及丁醇组成的群。


6.如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在步骤(d)中,该管柱系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1∶1)溶离。


7.如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在步骤(d)中,该管柱依序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1∶1)、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1∶1∶0.5)及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1∶1∶1)溶离。


8.如权利要求3的方法,在步骤(e)之后,其进一步包含浓缩该溶离级分及/或干燥该级分以获得膏体或固体发酵物的步骤。


9.一种桑黄属液体发酵物,其获自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


10.一种桑黄属萃取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淑芬刘大维吴明德陈怡静吴声华谢松源陈庆源袁国芳郑铭仁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自然科学博物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