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聚氨酯塑料降解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196415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重组聚氨酯塑料降解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重组聚氨酯塑料降解酶为重组PueA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溶解包涵体:以含有SDS的Tris‑HCl缓冲液作为变性剂溶解所述重组PueA酶的包涵体得到包涵体蛋白溶解液;包涵体复性:向包涵体蛋白溶解液中加入KCl对所述包涵体蛋白溶解液进行复性,得到复性后的重组PueA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重组聚氨酯塑料降解酶的制备方法在聚氨酯塑料降解处理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步骤操作简单,避免了大体积缓冲液连续稀释复性,快速高效,大大降低实验成本;复性条件温和,有利于保持聚氨酯塑料降解酶活性;可应用于实验室研究以及工业化生产。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recombinant polyurethane plastic degrading enzy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组聚氨酯塑料降解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酶工程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组聚氨酯塑料降解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聚氨酯(Polyurethane,PUR),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1937年,OttoBayer首次以石油化学品为原料合成了PUR,并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由于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耐久性,PUR塑料被广泛应用于保温建材、包装材料、汽车材料、合成革、鞋类材料、涂料、医用材料等。据统计,2016年全球PUR塑料年产量占合成塑料总产量的7.5%,达24.2Mt。伴随PUR塑料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当前,PUR废塑料量已占到所有废塑料总体积的30%。传统的废塑料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和回收。填埋在地下的废塑料数十年仍不能降解,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焚烧法虽能解决占用土地资源问题,还能通过回收热量用于发电或供暖,但存在不完全燃烧产生二噁英、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和烟尘等二次污染问题的风险;此外,由于PUR塑料种类繁多,使PUR废塑料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组聚氨酯塑料降解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聚氨酯塑料降解酶为重组PueA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n溶解包涵体:以含有SDS的Tris-HCl缓冲液作为变性剂溶解所述重组PueA酶的包涵体得到包涵体蛋白溶解液;/n包涵体复性:向所述包涵体蛋白溶解液中加入KCl对所述包涵体蛋白溶解液进行复性,得到复性后的重组PueA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组聚氨酯塑料降解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聚氨酯塑料降解酶为重组PueA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溶解包涵体:以含有SDS的Tris-HCl缓冲液作为变性剂溶解所述重组PueA酶的包涵体得到包涵体蛋白溶解液;
包涵体复性:向所述包涵体蛋白溶解液中加入KCl对所述包涵体蛋白溶解液进行复性,得到复性后的重组PueA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性剂为含有0.5-2%(w/v)SDS的Tris-HCl缓冲液,pH为7-8;其中所述变性剂中的SDS与所述重组PueA酶的包涵体的质量比为1:(50-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Cl与所述变性剂中的SDS的质量比为(1.5-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茹家康霍毅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